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爸爸,我不上幼儿园……”每年新生入园,这样的场景困扰着很多家长朋友及小班的教师们。新生能够每天情绪愉快入园的不多,孩子们焦虑的表现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表现:每天早晨,幼儿只要踏进幼儿园的大门就开始大哭大喊:“妈妈、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甚至有些孩子在梦中都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令许多的父母心疼不已。
第二种表现: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整天情绪都很低落,不时悄悄落泪,不时自言自语或问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呀?”每当下午接孩子回家时,父母看着孩子红红的眼睛也跟着落泪的不占少数。
第三种表现: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情绪相对比较平稳,只是如影随行地跟着老师,就是午睡也要老师拍着。
第四种表现:幼儿非常容易受到情绪干扰,只要一听到其他小朋友哭就跟着落泪。
第五种表现:幼儿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出现肚子疼或尿裤子等身体不适,父母接回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
综上所述,幼儿入园的焦虑随个体不同存在差异,初入园不适应的表现也有许多种,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幼儿对离开家上幼儿园没有清楚、正确的认知,以至于使他们产生上幼儿园就是爸爸妈妈不要他的错觉,突然变得无依无靠。
2.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生活方式,太多的变化使幼儿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3.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得幼儿的独立性千差万别,离开了父母,自己要独立吃饭、喝水、入厕等,独立应对一切。虽然有老师帮忙,但老师不能像家人一样只照顾自己一个人,此时的幼儿变得无所适从。
幼儿期的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独立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这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都比较依赖亲人,害怕与亲人分离。幼儿生活经验欠缺,同时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容易把危险扩大化。因为情绪的感受、表达、调节和控制力较差,绝大多数幼儿以本能的紧张、焦虑、抑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幼儿的分离焦虑,以积极的情绪应对;作为教师要正视分离焦虑、恐惧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依据,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应对。现将一些工作中的实例与家长、教师、一起分享:
1.教师对即将入园的新生进行家访,详细了解每位幼儿,对每位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幼儿在家中与哪些亲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收集孩子喜欢的物品等。在接下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为孩子们创建可心的小角落。这里可以把幼儿在家最喜欢的一件物品带来,当幼儿觉得孤独无助时,可以看到、拿到熟悉的物品。对于在陌生环境中的幼儿来讲,一件熟悉的物品也可成为他们依恋的对象,缓解分离的焦虑。
(2)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给家长诚恳地提出指导意见。如:帮助幼儿独立完成进餐、午睡、如厕等生活活动;创造幼儿与教养亲人以外的亲人独处的机会;多带幼儿结交伙伴,一起游戏,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丰富幼儿的社会群体活动经验。另外,入园前要让幼儿知道,上幼儿园只是和爸爸妈妈分开一段时间,和与其他亲人在一起是一样的;在幼儿园是和老师及小伙伴在一起,任何事情都可以和老师讲,老师会帮助他,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爱他!做好幼儿暂时离开家庭去另外一个集体生活的生理、心理准备。
(3)指导家长在幼儿入园后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如:当去接幼儿时可以问“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今天交的新朋友是谁”“今天最好吃的食物是什么”“真为你今天的进步开心”等等诸如此类良性的互动。家长积极地态度能帮助幼儿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和对教师及同伴的陌生感。
2.俗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教师的目光往往集中在哭闹的幼儿身上,那些情绪好的幼儿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反而会在今后的入园中哭闹起来。因此,教师要在照顾幼儿的时候分工合作,组织有序,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
(1)幼儿天性爱玩,教师要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玩具,给一部分情绪稳定的幼儿操作。
(2)面对一些哭闹不是特别严重的幼儿,教师也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有趣的游戏活动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在幼儿默默流泪时,教师多抱抱他、摸摸他的小脑袋、拉拉他的小手。老师亲切的笑容,轻柔的爱抚,会极大程度地缓解陌生环境对幼儿造成的恐惧。
(3)教师可以引导情绪相对稳定的幼儿主动和哭闹的孩子进行简单的游戏,让他们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吸引一些情绪波动较大的幼儿一起关注游戏。使幼儿渐渐在生活中、游戏中与同伴、教师建立起亲密的情感,缓解入园焦虑。
(4)哭闹特别严重的幼儿可以暂时有专人带离活动室,以免影响大多数幼儿的情绪。
3.尽量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
比如: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交喜欢的朋友、不爱吃的东西少吃一点、不爱午睡的幼儿坐在床上阅读图书,疲倦了再睡等。初入园不要急于给幼儿立规矩,即便是要求幼儿必须遵守的常规,教师也要以和蔼的态度、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快乐地接受,如果幼儿还没有适应新环境时就要接受新规矩,很容易加重分离焦虑。
4.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很多时候幼儿的哭闹是因为遇到了困难。
如:起床穿不好鞋子、入厕时不能及时脱下裤子等生活自理的问题,这个时候请教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幼儿渡过难关。
5.让幼儿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
教师可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游戏活动、歌舞活动、语言活动等,以及教师悉心帮助幼儿生活的画面或视频资料与家长通过微信、QQ等形式共享,消除家长对幼儿园和班级教师的疑虑,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携手与教师一起帮助幼儿快速度过分离焦虑期。
在面对幼儿入园焦虑时,家长和教师切忌不能恐吓幼儿,不能“放狠话”,如“再哭!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再哭就把你关起来”“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这样做或许一时管用,但是这样只能加重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和不信任,加重幼儿与家长的对抗。只要教师从关爱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做起,把每一个幼儿都装在心里,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根据个体不同的表现,就一定能找到适合的方法。只要每一位家长朋友在幼儿面对人生第一次分离时,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分离焦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