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晴(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4)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著名代表作《理想国》中的和谐社会思想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柏拉图所处的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民主制也出现巨大危机。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出来,以追求理想国家为主线,追求正义和自由,阐述了经济、政治、社会现象、教育、文化等问题。柏拉图所说的正义的本质就是和谐社会,而要想达到社会和谐的主要手段就是教育[1]。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以教育理念为主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他提出的和谐社会思想和当今我们说的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对现今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他有一个经典的“洞穴比喻”。他设想有这样一个大洞,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整个通道能够挡住任何阳光进入洞内。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面向远处的墙壁。他们的四肢被套上了枷锁,并且他们的头颈也被固定住,无法转动,因此看不到他人,实际上也看不到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而只能够看到面前的墙壁。在洞穴中,他们身后有一把明火。他们不知道自己和明火之间隔着与人一般高的土墙,在墙的另一边,人们头顶东西走来走去,东西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2]。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由于他一生在半暗半明中禁锢太久,只要他转过头来,就会感到痛苦不堪。当他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光线以后,他看到了真相,并且走出了洞穴,他庆幸自己能够看到真相,并且不愿意回到牢笼中受禁锢。
他们所能看到的影子不是真实的,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而囚徒们却把它当成真相,当成现存着的世界。柏拉图认为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一切都是幻象,并且把思索的结果运用到哲学的研究中,他强调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区别,我们看到的影子并不是事实,禁锢我们的枷锁更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柏拉图认为我们可以发现超越影子所带给我们的表象意识,从而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真理。柏拉图认为“独自占有知识,而让自己的同伴处于一种无知状态也是一种犯罪”[3]。“洞穴比喻”中那个出来看太阳的人跑回到洞穴中让大家跟他一起看外面的世界,他不断地描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可是却没有人相信他,更有甚者还会嘲笑他的无知与愚蠢。通过这柏拉图来比喻哲学家的遭遇,哲学家追求真理和自由,哲学家可以认识到世间的变革和国家正义的力量,他们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神圣感令世人折服,但却一直遭时代的唾弃,没有人理解他们同情他们,这也是一种悲哀[4]。
洞穴比喻隐性的论证了受教育人和没受过教育人的区别,他所认为的教育是使灵魂转向的存在论思想。教育使囚徒躲开枷锁的束缚,净化心灵引导灵魂走向正确方向的过程,是一种可见、可知和可感的精神状态,把“善”当成是人的一生中需要学习的首要目标,教育就是教人为善。“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把灵魂里原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在柏拉图的理念中,善是万事万物的目标,善是真理,是最高的认识和最终价值目标。“洞穴比喻”中,受禁锢的囚徒们走向外部世界,这是一个追求真理追求善的过程,教育使人从可看上升到可感的层面,从眼睛感官世界的过程转变为灵魂转向,并且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政治家和哲学家,即哲学王的界定。哲学即爱智慧,哲学家是智慧的结晶,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观点,即需要担任最高统治者,以及有着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他认为“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的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的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只有哲学家们用充满智慧和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现今世界经历的变革时,思想家、教育家才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哲学家是走出洞穴并创造理念的人。《理想国》中,柏拉图阐述了人应该分为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而这些人的归类取决于他们的天赋和天性。他认为哲学家的培养应该从出生就开始,实行精英教育和严格考核,使大家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大家更优秀。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强调了学习是人的灵魂回忆的阶段和手段,他认为人类生来就带有意识和理念,而我们生活在新世纪,电脑和网络信息化的事物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的灵魂也在受着大幅度的污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平静的心情去对待这件事,从而自由的生活在世界上,净化我们的灵魂。教育使囚徒解除了束缚,他们想做到灵魂转向与归位,这个使灵魂转向的过程,迎接理念世界的过程就是教育的根本。他认为学习就是回忆知识的过程,真理和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是他著名的“回忆说”,人的灵魂对于人来说是不变的,固定的,我们应该在确定灵魂的定位的同时确定理念的作用,从而回忆起已有的知识。教育使人们把握正确的灵魂方向,看到理念和真理,认识“真善美”的意义,柏拉图强调的灵魂转向是要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要求提高人们思维的能力和理性的记忆。柏拉图认为“真善美”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善”如同照亮一切的太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所在,“洞穴比喻”中,囚徒走向洞外这既是一个学会理念的过程,同时更是对于善的追求,教育使人能够看到感觉世界,也能看到一个美丽的善的世界。教育者应秉持着教人灵魂的净化并且达到“真善美”的世界,这是教育者的根本。
柏拉图在他的思想理念中着重强调了“善理念”,这是他哲学观的基础和理论核心。宋希仁说“‘善理念’”被称为‘理念之理念’,是理念世界最高的存在而君临一切。”柏拉图用“日喻”来为我们阐述了到底什么是善理念,万事万物受阳光的照射而生长,而善理念像是阳光一样,承认思维的可存在性与可认知性,这两种是善理念存在的基础,也是善理念被大家知道的主要原因。柏拉图用“洞穴隐喻”说明了意见和知识的关系。
黑格尔指出:“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具有世界历史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知道以后各个年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及其重要的影响[5]。”他的理念被后人成为唯实论,是一种特有的唯心主义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对现代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理念对后世人影响深远,是唯一的存在。在心灵把握住它的本质和实在,抓住理性和信念并对其进行合适的分析,这一思想导致在他之后的哲学家都不断追求事物的本质,并且揭露事物后的真实存在。胡塞尔在洞穴假象中认为每个人思想和精神上都受到限制,限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每个人都像是井底之蛙一样,因此他提出了三个概念日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超验现象,这类似于洞穴比喻中的洞穴墙上的影像、通道、洞穴外面的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具有超验性,二者极其相似,都是强调感觉上的实在性。
洞穴比喻揭露了深刻的现实问题,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由许多先进人士提出的理念所引发的,他们的目的是拯救人类的灵魂,使人类通往自由。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受到思想和宗教的束缚,长期见不到光明,渴望像洞穴理论一样获得重生。然而追求进步和真理的人只占社会中人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还是沉迷于封建束缚里不肯出来,他们像个机器人一样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大家追求自由民主、却又不愿打破封建迷信的束缚,无法挣脱出来,却又在天天宣扬着理想,例如戊戌变法,清政府日益封建闭塞的统治使清王朝越发的腐败与落后,大家一成不变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只有少数像康有为等人作为先驱去改变去革命,希望解除思想的束缚。而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更是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要追求“真善美”,万事要行善,从而获得自由,促进社会的发展[6]。
洞穴理论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是艰苦的,而我们现实中的状况更是获得真理的一个方面,洞穴中的囚徒不知道外面的天,只能看到墙上的影子,并以此为乐,而这些不真实的存在一直在诱导着他们的想法,直到他们走到洞外,在破除环境的束缚后,他们获得了真理,我们要想使理论进行升华,必须通过灵魂的回忆,再出色的哲学家也不可能把理念知识强加到认的头脑中,正因为,每个人的学识是不同的,他们的理论水平也不在一个高度上。正是如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平时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获得真理的高度。
洞穴理论是柏拉图的重要思想,在当今社会也体现着重要的价值。我们再看日常事物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眼睛看到的都是虚幻的,而真正应该做到的是触及到灵魂,从而达到真善美的理念。在物质熏天的社会面前,我们更应该保有一份真实和自然,追求理想和自由的生活,摆脱宗教和迷信的束缚,成为一个有高尚灵魂的个体。柏拉图通过“洞穴比喻”完成了两个世界的划分,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建立,但是他认为自己的理念还有很多矛盾和不足,也在反思和改变,使其更加完善。
[1]柏拉图.理想国.第7卷[M].商务印书馆,1981.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商务印书馆,1982.
[3]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李京京.《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及其现实价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15-217.
[6]邵晗,古艳芳.《柏拉图“洞穴比喻”探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