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昕,卢 超
(渤海大学 东北亚走廊研究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东北亚政治格局与晚清外交政策的演变
问 昕,卢 超
(渤海大学 东北亚走廊研究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清政府统治晚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外交政策发生了多次变化。由李鸿章等朝廷重臣主导下的晚清政府,最初采取的是“联东制西”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日本的崛起,侵华野心很快暴露出来,李鸿章便放弃了“联日”的想法,改为“联俄制日”的策略。清政府允许俄国“借地”修筑中东铁路,俄国侵略势力趁机渗透中国东北。由于俄国为首的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高层人士终于从“联俄”梦中清醒过来。直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的决策层认为美国才是值得信赖的国家,于是采取了对后来产生极大影响的“联美英制俄日”外交政策。
联东制西;联俄制日;联美英制俄日;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开明人士提出“以夷制夷”思想。林则徐提出要抵御西方侵略者,“似可以夷制夷,使其相间相睽,以彼此之离心,各输忱而内向”[1]29。魏源明确提出“御外敌”的根本方法是“以夷攻夷”“以夷款夷”。1867年,两广盐运使周星誉上奏说:“目前得幸而议和者,则以俄、英、法、美四大国,地丑德齐,外睦内猜,互相钳制,莫敢先发耳。”[2]460以哪个“夷”制哪个“夷”,这个问题在清政府内部长期意见不一,外交政策因此发生过多次变化。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是随国际形势的演变而不断变动的,最早的打算是“联日制俄”,后来改变为“联俄制日”,最后确定为“联美英制俄日”。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从内因来看,是统治集团高层对各国的本质认识不清;从外因来看,则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总体上反映了清政府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外交政策还不成熟的表现。
19世纪70年代初期,李鸿章幻想利用日本“以东制西”,提出“联日”的主张,起因于日本外务大臣柳原前光出使清朝,对华搞外交讹诈。1870年,日本外务大臣柳原出使大清,9月3日到达天津。柳原会见了北洋三口通商大臣成林和直隶总督李鸿章,陈说缔结中日之间通商条约的意见。但是,总理衙门拒绝了柳原的建议。柳原再三访问李鸿章,并拜会了当时在京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力陈“当今欧洲诸国势力,方以压力加诸中日两国之际,两国迫于时势,实有迅速同心协力的必要”[3]29。柳原这句中日两国要“同心协力”深深打动了李鸿章和曾国藩,他们从此产生了“联日”的念头。第二天,李鸿章向总理衙门写信,通报与柳原谈话的内容,并提出“联日”的外交方案。李鸿章在信中说:“日本距苏浙仅三日程,精通中华文字,其甲兵较东岛各国差强。现以英法美诸国受其欺负,心怀不服,而力难独抗,中国正可联为外援,勿使西人倚为外府。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协力……”[4]48总理衙门听从了李鸿章的建议,当即照会柳原,决定取消上次的答复,认为“两国相交,固贵诚信之相孚,尤贵情意之投洽”,可与日本“会议章程,明定条约,以垂久远,而固邦交”[3]29。
清政府高层内部,对“联日”政策有质疑的声音。安徽巡抚英翰向总理衙门发出警告,指出日本不是什么好邻居,应该毫不留情地与日本禁绝通商。总理衙门认为,英翰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当即作出禁止与日本通商的决定,只是在1870年12月将其奏本发给各位封疆大吏,征询大家的意见。
李鸿章认真看了英翰的奏章后,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在1871年1月向总理衙门写了一封信,同时还给皇帝写了一个奏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李鸿章认为,日本“欲自强以御侮。究之距中国近而西国远,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5]777。李鸿章的意思是,与日本立约修好大有必要。同年9月13日,李鸿章力排众议,与日本订立中日《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这就是“联日”的具体表现。该《条规》第二条规定:“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或轻蔑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6]
日本政府看到《修好条规》的文本后,对其中关于两国遇事调处的条款和清政府在日本通商口岸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感到不满。第二年,日本再派柳原来到中国,要求修改上述两条内容。但是,由于李鸿章坚持“两国初次定约,最要守信,断不能旋允旋改”[5]886,日本没有达到目的。1873年2月1日,日本政府派外务大臣副岛种臣来到中国,表面上是交换政府批准的《修好条规》,实际上是为进攻台湾窥探清政府的虚实。1874年,日本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出兵台湾。李鸿章认识到,日本“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5]1075。至此,李鸿章对日本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在柳原面前指责日本人“一面发兵到我境内,一面叫人来通好,口说和好之话,不做和好之事,除非有两日本国,一发兵,一通好也”[5]4129。事后李鸿章感叹说:“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4]53受台湾“琉球事件”的刺激,李鸿章抛弃了“联东方形势、以东制西”的想法,开始转向采取“以西制东”的策略。
李鸿章“联日”政策的失败,在于他和他领导的团队对日本国情和国际大势完全不了解,对整个世界的信息基本处于闭塞状态,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要么靠想象,要么靠经验”[7]197,以至于发生误判。日本政府从一开始意见就不一致,柳原或许是出于真诚的目的要与清政府通商,但是并非所有日本人都与柳原有同样的想法。例如,1871年7月,日本政府代表、大藏大臣伊达宗城到天津与李鸿章就中日立约问题进行谈判,伊达宗城提出,既然大清允许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均沾,那么日本只可划一,不可开特例,要求与西方国家同等的待遇。日本内部既有和平派,又有激进派,两派的政见长期不和,是几十年中日本外交的基本特征,难怪李鸿章发出“两日本国,一发兵,一通好也”的感慨。
李鸿章将外交政策由“联东制西”转向“联俄制日”的设想,始于1879年中俄关于伊犁问题的交涉。当时,俄国占据伊犁,崇厚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交收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这两个文件遭到朝中上下的反对,统治集团内部主张“联日抗俄”的呼声很高。李鸿章经过权衡后认为,日本“断不肯助我拒俄”,并向皇帝陈奏自己的看法。1879年8月,李鸿章致书朝鲜原任太师李裕元,写道:“为今之计,似宜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亦与泰西各国立约,藉以牵制日本。彼日本恃其诈力,以鲸吞蚕食为谋,废灭琉球一事,显露端倪,贵国不可无以备之。然日本之所畏服者泰西也。以朝鲜之力制日本,或虞其不足,以统与泰西通商制日本,则绰乎有余。”[4]331-332可见,李鸿章不仅自己要采用“以西制东”策略,还建议朝鲜采用同样的策略。直到1881年,中俄关于伊犁的交涉有了转机,李鸿章更加肯定了“联俄制日”政策是正确的,这标志着“以西制东”策略逐渐成熟。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的“联俄”政策得以加强。当时,李鸿章曾一度寄希望于英国“调停”中日关系,但是英国因惧怕俄国势力南下,危及其在华利益,对李鸿章发出的“调停”要求极为冷淡。李鸿章对英国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深感失望,转而把希望寄托于俄国,认为“联俄”是中国未来外交的主要原则。
除李鸿章外,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侍郎许应骙等为代表的高级官员赞成联俄,便于调动俄国军队保卫中国,以抵制日本等列强的侵略。刘坤一在奏折中说:“各国之患犹缓,惟日本之患为急。”“俄疆宇已广,且信义素敦,与我修好,二百数十年绝无战事,实为前古所未有,垂之史册可为美谈。前以伊犁还我,此次与法、德争还中国辽东,其为德于我更大……中俄邦交永固,则倭与各国有所顾忌,不至视我蔑如,狡焉思启矣。”[8]958张之洞也上奏说:“俄国与中国乃百余年聘邻邦,从未开衅,本与他国之屡次构兵者不同;且其举动阔大磊落,亦非西洋之比……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倭人凶锋借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凡关于俄国之商务界务酌与通融。”[9]313许应骙上奏曰:“夫俄雄视六合,原有囊括之志。特测其意向,当先图欧洲而后及亚洲也。故二百年来与中朝未尝失好;间有龃龉,旋即解释。是较他国之肆意要求,动相恫惕者,似尚有别。而就此次日事而论,辽南侵地贷我万万偿款,不图月利,不扣重息,有意输睦可知,朝廷宜乘此时,将忠贞素著胆识兼优之大臣,前往申谢,孚以信义,托以心腹。彼此订约,为局内之国。无事同沾利益,有事共矢匡救。俄与我国属亚洲,必不漠视。迨中俄既合,微特日本有所震摄,即诸国亦无以觊觎矣。”[10]125
清政府最高决策者慈禧太后,最后完全同意中俄结盟的方针。这样,李鸿章1896年欧洲之行,签订《中俄密约》,决定“借地”给俄国以修筑中东铁路,把“联俄”的外交政策付诸了实践。
“联俄制日”的策略,暂时避免了中国领土主权被瓜分,特别是避免了1895年辽东半岛的割让,这个外交政策的成功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清政府高层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忽视了沙俄与日本在侵华目标上的共性,没有认识到它们只是在侵华方式上有所差异。日本外露狰狞,或以武力威胁,或者直接出兵;沙俄的手法比较隐晦,采取“铁路和银行的和平征服”策略,以退为进,俄国的“信义素敦”,只是表面的伪装和假象,其阴险程度要超过日本。俄国干涉日本还辽,并不是为了保护中国,而是用以向中国谋取利权的资本。
在随后的几年中,俄国的侵华野心暴露无遗,清政府的“联俄”政策在1900年就遭遇了危机,到1905年日俄战争后这个政策才完全被放弃。在此期间,中俄关系在三件事上纠缠不休:第一是《奉天交地暂且章程》问题。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想趁火打劫,出兵中国东北,逼迫盛京将军增祺和道员周冕签订吞并中国东北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1901年1月2日,清朝中央政府代表与俄国政府代表就《奉天交地暂且章程》进行谈判,在1月24日作出了不予承认《奉天交地暂且章程》的决定。第二是签订新约问题。1901年2月16日,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提出新的约稿,共12款无理要求,比《奉天交地暂且章程》更甚。曾经力主“联俄”的刘坤一和张之洞等人改变了“联俄”的主张,他们联名上书皇帝,力陈不可在“俄约”上签字,“俄定十二款,反客为主,权利尽失”,“与其坐以待亡,孰若坚与相持”,“为今之计,拒恐豆剖,允必瓜分。急脉缓受,斯为上策”[11]93。经过一年多的谈判,1902年4月8日,中俄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国在18个月内分三期从中国东北撤军,到1903年10月8日撤退完毕。第三是日俄战争。由于俄国拒绝履约从中国东北撤军,日本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发动对俄战争,通过武力迫使俄国撤军。随着日俄战争的结束,清政府的“联俄”政策宣告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始终是“联俄”政策的坚定支持者,直至他1901年11月去世前,一直主张对俄妥协,甚至认为刘坤一等人反对“联俄”是因为被日本所蒙。不过,在李鸿章去世前,他的“联俄”政策已经在清政府内部很孤立,预示了“联俄”政策即将寿终正寝。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介入东北亚政治,清政府在列强环伺的险恶国际环境中,终于找到了方向感,有了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中国的外交政策再次发生变化,开始采取“联美英制俄日”的政策,重点在于“联美”。作为保全中国主权和防止日俄未来图谋的手段,清末重臣张之洞和驻外公使孙宝琦等人奏议开放中国东北地区,引进美英势力以对付日本。1907年,清政府结束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政治地位,在该地区实行行省督抚制,任命徐世昌为总督,唐绍仪、段芝贵、朱家宝任三省巡抚,替代原来的奉天、盛京、黑龙江三将军。这些人都与袁世凯有很深的渊源,袁世凯在徐、唐等人赴东北任职前,将他们招到天津,专门讨论东北的内政外交问题,当面授以“联英美制日俄”政策。这种外交方针,正如当时颇有影响的著名刊物《东方杂志》所评论的那样,“与不平中求不平,偏利中求偏利”,“使各国鹬蚌相争,而我得收渔人之利,此李文忠外交之秘诀,病殁以授荣(禄)相者”①参见《东方杂志》1907年第3期第31页。。1909年7月4日,清政府密谕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等,广开商埠,以谋发展:“东省介居两强,势成逼处,积薪厝火,隐患日深,迭据臣工陈奏,莫如广辟商埠,俾外人麕集,隐杜垄断之谋,厚集洋债,俾外款内输,阴作牵制之计。”[11]248清政府的这个密谕,表明清政府实现了“联美”政策的外交转型,而“门户开放”政策在促使对华政策的转变上起到了决定性影响。由此看来,“联美英制俄日”的外交策略是大势所趋,是一定历史条件和顺应政治环境的产物。
清政府“联美”政策的实施,可以通过与美国的密切互动体现出来。
光绪末年,留美归国的唐绍仪出任奉天巡抚,他热衷于“联美制日”政策,与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司戴德进行过联络。唐绍仪曾经向英商接洽筑新法铁路事宜,结果被日本无理阻止。此事表明,美英有意向东北地方当局伸一把手,清政府也想利用美英以制日,而日本极力排斥美英势力与中国的接近。
到宣统朝,清政府与美国基本保持着这种关系,有过几次活动,将“联美制日”政策付诸实践。
1908年4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一个法案,批准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还中国,从1909年起按年付还。6月,清政府令唐绍仪任专使大臣,前往美国致谢。唐绍仪使美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争取美国以经济支持东三省银行,并探询美国抵制日本侵华势力的可能性。11月7日,唐绍仪抵达华盛顿,向罗斯福道谢,并提出了美国财政援助的要求、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具体办法、协助中国进行币制改革的借款等问题。日本得到唐绍仪将要出使美国的消息后,为阻止中美合作,向美国提议,美日两国应就远东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不愿把美日关系搞僵,便接受了日本的建议。唐绍仪到达华盛顿的当天,美国国务卿罗脱和日本大使高平签订《罗脱高平协定》,美国默认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地位,日本确认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由于日本的搅局和《罗脱高平协定》的签订,致使唐绍仪使美之行,除了庚子赔款一事外别无所成。
1909年,新任的东三省总督锡良等人力主向美国借款以筑路,牵制日俄,“我若自修,不见阻于日,即见阻于俄,无论何路终无让修之日”,所以“非借外人之款不足经营东省,尤非借外人之力无由牵制日俄”[12]248。奉天美国领事馆司戴德表示有信心排除日俄干涉,故协商成功。同年8月19日,锡良、程德全和司戴德订立《锦瑷铁路借款草合同》。但是,因中国的外务、度支、邮传各部认为中国损失权利太重,清政府没有批准该草合同。美国方面不曾料到中国政府会推翻原议,国务卿诺克斯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方案,企图让日俄交出“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实行“国际共管”。清政府认为这个“满洲铁路中立化”方案是最佳方案,但该方案遭到日本和俄国的坚决反对。日、俄照会美国政府表示拒绝,又分别照会中国政府进行威胁,要求锦瑷铁路必须先经它们批准,否则不得从事。法、英也拒绝锦瑷铁路计划和“满洲铁路中立化”主张,只有德国表示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的两案均未能成立。
1910年4月25日,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组成。司戴德作为美国银行团的驻华代表来到中国,办理湖广铁路借款和交涉东北铁路等事宜。同年秋,清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出使德国和美国,一为求德国协助改组军队,二为向美国借款,三为试探中德美三国协定的可能性。美国无意同中国成立协定,只借款一项美国表示欢迎,于9月25日签订借款5 000万美元草合同。由于德、英也想介入,美国便将这一借款权转让给四国银行团,因而有次年3月17日借款一事。
清政府上述几次外交活动,都是在“联美”的外交政策指导下进行的。清政府实行“联美英制俄日”的外交政策,则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影响的结果。清政府根据美、日、俄不同的对华政策,认识到它们不同的本质,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得以保全自己。
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到1909年提出“诺克斯计划”,美国先后6次宣布其对外政策。第一次是1899年的照会,主要内容是:
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之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第二,中国现行的约定关税率,对于运往在前述“势力范围”内一切口岸,除非是“自由港”之所有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应适用,其税款概归中国政府征收。
第三,各国在其“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他国船舶,不得课以高于该国船舶之港口税,并在其“范围”内所建筑,控制或经营的铁路上运输属于他国公民或臣民的货物通过此种“范围”时,所收运费不得较高于本国国民运输同样货物所收之运费。[13]123
第二次是1900年7月3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驻柏林、巴黎、伦敦、罗马、圣彼得堡、维也纳、布鲁塞尔、马德里、东京、海牙、里斯本的外交代表发出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提出美国与列强一致行动:
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在寻求一种解决,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公平贸易之原则。[13]137第三次是1900年10月22日,海约翰向奥匈帝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日本政府分别发出照会,内称:
本政府相信,如果各国把他们最初的申明包括在他们决定共同发表的声明之内,以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行政完全,确保中国和各国自身受益于中国与世界开放的和平等的贸易交往,那么,法国在其建议条款中所期望的那种结果,即对中国皇帝和政府的决断施加有利的影响,就一定会得到增强。[14]294
第四次是1905年1月13日,正值日俄战争在紧张进行的过程中,美国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战争的结局。为了避免战后的混乱无序状态,顺利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国务卿海约翰向美国驻维也纳、布鲁塞尔、巴黎、伦敦、罗马和里斯本的外交代表发出训令,要求他们向各驻在国发表照会,该照会称:
据报,在将来日俄和平谈判中,中立国或会要求中国领土的让与,此事已引起某些国家的疑虑。总统不愿有此疑虑,因为他相信额外利益之提出,势必严重妨碍及延缓远东当前问题之解决,因而使切望的和平更难实现。就其自身而言,美国已再三表明其立场,且美国曾致力于加强及永续一个维持中国完整及东方“门户开放”的广泛政策,使世界各国得以享受商业机会的均等。而各国对此诚挚欢迎,美国深感满意。美国既持这种见解,自无意在中国保有领土权利或控制权,这种意思是应当坦率表明的,并且就美国政策而论,关于此事的疑虑,都应该予以廓清的。美国在中国的太平洋贸易上占有相当大的数量,而且美国在西太平洋据有重要地区,它几乎就是在中国的大门的地方,所以这种廓清是极必要的。[15]80
第五次是1908年11月30日,美日签订《罗脱高平协定》。协定中,美日两国同意:
(一)维持太平洋的现状,并彼此尊重双方在该区域的领土;(二)维护在中国的门户开放;(三)以和平方法支持中国的独立与完整。[15]81
第六次是1909年11月6日,美国国务卿诺克斯训令美国驻英大使,向英国政府提出了“诺克斯计划”。12月14日又训令美国驻日、俄、法、德、中等国的外交使节,把内容基本相同的计划分别送至各驻在国政府。“诺克斯计划”包括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
确保中国在满洲享受政治权利不受侵扰,并在门户开放和商业机会均等政策实施下促进满洲发展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将满洲所有的公路铁路,依照一个计划,置于一个经济的科学的公正的管理机关之下。根据这个计划,铁路所有权属中国,而由愿意参加的有关国家供给款项。[13]270
为了实现这个方案,美国建议列强应贷款给中国,并对满洲铁路建立国际监督。如果这个方案不能全部实现,则使用第二个方案:
由英、美两国对锦瑷铁路计划,在外交上予以支持,并邀请赞同满洲完全在商业上中立化的有关国家,共同参加投资建筑该路及将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其他铁路,同时贷款给中国,以赎回愿归入这一系统的现有铁路。这样,即使所希望的目的不能达到,至少也相去不远了。[13]271
上述“门户开放”政策,通过照会、协定、计划等多种形式提出来,都强调了同一内容,即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和“公平贸易”两个原则。因此,这6次对外政策的宣布,都可以认为是“门户开放”政策的继续和传承,一直没有改变过。
伍廷芳作为清政府驻美公使,他对美国的情况了解很多,他的观点应该具有权威性。1899年5月,伍廷芳在美国发表题为《中国和西方的关系》的演说,评价“门户开放”政策与中国的关系:
作为世界商品市场,中国无可争辩地占据首位。三亿五千万至四亿人民的需要,必须以某种方式供应。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市场,中国的一个省比整个非洲大陆更有价值。中国的政策对待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他们都真正享有最惠国待遇。保持“门户开放”正符合她(中国)的政策。[16]71
1900年7月,伍廷芳在美国发表题为《中美互惠互利》的演说,发自肺腑地说:“在所有国家中,中国最信任的是美国。”[16]92
综上所述,清末外交政策的不断演变,说明清政府高层决策机构在向现代化国家转变过程中,外交政策还不成熟。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对外交往的大门还不久,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一度表现得无所适从,在国际关系中分不清敌友。经过一系列的外交挫折,最后确定了“联美英制俄日”的政策,这显然是明智之举,是清政府外交政策趋于成熟的表现。清政府推行“联美英制俄日”政策的直接结果,是避免了两次被瓜分的危机。第一次是1899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审时度势,通过“联美英”的外交策略,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相呼应,避免了列强对中国瓜分的危机;第二次是1900年,俄国趁义和团运动之机侵入中国东北,企图一举吞并,美国再提“门户开放”政策。直到1905年,美英支持日本用战争手段打败俄国,粉碎了俄国吞并中国东北的企图,清政府此次长达5年之久的危机才得以解除。清政府的“联美英制俄日”的外交政策,对以后的历届政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北洋政府、张作霖乃至南京国民政府的对美政策都奉行不悖,并因此提高了国际地位。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史资料选辑[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日]东亚同文会.对华回忆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G].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5]李鸿章.李鸿章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6]米庆余,薛敬文.一八七一年中日立约分析[J].历史档案,1982,(4):123-129.
[7]罗建华.落日旌旗1895年的李鸿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8]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刘坤一奏疏:二[M].长沙:岳麓书社,2013.
[9]李宗侗.李宗侗文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李济棠.中俄密约和中东铁路的修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1]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五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3]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二分册[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4]董小川.美俄关系史研究:1648-191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16]伍廷芳.中国和西方的关系(1899年5月)[M]//丁贤俊,喻作凤.伍廷芳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 and the Evolution of Foreign Policy in Late Qing Dynasty
WEN Xin,LU Chao
(Institute of Northeast Asia Corridor,Bohai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the foreign policyof the late Qing Dynastyhad changed several times.The governmentled by Li Hongzhang and other senior official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itially took the foreign policy of"Unite the Orient to Counterbalancethe West".However,with the rise of Japan,Japanese ambition to invade China was soon exposed,LiHongzhanghad to give up the idea of"Unite Japan"and changed to"Unite Russia to Counterbalance Japan".Accordingly,the Qing government allowed Russia to"borrow land"to build Middle-East Railway.Russia's invasion force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penetrate northeast China.These senior officials of the Qing government waked up from the dream of"Unite Russia"at last for the Western powers led by Russia set off a frenzy to carve up China.The Qing government did not recogniz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trustworthy country until the United States proposed"Open-door"policy.Then,it adopted the foreign policy of"Unite US and Britain to Counterbalance Russia and Japan",whichexerted a tremendous effect afterwards.
"Unite the Orient to Counterbalancethe West";"Unite Russia to Counterbalance Japan";"Unite US and Britain to Counterbalance Russia and Japan";American"Open-door"policy
K207
A
1673-1972(2017)05-0085-06
2017-08-29
渤海大学卓越项目“东北亚走廊与东北边疆·民族·社会”(15-YJYCS-009)
问昕(1969-),男,河北望都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 程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