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敏, 贾历程, 王宁章, 刘羽蓝
(1. 广西大学 实验设备处, 广西 南宁 530004; 2. 广西大学 人事处, 广西 南宁 530004)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通信作者:贾历程(1976),男,湖北天门,副研究员,实验设备处副处长,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
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廖庆敏1, 贾历程1, 王宁章2, 刘羽蓝1
(1. 广西大学 实验设备处, 广西 南宁 530004; 2. 广西大学 人事处, 广西 南宁 530004)
随着网络、多媒体、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与获取知识的方式、技能训练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和灵活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发展必须拓展思路,进行前瞻性思考和规划,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介绍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项目为驱动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项目驱动; 实验教学中心; 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主要场所,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实施实验教学及创新活动,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精神,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启迪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1]。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近15年来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4年教育部全面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国发[2004]5号)[2],明确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发展方向。2005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启动“十一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07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确定了建设方式、布局。2011年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3],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截至2016年底,教育部分9批在全国高校建设了共计90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带动了全国高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4]。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也在进一步拓展丰富,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5],截至20l6年底,教育部分3批在全国高校建设了共计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解决由于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以及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现实原因而难以开展的实验,提供可靠、安全、经济的实验项目。
这1 20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覆盖了30多个学科门类,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9所高校,带动了全国高校建设了2 000多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国家级、省级2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体系。这些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革与创新,硬件建设也有了较大改观。但在深层次的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6-7]。
我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始终坚持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经过3次大的优化重组,将原三级管理的168个实验室优化重组为26个实验中心,形成了规模化、平台式的共享大平台。二是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项目为驱动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通过面向学生、教师、管理等3个方面设立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8-10]。
2.1面向学生设立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项目
为了鼓励和支持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力”,我校设立了“广西大学大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
依托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投入280万元专项经费,每个项目按理工农类5 000元/项、文经管法类3 000元/项额度予以资助。项目负责人为学生,项目组成员全部由学生自主组成。学校提倡学生跨学院、跨专业组建研究团队。项目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导师制,每年立项600项左右,每年主持和参与项目的学生占在校本科生的30%左右。实验教学中心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场所、设备、实验耗材等[11]。
2.2 面向教师设立实验教改项目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这支队伍存在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学校以设立实验教改项目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水平。
依托实验教学中心,我校从2006年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立了实验教改项目597项,投入经费850多万元,涉及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材编写、设备改造与自制教学仪器设备、“互联网+”等方面。这些项目经过立项建设及培育,在2009年和2012年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的2次评审中,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部分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获得了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最佳组织奖、团体奖等多项奖项。
2.3面向管理设立6S管理及环境文化建设项目
为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6S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理念,成功运用于其他行业,在高校实验室推行6S管理,意义非常重大。学校投入19万元资助电气工程、轻工等9个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实验室6S管理”建设。经过6S管理建设后,实现了实验人员、实验设备、材料等的有效管理,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安全有保证,提高了实验室的运作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强化了教师的操作技能,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培养了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认真工作的习惯,提高了工作热情;培养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遵纪守法、认真负责、关注细节、自觉维护学习环境的好习惯。
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项目,仅2016年就投入500万元立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环境文化,其中100万元为10个实验教学中心制作了安全制度牌、规章制度牌、名人名言等环境文化建设,400万元作为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第一期建设经费,全面提升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实验室环境水平,使之成为高标准化学教学实验室,全校9个学院的25个专业近4 000名本科生受益。
2.4创建“部门—专家”二元主体结构管理模式
在10多年的项目管理中,成功探索并实践了管理部门决策、专家组全程参与的“部门—专家”二元主体结构管理模式。专家组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起到了指导、督查、评价和建言献策的作用,并随时将专家意见提供给管理部门,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提升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
聘请相对固定、经验丰富、时间精力充足、对实验室工作非常了解的教授担任专家。根据专家的学科背景建立专家库,依据具体项目组建专家组。
专家组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专家组在项目实施过程的作用:项目立项实行评审会制度,项目申报人就项目选题背景、研究基础、思路和目标等方面详细阐述,评审专家以对申报人提问、质疑等方式进行交流,给出专家意见供管理部门决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家组与项目组互相交流、探讨,及时了解项目研究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帮助和资源分享。重视过程督导,实现以查促改,在实施进度、经费使用、论文发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和提醒,把控项目质量、促进项目建设的反思和调整。
3.1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果
至2016年底,学校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数量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2名、全国高校第30名;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数量位居广西首位。
3.2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大学生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的学生发表期刊论文247篇、获实用新型专利40项、申报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3项。部分项目还参加了各种评比竞赛并获奖,如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二等奖2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1项,各类国家级和省级的电子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多项,软件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第三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三等奖1项,第四届全国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二、三等奖7项,《东方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证书1项,并制作了大量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项目卡。
3.3 实验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实验教师队伍参与实验教改项目取得较好成绩。依托实验教学中心,立项建设的实验教改项目经过建设及培育,在2009年和2012年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的2次评审中,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部分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获得了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最佳组织奖、团体奖等多项奖项,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研制的“虚实结合的遥控机器人综合实验平台”获得二等奖、“开放式机械CAD/CAN/CNC实验教学与创新设计综合平台”系统、“发电厂运行与控制”获得优秀成果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研制的“电气接线实训屏”“电气工程综合培训屏”等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在华南理工大学、钦州学院、广西电力职业学院、贺州学院、广西平南供电公司、藤县水利电业公司等高校、电业公司推广应用,产生了经济效益。
同时,实验教改项目提高了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2005年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为专任实验技术人员245人,副高级职称以上40人,占总数的16.32%。课题组通过10多年大规模实验教改项目立项实践,至2016年实验技术队伍职称结构显著提高,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2016年专任实验技术人员24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96人,占总数的39%。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多媒体、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与获取知识的方式、技能训练的途径变得灵活、多样化,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References)
[1] 李秀坤,张宏莉,苏小红,等.强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50-153.
[2]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2004]5号[Z].2004.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l1]6号[Z].2011.
[4] 姜文凤,高 欣.“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5-7.
[5] 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6号[Z].2013.
[6] 潘海涵,赵玉茹,徐世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再建设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189-192.
[7] 田华,姜 萍,孙荣霞,等.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可持续发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44-45.
[8] 廖庆敏.深化示范中心内涵建设 不断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07-109.
[9] 武晓峰,高晓杰.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0] 秦钢年,黄大明,廖庆敏,等.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
[11] 李津石.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9(6):14-16.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based on project driving
Liao Qingmin1, Jia Licheng1, Wang Ningzhang2, Liu Yulan1
(1.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2.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long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ternet +”,etc., the ways of learning and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the paths of skill training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flexibl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must broaden our thoughts, carry out the planning with proactive thinking, seize opportunities and meet the challenge.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project driving is introduced.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re made,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
project driv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innovative ability
G482
: A
: 1002-4956(2017)09-0215-03
10.16791/j.cnki.sjg.2017.09.055
2017-05-12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6JGZ104)
廖庆敏(1963—),男,广西贵港,高级实验师,实验室管理科科长,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
E-mail:Lqm3008@126.com
E-mail:jlchwh@g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