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君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陆游与继配王氏的情感关系探析
郭彦君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在陆游的家庭和情感关系中,继配王氏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又不容忽视的角色。从陆游为数不多的有关王氏的诗作、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与王氏相敬如宾的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尊重、关怀和感激。陆游与王氏的感情,从伦理道德角度看,是对家庭的共同的责任;从心理学角度看,陆游对王氏的感情或可解读为“移情”,是对上一段感情所留有的情感阴影的转移和补偿。
陆游;王氏;情感关系;移情
陆游以其心怀天下的男儿气概和对唐琬钟爱一生的执着深情为人称颂,这两方面也成为其诗词的重要主题。因此,在陆游的家庭和情感关系上,继配王氏成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人物,但她又着实是个不容忽视的角色。陆游的继室王氏出身名门,与陆游相伴一生,但与唐琬轰轰烈烈的爱情相比,他们之间的感情则显得过于平淡。陆游与唐琬两年的婚姻被他牵挂了一生,即使古稀之年依旧睹物思人,追忆往事,留下《钗头凤》《沈园二首》等感人肺腑的诗词佳作。而王氏虽与之相伴一生,但在陆游海量的诗词、文章中,提及夫人王氏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便从这稀少的文字中,体会陆游与王氏微妙的情感关系。
陆游和唐琬的婚姻在家庭的重压之下以失败告终。这段婚姻对于陆家来说实属“家门不幸”,因此陆宰夫妇对于陆游的再娶格外重视。陆游的思想深受家族影响,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他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特别是经过第一次婚姻悲剧的打击过后,他在感情问题上自然唯父母之命是从。于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陆游娶了王氏为妻,即“蜀郡晋安澧州刺史王饍字竭之之女。封令人,加封陈国夫人。”[1]14
虽然陆游的青年时期的两三年内有唐琬陪伴,但在那样一个懵懂的年华里,爱情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理想化的成分。随着二人的别离,以及唐琬的抑郁离世,陆游经受了打击,揉碎了梦想,留下了痛苦,之后便是由继配王氏与之相伴走完人生路。陆游接受也好,排斥也罢,在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十多年中,他虽然心中仍对唐琬念念不忘,但并没有冷落身边的王氏。王氏为陆游生下七个儿子,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庭,为陆游增添了生活的些许乐趣,这是客观存在的。他一生在文学和思想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需要有和睦的家庭作支撑,这自然有一直默默陪伴的妻子王氏的功劳,她为这个和谐的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游和王氏之间也一定存在真正的感情,即便不是爱情。
王氏是一个深受封建制度、封建传统思想毒害的“罹难人”[2],她与陆游生活的五十多年里含辛茹苦,是个典型的恪守妇道的妻子。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好妻子是应该的,默默地陪同陆游一生,不论贫穷或富有,不论顺利或困难,都始终如一地与陆游同甘共苦。
乾道八年,陆游独自赴南郑,还为妻儿作《离家示妻子》一诗:“明日当北征,竟夕起复眠。悲虫号我傍,青灯照我前,妇忧衣裳薄,纫线重敷绵。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墩堠默可数,一念已酸然。使忧能伤人,我得复长年?同生天壤间,人谁无一廛?伤哉独何辜,遑遑长可怜。破屋不得住,风雨走道边。呼天得闻否?赋与何其偏。”[3]4571妻子担心他衣单受冻,一层层加厚棉絮,一针针细细缝制。孩儿担心父亲身体,亲手炮制带在路上的药材。妻儿的关切陆游看在眼里,暖在心上。而离家的悲伤,遭遇的无奈,以及临行前对妻儿的牵挂也由诗句跃然纸上,流露出陆游对王氏和儿女的感激和体贴之情。
陆游内心有一大隐痛就是前妻唐琬,他们被封建礼教迫害而仳离。沈园邂逅的内心撼动和唐琬抑郁而死的沉重打击,让陆游一生都难以释怀对唐琬的愧疚。之后在与继室王氏的相处中,陆游又重新扮演起了丈夫这一角色,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在这一转折和日后漫长的相处过程中,陆游的情感世界会产生更为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对王氏的感情。他没有继续沉浸在悲伤和愧疚中无法自拔,没有对王氏冷落和排斥,而是互相关照,相敬如宾,生活和睦,共同养育七个子女。这一情感变化除了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要求,也可以在现代心理学上得到解释。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说上提出“移情”的概念,含义是“移情(t r a n s f e r e n c e)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
陆游年轻时与唐琬相爱,二人感情极深,但被父母拆散,致使陆游与唐琬的关系存在比较严重的未能处理妥当的问题。后沈园邂逅,唐琬郁郁而终,致使陆游心理上对自己和唐琬的关系产生更加严重的矛盾,而这一矛盾,需要得到排解。王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对陆游一生都关爱有加,她与陆游组成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尤其是为陆游生了七个儿子,这在陆唐婚姻中都是极其缺乏的。陆游一生以事业为重,又在王氏的照料下得到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在情感和精神上获得的都是积极的反馈,必然不会对王氏产生反感。陆游在年轻时受到的情感伤害,在与王氏组成的家庭中一一得到补足,陆游自然把当初对唐琬的爱和愧疚正面投射到了王氏上,即发生了“移情”中的正转移。也就是说,陆游实际上是把王氏当作唐琬的替代品,将年轻时心理上的伤害所产生的种种情感转移到王氏上。这种情感可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唐琬的愧疚转移到对王氏的回报;二是将与唐琬一事解不开的心理问题转化成希望从王氏身上获得爱恋情感的欲望;三是对唐琬的爱转移为对王氏的爱。不过通过对种种依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陆游对王氏的爱绝不是对唐琬的爱情,而是一种出于尊重和责任的关爱。
陆游的移情心理也可以从继配王氏的去世看出来。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王氏去世,陆游创作的《自伤》诗中“白头老鳏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3]2328一句,也表达了陆游丧妻后孤独、伤感之情。这种伤情里面包含的老鳏的孤独之感多于对王氏的悼念。也就是说,陆游在王氏去世后,情感上失去了移情的对象,孤独之情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在夫人王氏去世后,陆游重新拾回年轻时爱情悲剧的心理阴影,尤其在晚年国仇未报、壮士垂老之际,伤感的情怀更加强烈,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唐琬的悼念也更加强烈,创作的《沈园二首》便是最好的例证。
也可以理解为,在失去移情对象之后,陆游将移情前的情感重新找回,表现为对前妻唐琬的追悼。他重新追忆唐琬的感情要远远多于追悼王氏,证明了陆游对王氏的精神存在是一种移情心理。王氏在这场婚姻中扮演了唐琬的替代品,只是作为一个情感躯壳,实为悲剧。
陆游与唐琬互为知音,他对唐琬情之深、爱之切,可谓用一生在诠释。年轻时的情感挫折对于陆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痛,他不愿意轻易去回忆,却又情不自禁地去触景生情。六十五岁的陆游回到故乡山阴鉴湖边的三山定居,直至八十六岁去世。陆游常游沈园,并且带着沉痛的心情写下悲怆的诗句。《沈园二首》中,陆游引用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用来赞美唐琬,写下“曾是惊鸿照影来”这一千古名句,可谓情真意切。《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是忆人的佳作,梦境中梅花、寺桥、春水、小陌,春意盎然,一如当年那般美好,只是桃花依旧,故人不在。五十年过去了,旧时与唐琬相会的情景在梦中依旧清晰,诗人睹物思人的“伤情”在梦中依然真切,伤到陆游“路近城南已怕行”的程度。回首逝去的年华,陆游一生都难以释怀爱情悲剧所带来的伤。
而对于王氏,却找不到直接传递陆游情感的文字。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王氏去世,据《渭南文集校注》记载,陆游为其撰写了一有篇仅有百余字的墓志铭《令人王氏圹记》:
“令人王氏之墓。中大夫山阴陆氏妻蜀郡王氏,享年七十有一。封令人,以宋庆元丁巳岁五月早戌卒,七月己酉丧。祔付君舅少俦,君姑鲁国夫人墓之南冈。有子子虚,乌程丞。子龙,武康尉。子惔炎、子坦、子布、子聿。孙元礼、元敏、元简、元用、元雅。曾孙阿喜,幼未名。”[4]430
这篇墓志铭极其简略,仅包含了逝者最基本的信息,多提及二人的子嗣,很少对王氏有正面叙述,而陆游对王氏的情感只字未提。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我们难以读出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之痛。如果说这是因年事已高,看惯了生死,难有年少时夫妻分别的强烈感慨,可是对比之后的沈园诗,我们不得不说,放翁的情感世界并非已波澜不惊,他的情感还一如当年一样强烈、充沛。那么我们只能说,仅仅是王氏未能激起诗人强烈的情感罢了。
《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六有《自伤》一诗,也是陆游在王氏去世后所作:
朝雨暮雨梅子黄,东家西家鬻兰香。白头老鳏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
齿如败屐鬓如霜,计此光景宁久长?扶杖欲起辄仆床,去死近如不隔墙。
世间万事俱茫茫,惟有进德当自强。往从二士饿首阳,千载骨朽犹芬芳。
与其说这是为亡妻所做,不如说是为自己感慨。的确,在诗中我们感受到了失去妻子后的伤感,毕竟几十年的陪伴没有爱也是有感情的。但我们感受到的没有对亡妻的怀念和深情,更多的是诗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独和伤感。“白头老鳏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这一哭,哭得是丧偶的孤独,是失去陪伴之人的失落,是亲人离去的凄凉,是由王氏的逝世而引发的对生命、对孤独、对人生的感悟和慨叹。正如题目所言“自伤”,所感伤的是自己,而非亡人。这不免令读者替王氏叫屈,陆游对王氏的感情似乎是自私的,是吝啬的。她给予他的关怀、温暖和终其一生的陪伴,都没能换来陆游一分的爱。他一生所享受的妻子的付出,到头来只换来他在失去了这个人、这份付出后的失落、悲伤和孤独,和对自己人生的慨叹。
陆游终其一生所爱之人唯有唐琬,即便在现实面前低头,在道德面前隐忍,但对唐琬的爱埋藏于心中,从未熄灭,从未削减。而对于陪伴一生的王氏,更多的恐怕是亲情。他尊重她,牵挂她,感激她,她是陆游生命中重要的人,却始终不是他魂牵梦绕的人。王氏的出现缓解了陆游失去唐琬的痛苦,让他重新拥有了传统意义上完整的家庭,支持他、陪伴他去实现男儿的抱负。虽不如唐琬那样爱得轰轰烈烈,但一辈子的相濡以沫却足见他们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但王氏终究是可怜之人,终其一生,直至逝世也没有得到丈夫深情的怀念,她得到的不过是名分与一辈子平平淡淡的陪伴。
[1]于北山.陆游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凌佳梦.当悲情褪去悲剧色彩以后——浅析陆游继配王氏的精神存在[J].神州,2013,(5).
[3]陆游.剑南诗稿校注[M].钱仲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陆游.渭南文集校注(二)[M].马中亚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An Analysis of th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You and Ms. Wang
GUO Yanjun
(College of Literatur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In the family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 of Lu You, Ms.Wang is a role that is easily overlooked and can not be ignored. From the a few poems and articles about Wang, we can rea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You and Wang, which includes respect, care and gratit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You and Wang, if from an ethical point of view,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the family; if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Lu You's feelings on Wang can be interpreted as "transference",it is the transfer and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emotional shadow left by the last emotion.
Lu You; Ms. Wang; Emotional relationship; Transference
I 207.22
A
1672-2094(2017)04-0080-03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7-05-10
郭彦君(1993-),女,河北唐山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