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王 亮●
运用问题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王 亮●
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对问题教学法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因为通过问题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有欲望的、有目的的学习,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获得知识.因此,应注重运用问题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能力提升.
初中物理;问题教学;问题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问题教学,给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个性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就决定了学生具有极强的探索欲望.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内容的指引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产生足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索的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浮力时,学生总是认为浮力大小只是与物体的密度、体积、质量有关.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实现对浮力的高效学习.教师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首先教师给学生看了一幅图片,上面是一艘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教师就问学生这艘巨轮是有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都知道是钢铁.教师接着问:看到巨轮在海面上漂浮着,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如果是单独的一块钢板,它能长时间的漂浮在水面吗?当巨轮驶出大海到了湖泊里,浮力将会产生变化吗?那么浮力的大小究竟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呢?这时教师就让学生通过观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利用三杯清水和木板、石头、鸡蛋进行实验,学生则观察到木板是浮在水面的,石头和鸡蛋都沉在了水底.教师将等量的盐加入到水中,这时学生观察到鸡蛋这时悬浮在水中.接着加入等量的盐,惊奇的一幕出现了,鸡蛋居然也漂浮在水面上了.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学习浮力的欲望,进入到新知的探索中.
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再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样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寻找正确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指引,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合作探究,最终对物理知识产生清楚的认识.
教学物质的密度时,对于物质的密度学生认识得不够深刻.学生在进行铝块和铜块区分时,总是通过铜块和铝块的质量来进行,而不是从二者的密度进行考虑.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盲目认识,就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对密度的认识.教师首先把两个用报纸包裹的很严的金属放到了学生的面前,要求学生来甄别哪个是铝块哪个是铜块.学生就提出可以称出它们的质量,质量大的就是铜块.教师按照学生的提议进行操作,结果打开包裹的报纸之后里面赫然出现了铝块的质量大,很显然重的是铝块而不是铜块.这下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各方面.这时,教师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寻找如何区分物体的有效方法.学生会思考、分析错误原因在哪,然后就有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合作,最后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教师则进行最后评价,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当两块金属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就是铜块;当两金属块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是铝块;那么体积不同的情况不能仅仅依靠质量来区分二者,要想办法测出二者的密度,根据密度来区分,也就是密度才是金属的属性呢.
通过给学生创建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有高涨的解决问题的气氛,这样将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
当学生对于新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这部分知识作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拓展,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力 力的示意图时,当教师帮助学生找到了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何寻找重心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让学生寻找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学生就会很容易的说出该物体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这时教师就向学生提出物体的密度,把密度的知识就迁移到这里来,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教师就向学生提出不倒翁的例子,学生很熟悉这个玩具,是一个椎体形状,可是无论从哪个方向推都不会倒,所以称之为不倒翁.教师就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不倒翁拿在手里是什么感觉,学生很清楚感觉到不倒翁的下半部很重,上半部很轻.教师就告诉学生虽然不倒翁形状规则,可是密度却不是均匀的,因此物体的重心还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系.这样就把新知识点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联系,对重心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通过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在进行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想,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杨邦文.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策略解析[J].时代教育.2016(24)
[2]金明玉.论初中物理“问题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6(12)
G632
B
1008-0333(2017)11-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