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水田镇湾子苗寨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这里居住着27户100多名苗族群众。寨子地处山区,发展滞后,随着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苗寨的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10多年前,熊杰红和丈夫像大多数青年一样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后来因为放不下家里的孩子,她放弃了打工的念头,“我不能再出去了,要不然,我们苗寨的孩子们怎么办?”于是,从1999年开始,再没有外出务工的熊杰红义务当起了寨子里这些留守孩子们的“代理妈妈”,招呼他们到自己家里做作业,给孩子们做吃的,空闲时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刺绣……“熊杰红没得到一分钱好处,却有这个决心坚持做这件事,真是很可以。”苗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陶登玉说起熊杰红时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太可怜了,我只是想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将来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在这10多年间,经熊杰红照看的孩子,有的还在读书上学,有的已经长大成人。
素材解读
为了照顾寨子里的留守孩子,她当起了很多孩子的“代理妈妈”。熊杰红用她的不懈付出溫暖了留守儿童的心,也温暖了这些孩子的父母。本则素材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是要以改革制度为起点,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方面入手,缩小城乡地域差异,繁荣农村经济,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陪伴孩子成长。
适用话题
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爱的播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