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13 20:25孔祥慧
山西农经 2017年15期
关键词:寝室高校学生管理者

□孔祥慧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1)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孔祥慧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由于实践与外部条件不够适应,存在薄弱环节。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大学生;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

1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1.1 外在环境带来的问题

首先,学校自身工作的加重与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问题带来的教师资源短缺;其次教育的“时滞”特性在当前国内社会带来的社会物质生产迅速增加而教育变革滞后的矛盾。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的管理成效低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在面临问题之后,学生管理者普遍是被动反射型的接受任务,解决问题停留在问题表面,治标不治本的解决存在的矛盾。在如何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以人为本的提供帮助与指导或者说在积极主动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工作潜能的建议上,高校学生管理者还做的不够。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仅仅空洞的说教,这种教育管理方法往往造成学生内心的感,效果并不明显。在管理中,根据调查真正体现学生情感需求的人性关怀以及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工作学生教育者的实践相对的少,所以也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2 学生内在的感情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为90一代,少部分是更年轻的00一代,他们在互联网的环境长大,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个性也更加张扬,自我意识强烈,急切地想挣脱保守思想的束缚,渴望自由,传统的高校管理制度普遍在这群个性鲜明的年轻人中失范。学生管理者感觉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难管理,问题的核心就是人本化和制度化的不适性。可是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在摆脱了家长的“束缚”之后,靠自己走的路是异常艰辛,所以,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复杂状况。所以大学的教育工作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应该给予相当分量的人文关怀。教育工作者应当在独立自主方面引导,首先学生应当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与被关心的,以此来建立自信心与正确的三观。

如今,大学生群体中面临严重的感情缺失问题,孤独、自卑等消极感情普遍存在于大学。部分本该勤奋刻苦,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高校大学生往往自甘堕落,在大学四年里虚度时光。且大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性,随处可见的大学生团体中,不管是非正式组织或是其他团体,内部环境复杂化,团体之中小社会化现象严重。在学校团体资源如此充足的条件下,高校学生的交友范围却十分狭隘,往往局限于宿舍和班级,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交际能力普遍性较差。所以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大学生管理者肩负着优化管理环境,优化大学生业余生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

2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

高校开展一切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管理理念是一切指导思想,其是否科学正确将对管理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如今“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历史经验证明,该理论是可行的,不过实践过程中有力地保障,正确的领导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密歇根大学Rensis Likert曾经有言“学校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是学校发展的自变量,学校其他成员的思想行为是自变量的影响下的因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互变化最终会引起学校发展结构变量的变化”。所以,笔者认为,在国内高校中推行“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践:开展全员学习计划,全员充分理解教育管理理念是全体高校学生管理者深入领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础;开展全校推行计划,教育理念的学习还要将其转化为行动,改变传统行政的命令式刻板管教,柔性修正原有过于刚性制度规范,最后可以使学生切身实际的感受到高校的人情文化关怀;推行典型示例示范。“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理念后再在高校推行一段时间后,学校管理可以结合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评选出具体实践较好的院系,作为榜样与典型,供学校其他部门的学习。将优秀的推行方案应用于全校后,可以帮助整个学校的人本化进程。

2.2 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管理能动性

学生管理能动性问题的主要一点如何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本领,而如今的大学生教育激励机制由于形式单一、力度后劲不足以及过程不透明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应当采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管理能动性。目前,常见的形式主要有通报表扬、证书和资金奖励等几种传统的形式。不新颖,反而由于形式主义而在学生群体中不被看好。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激励应该更加细化。例如开发同辈之间的帮助激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精神激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五大基本需要,并且是五个从低到高的需要。所以教育管理人员在调动学生管理能动性时,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不同的激励手段是有必要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外部压力,假如可以合理的调节主客关系,将外界的压力转变为个体的动力与行为,使激励持续有效地内化最终实现预期的外化活动。所以,构建合理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提高不仅仅是一线学生管理者教育者和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3 以班风学风建设、寝室建设进行管理

班风是大学中基本团体——班级的精神面貌,是班级长期的培养、磨合在全班范围没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在管理工作中,积极向上的班风可以将管理过程简单有效化,建设新时代的班级风貌,可以帮助班级的每个成员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帮助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风是指个体学生或学生团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氛围,是外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抽象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到: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全国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校园就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学风。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高校在寝室公寓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寝室是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虽然高校学生同处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管理在寝室方面也越来越复杂,其中高校寝室管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以前的学校后勤直接主导而是学校党政机关统筹、各部门联动的交融管理模式。不过,在该模式小,学生管理方式无法最大化的发挥育人功能。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情变化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事情变化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导,积极探索高校寝室的建设道路。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才强国策略愈发重要。新时期“以人文本”的思想指导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风向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基于各高校实际情况,改革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将是未来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

[1]王敏.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2-93.

[2]赵双辰.论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ADR解决[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004-7026(2017)15-0139-02

G64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5.093

猜你喜欢
寝室高校学生管理者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寝室闹鬼记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