吴锦旗,叶正亚
(1.金陵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2.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富强观”研究
吴锦旗1,叶正亚2
(1.金陵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2.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抗战前、抗战中及解放战争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辛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富强观,即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国的富强、民主、自由开辟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原来拥有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追求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
20世纪初,中国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作为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这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中国究竟是通过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实现富强展开了激烈论战,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非马克思主义者试图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富强的论断予以无情的批判,坚定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唯一途径[1]。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造成了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整体性危机。自此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不断地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来摆脱危机和困境,促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正如毛泽东所说:“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2]1470正是基于这样的需要,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如社会达尔文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实证主义、自由主义、科学主义、生命哲学、马克思主义等被引进中国并得到了传播,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所接受,从思想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来自于西方的社会思潮并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但它们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147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一结合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3]。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至此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而且,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世界上的事如何办,也还不甚了了”[4]。但是,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开始努力学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自觉承担起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明确的纲领和方向。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该宣言规定:“组织无产阶级, 用阶级斗争的手段,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同时, 进一步指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 东三省在内) 为真正民主共和国”[5]。党的二大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最低纲领、最高纲领这两个概念,但是很显然,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高纲领,反帝反封建则成为最低纲领。二大宣言表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来谋求生存和发展,工作重点在于如何获取政权以建立一个新型的国家。而对于中国如何走向富强、如何实现富强,中国共产党人则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到初步成熟的历史过程。
(一)抗战前是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的萌芽阶段
抗战前的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主要表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作的设想和猜测,具有很强的主观主义色彩。
1.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李大钊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中的首先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水平。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欲解决的,不是政治问题,乃是经济问题”。而发展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即“是生产恰与公众的需要”“生产为消费者的需要所轨制”[6]146。而对于如何提高生产力,李大钊认为要提高对物的管理技术,也就是“应该研究怎样可以学会管理事物的技术”[6]156。
2.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思想。陈独秀在论述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时,十分看重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他认为,革命成功后将会建立“革命的民主的民众政权”,“也只有到那时,真正中国的资本主义才能够自由发展。我们不是乌托邦的社会主义者,决不幻想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可以由半封建的社会一下子跳跃到社会主义的社会,不过那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已经过国民革命的洗礼,已经是民族的民主资本主义”[7]。“我们不像一班迂腐的先生们,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仍要走欧美循序进化的旧路,发展到尽头,我们只认为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经的过程。”[8]革命取得胜利后,必须要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的。
3.财富分配上的公平与正义。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资本集中和财产公有,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搞平均主义,“其实专讲分配方法去平均贫富,是均富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对于生产方法和分配方法是同时并重的”[9]。社会主义在分配上应该适当拉开差距,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而且社会主义的分配是与生产发展相联系的,只有生产发展了,经济总量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才会提高,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可能。
总之,抗战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富强观”还处于萌芽阶段,对如何实现富强的认识和看法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既不成熟,也不系统,更缺乏详细的论证,其中有些认识还存在错误和偏差。但不管怎么样,这些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中国共产党“富强观”的思想源泉。
(二)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趋于成熟,提出了完整的指导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抗战时期,毛泽东概括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权,实现“耕者有其田”。在一定意义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就是要为中国经济振兴、实现富强开辟道路。
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必须要依靠广大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这将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逐步实现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的中国代表着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允许、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10]1060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获得民族解放之后国家的价值目标:“……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一句话,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10]1030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后,将在若干年时间里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这不仅能巩固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且还能使国家走向富强,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富强的认识和理解更为具体、更为务实、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一个建设富强新中国的总目标。其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的一个基本政策,而这一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继续得以实施。
(三)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富强观”的初步成熟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毛泽东在1947年《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对抗战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予以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2]1253如果说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对收归国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所指还不明确的话,那么到解放战争时期,则把蒋介石政权的国有资本视为是官僚垄断资本予以没收。而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则允许其长期存在和发展。新中国的经济成分,包括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个体的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以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2]1256
革命胜利后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1430可以说,这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国情。中国大约百分之十的现代工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将其收归国有,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使人民共和国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这部分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国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要对其加以引导和改造。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是现代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实际上是双重的,在利用和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但不能消灭私人资本主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的“富强观”经过了抗战之前、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抽象到具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零散到系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完善,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富强观”初步成熟,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而国家富强则是民族独立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有机统一。
(一)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后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11]631而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因为,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它们二者。二者相互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11]633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革命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11]637实现民族独立、挽救民族危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而这个革命胜利后的前途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1840年以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始终是中国先进分子不懈追求的“光荣与梦想”。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反对帝国主义就是要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主要目的”[12]421。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从而为中国经济富强和社会进步创造条件。
(二)国家富强是民族独立的根本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随着革命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逐渐成熟,其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日渐清晰和明确。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消灭日本侵略者,这是谋求独立。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的统一的联合政府,使全国军队成为人民的武力,实现土地改革,解放农民,这是谋求自由、民主和统一。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0]1080毛泽东所说的“发展工业”实际上就是意味着要实现“富强”,也就是说,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达到富强的目标。其中,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而国家富强反过来则可以巩固民族独立。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历史, 实现了国家独立。但是,国家的独立地位还不巩固, 如果经济上远没有摆脱落后面貌, 那么国家的独立也难以持久。所以,革命胜利后面临着巩固独立、谋求富强的双重任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2]148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建立新中国、争取国家独立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谋求发展、实现富强的探索,这是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富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
[1] 王明生.罗素的两大命题与20世纪初社会主义论战的再审视[J].江苏社会科学,2010(2):189-196.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1.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阅读文件选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159.
[6]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86.
[8]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636.
[9]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289.
[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View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WU Jinqi1,YE Zhengya2
(1.InstituteofMarxismofJinlingTechnologyInstitution,Nanjing210038,China; 2.JiangsuScienceResearchInstituteofSafeProduction,Nanjing210038,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prosperit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ade much exploration, before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liberation war, and initially formed its early view of prosperity,namely,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is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on this basis, to build a socialist country,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road for China′s prosperity,democracy and freedom.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view on prosperity
2016-10-13
吴锦旗(1968-),男,江苏盐城人,金陵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叶正亚(1964-),女,江苏盐城人,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政工师。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1.005
D26
A
1008-6285(2017)01-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