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棋
轻合上书,那抹书中铅字散发的回肠荡气久久不散。烟波江上的故乡、气宇轩昂的帝王、闲庭信步的诗人、笛声悠扬的隐士,都随历史的阵阵烟尘远去。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我似乎从未正视过它。一直以来,它似乎是电视剧里被恶搞的桥段,似乎是旅游时人声鼎沸的古迹,甚至不过是历史书上需要考试的内容。而那覆满了青苔的石阶,被雨水斑驳的门扉,我却从未思考过它的前世今生,从未倾听过它无声的诉说。
“历史,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我们今天所有的生活。”但是联系历史和今天的枝蔓在哪里?这需要我们逐一梳理,才能找出脉络。慢慢梳理之后你发现,原来今天的生活来自历史。因为它已经融入我们骨髓、血液里太久,你已经找不到归处和来龙去脉。王维的辋川山庄,陶潜的桃花源,那些写在大地上的诗歌所承载的历史其实并没有消失。余秋雨先生在山居之中,听得残荷雨声,从历史中寻得宁静方圆之地,以现代的视角,倒过来去培育所需要的土壤。历史的款步正悠悠而来,指引着我们向着光明和希望走去。
那么历史的款步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它的文明与野蛮。
文明者如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魏晋风度,一曲《广陵散》,一身薄布素衣,一柄耕犁,一个绝世独立的背影;又如山西晋商,怀揣着最初的梦想朝着西口启程,历经磨难,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再又如像苏轼一样突围人生的文人们,给后世留下千古不灭的绝响。历史的文明,带给我们的是无数令人仰止的灵魂,指导着如今不再着青衫长袍的我们从容面对人生:须有魏晋的风度,不被世俗浸染;须有晋商的锐意进取,独自开辟未来;须有文人们不畏挫折的品质,任凭风吹雨打。
历史的文明,带给社会的是明智的前鉴。改革开放后,下南洋的商人们就如同当年的晋商一样,忐忑启程,揭开了中国新的篇章。
除了文明外,历史带给我们的,当然也有野蛮。宁古塔边,流放的是无数人的青春年华;河姆渡的猎首祭奠仪式,向人们诉说着残忍……而历史的阴暗角落里,可憎的小人正在吞噬着历史的浩然正气。
歷史的款步中并未掩饰这一切,我们也应直面不讳。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蒙昧往往有朴实的外表,野蛮常常有勇敢的假象,从历史眼光来看,野蛮是人们逃开蒙昧的必由阶段。”而我也愿历史的野蛮,可以反哺出当今的文明。
思及此,再翻开书,我仿佛看见了历史悠然的款步,正朝我走来。当我们在日新月异的物质世界里渐行渐远渐无书时,历史帮助我们拾起历经千年才铸就的风骨,而我也乐于去正视它,正视它的野蛮。
我与它,正如羁鸟与旧林,池鱼与故渊。
【作者系湖南省常德市鼎城一中浅草文学社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