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舒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检验科,辽宁抚顺113008)
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王雪舒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检验科,辽宁抚顺113008)
目的对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有效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急性阑尾炎患儿75例,患儿在入院后及时予以尿常规检验,对比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尿常规检验结果:敏感度为94.8%,特异度为70.6%,准确度为89.3%;超声检验结果:敏感度为56.1%,特异度为33.3%,准确度为50.7%。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尿常规检验,能够准确判断出小儿疾病情况,准确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尿常规检验。
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验;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急腹症,发病率高,疾病进展快,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科急腹症中常见症状,约占25%[2]。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无典型,或小儿认知状况较低,未能很好采集病史,影响了临床诊断,使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措施,降低临床误诊率是儿科医师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就对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尿常规检验,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进而判断尿常规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此次研究中所选取的7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在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诊断,被本院初步判定为急性阑尾炎;部分患者体温升高、腹部压跳痛、心率增加,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24例患儿转移性时右下腹疼痛,21例腹泻,17例呕吐;男34例,女41例;年龄5~13岁,平均(7.9±1.1)岁;患儿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方法患儿在入院第2天收集新鲜尿液20mL送检,由医院专门提供的清洁容器,女性患儿应在清洁会阴部后留尿,以免尿液中混入其他杂质。尿液培养时留取中段尿,留样30 min后送检,根据患儿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进行判断,若患儿红细胞、中性细胞、白细胞计数增加则为急性阑尾炎[3]。患儿在入院后行超声检验,将明显压痛部位作为超声检验中心部位,行多方位检测,注意患儿双侧附件,密切观察患儿腹部包块的体积、边缘,注意盆腔、腹腔、肝肾隐窝处是否存在积液,根据患儿超声情况,确定患儿疾病情况。
2.1 患儿尿常规检验结果分析75例初诊为急性阑尾炎患儿经尿常规检验后,55例真阳性,12例真阴性,5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敏感度为94.8%,特异度为70.6%,准确度为89.3%。
2.2 超声检验结果分析75例初诊为急性阑尾炎患儿经超声检验后,32例真阳性,6例真阴性,12例假阳性,25例假阴性。敏感度为56.1%,特异度为33.3%,准确度为50.7%。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伴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期间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等症状[4]。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科常见急腹症,多是因阑尾腔梗阻和病原菌侵入所致。婴幼儿阑尾腔呈漏斗状,基地宽大,不易梗阻,发病率较低。而学龄期小儿阑尾形状呈管状,极易梗阻[5]。据相关资料[6]显示,年龄低于5岁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生率较低,一般小儿急性阑尾炎年龄在6-12岁。通常急性阑尾炎患儿极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肠炎,在发病早期则会发生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其症状更为明显。与成人急性阑尾炎相比,小儿急性阑尾炎阑尾壁厚度较薄,病情进展快,血运障碍早期极易发生阑尾穿孔[7];而且小儿急性阑尾炎大网膜发育不完善,局限感染,炎症进展快,穿孔后则会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和全身中毒情况,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临床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时,患儿认知功能较低,无法配合检查及诉说,医师多不能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判断疾病,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采取更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则是提高患儿诊断率则显得十分必要。尿常规检验是目前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手段,是现代医学三大检查项目中重要检查,多用于诊断早期肾脏病变,对泌尿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也可作为主要筛查手段。尿常规检验尿蛋白阳性可判断为急性肾炎,红细胞形态差异能够鉴别急性肾炎和急性阑尾炎,通常急性阑尾炎患儿很少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形态差异。对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尿常规检验,无创无痛,不会增加患儿痛苦,检测项目较为系统、全面和细致,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判断[8]。在此次研究中,经尿常规检验后,敏感度为94.8%,特异度为70.6%,准确度为89.3%。由结果看出,对小儿急性阑尾炎采取尿常规检验,能够较为准确判断急性阑尾炎,准确性和敏感性较高,在临床急性阑尾炎诊断中起到一定参考依据。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显得极其重要,超声无创、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小儿腹壁较薄,通过超声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图像,利于诊断和鉴别急性阑尾炎,并能够反映急性阑尾炎患儿炎症程度、周围渗出等病情严重程度。在此次研究中,超声检验结果为敏感度为56.1%,特异度为33.3%,准确度为50.7%。从结果看出,与超声检验相比,尿常规检验小儿急性阑尾炎更具应用价值,明显提高了疾病确诊率。
临床误诊小儿急性阑尾炎时,究其原因是:(1)小儿小儿急性阑尾炎无典型临床表现,认知功能差,临床医师无法全面采集病史;(2)小儿盲肠游离,阑尾位置不固定,压痛部位明显偏离麦氏点;而且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快,在阑尾穿孔后患儿存在严重中毒症状,反应迟钝,体征不明显,临床医师未能准确把握腹部体征;(3)小儿急性阑尾炎在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后,易与感染性肠炎混淆。因此仅是根据患儿临床症状、腹部体格检查、腹部超声等诊断,易出现临床误诊率。故而临床诊断时,需联合各种诊断技术,提高患儿确诊率。
在采用尿常规检验小儿急性阑尾炎时,采集尿液时,应选择中段尿,确保尿液新鲜和干净。女性患儿在清洗会阴部并避开月经期后采集尿液,以免尿液标本中混入其他分泌物,影响检验结果。尿液标本采集时,应统一使用干净、清洁的一次性试管、尿杯,在留取尿液标本后应尽快送去检验,以免时间过长尿液中细菌滋生、尿液管型破坏或使细胞溶解,影响临床确诊率。总而言之,对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尿常规就检验,能够准确判断出小儿疾病情况,准确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尿常规检验。
[1]刘正凡,丁小兵,王文艺.51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61-162.
[2]姜娟.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9):144-145.
[3]郭良斌,祝伟宏,周小平,等.彩超测定小儿阑尾管壁厚度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1,17(31):8-9.
[4]程映雪,范怀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8):92-93.
[5]阮啸逸,阮晓萍.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518-520.
[6]王利峰,侯明明.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尿常规的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52-53.
[7]郭宏荣,穆春来,许中华,等.1岁以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征及误诊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22):29-31.
[8]王攀科.腹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4(10):1135-11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