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货币利息率与凯恩斯革命

2017-04-13 17:36赵雷
财经问题研究 2017年2期

赵雷

摘要:凯恩斯革命无疑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的大事,但由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高度争论性和晦涩难懂,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议。凯恩斯认为作为传统就业理论的劳动供给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均建立在特殊假设前提之上,这使得传统经济学成为分析特定经济状态的特殊经济学。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生产成本条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均衡就业水平。同时。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停滞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以建立在货币特殊性质基础上的利息率理论为中心环节的一般性的就业理论。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之后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沿着有效需求原理的逻辑发展,凯恩斯革命被逆转了。

关键词:凯恩斯革命;后凯恩斯经济学;有效需求;货币利息率

中图分类号:F091.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2-0019-07

一、引言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至今已整八十年。人们经常用“凯恩斯革命”来形容《通论》产生的影响,它说明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打破了关于经济运营的“自由经营论”共识。直至今天,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充分就业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和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依然可见凯恩斯经济学的广泛影响。每逢经济形势变化。国家干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便出现,其中也总可以见到凯恩斯经济学的身影。

凯恩斯对经济实践的影响是明确而深刻的,但关于《通论》对经济理论的贡献却一直存在着争议。虽然经济学家们普遍认同萨缪尔森的观点——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影响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最重大的事件,但说到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却从来没有达成共识,相关的研究文献仍在以指数形式增长。Hicks、Modigliani、Klein、戴维森、Minsky、Coddington、Meltzer与chick等对《通论》的真实含义或凯恩斯革命的真正意义做了各自的解读,其中有三种影响最为广泛:第一种认为《通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彻底颠覆,凯恩斯关于不确定性的说明否定了传统的个人选择理论的合理性。而且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建立在“其他条件不变”假设上的均衡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第二种建立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将《通论》解读为关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理论,其核心是IS-LM模型。第三种将非自愿失业解读为个人选择基础上协调失灵的结果,认为《通论》暗示了一种非均衡理论。各种不同的解读既是冲突的又是互补的,这充分体现了《通论》的晦涩难懂。Samuelson曾直言“《通论》是一本结构混乱、文笔糟糕的书,……不适合教学使用。它给人感觉傲慢、粗暴、挑起了争论,对相关人士也没有表达慷慨的谢意”。另一方面,人们却也从中发现了《通论》的包容性和理论可行性。

笔者认为《通论》之所以晦涩难懂,是因为它是一部高度争论性的著作。凯恩斯声明“除非使用高度抽象的辩解和相当多的争论。我就不能达到我的目的,来说服经济学者,使他们能以辨别真伪的态度重新考察他们的某些假设前提”。凯恩斯在批判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阐明这一过程,通过梳理《通论》中的理论争论,说明凯恩斯革命的真实含义。概括讲,凯恩斯认为传统经济学既不能解释大萧条时的大量失业,也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原因在于传统就业理论中的劳动市場供求理论和萨伊定律建立在特殊的假设前提基础上。这些假设前提代表的是经济的特殊状态,不是常态。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实时自然面临极大的限制,而忽略这些前提的勉强应用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表明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会偏好货币这一具有特殊性质的资产。这会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投资的增加,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停滞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相比传统经济学而言。凯恩斯的理论不需要特殊的假设,更贴近现实,是更一般化的理论。如果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施加一些假设。传统经济学的结论依然成立。或者说,只要传统经济学依赖的特殊经济状态得以实现,它仍就是正确的。

二、《通论》中的理论争论

《通论》中的批判对象是传统经济学中的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市场供求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

1.传统就业理论

劳动市场供求理论可用图1说明。

图1中横轴为就业量,纵轴为实际工资(即劳动报酬所能购买的工资品数量)。DD为劳动需求曲线,假设前提是企业家按照“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原则(W=P·MPL或W/P=MPL)确定劳动需求。SS为劳动供给曲线,假设前提是劳动者按照“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等于实际工资的边际效用”的原则确定劳动供给。劳动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就业数量和实际工资水平,一旦偏离均衡点,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实际工资就会立即调整,使劳动市场回到均衡点。

萨伊定律则保证了均衡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的数量。萨伊定律可简要表述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它假设的经济情境是生产是为了满足需要,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不能生产自身需要的所有产品,产生需要后便将自己生产剩余的产品拿出来,去换自己需要的产品。在这种情境里,之所以有供给(将自己的剩余产品提供出来这一行为)正是因为有对其他产品的需求。于是,一定的供给对应一定的需求,“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假设人们的偏好是非餍足的,即消费的产品越多越好,则无限的需要产生无限的供给,直至所有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达到了充分就业点。萨伊定律意味着经济社会不会产生需求不足进而导致失业的情况,即不可能出现充分就业在N点,而社会总产量停留在N之前,产生资源闲置和失业的情况。

在现实经济中,萨伊定律相当于假设“事前的”收入等于支出,即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全部转化为投资。保证这一机制顺利实现的是传统经济学的利率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储蓄是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代表了一笔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取决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投资代表对一笔资金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取决于资本的边际产品;当人们增加储蓄时自动使得利息率下降,而利息率下降的程度刚好使得投资的增加等于储蓄的增加。如此,便没有了需求不足的问题。

因此,传统就业理论中只存在由于“人们拒绝接受相当于他们的边际生产率的产品价值的报酬而去工作”的“自愿失业”,和由于“专业化的资源的比例暂时失调”“未预见到的变动导致的时间的拖延”“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所必须有的时间”等原因造成的“摩擦性失业”,而不存在由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的非自愿失业。

2.凯恩斯的批判

凯恩斯认为传统就业理论错在其假设前提。在劳动市场供求理论中,凯恩斯接受了劳动需求曲线的理论,不接受劳动供给曲线关于“当就业数量为既定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时的边际负效用”的假设。凯恩斯反对的理由有两条:其一,现实中劳动者要求得到的是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通常劳动者会抵抗货币工资的削减,但当物价上升时,他们并不拒绝工作。其二,“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时的边际负效用”,意味着劳资双方工资协议确定的货币工资值可以确定实际工资的大小,但这一点是与传统经济学的知识相矛盾的。一般认为价格取决于以货币表示的边际成本,而货币工资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边际成本,因此,货币工资变动往往带动价格变动,使得实际工资基本不变。

根据传统就业理论,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是由于劳动者提出的实际工资要求超出了经济机构的生产率,且拒绝接受货币工资的削减。凯恩斯指出这样解释美国在1932年的失业问题是说不通的,因为当时的事实是企业的生产率没有降低,劳动者也并没有改变实际工资要求,失业却大幅增加。忽略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导致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显然,这要归因于表明“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凯恩斯指出,这一理论忽略了流动性偏好,人们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并不是全部转化为储蓄,一部分会以货币的形式留在手中。此外,传统利息理论把储蓄设定为利率的函数,忽略了收入对储蓄的影响,但很显然,当收入增加时,储蓄也会随之增加。然而收入又受投资的影响。投资增加时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又引起被假设为唯一内生取决于利率的储蓄函数的移动,因此,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凯恩斯指出传统利息率理论只适用于一种特例——实现了充分就业的静态社会,在其中,收入是固定的,货币的投机动机为零。

基于上述理由,凯恩斯在《通论》第一章“何谓通论”中开门见山地聲明:我将要进行争辩,说明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通常的情况。古典学派所假设的情况是各种可能的均衡状态中的一个极端之点。此外,古典理论所假设的特殊情况的属性恰恰不能代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社会所含有的属性。结果,如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它的教言会把人引入歧途,而且会导致出灾难性的后果。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错误及其严重的误导性,凯恩斯在写给萧伯纳的信中宣告了写作《通论》的雄心,“你必须知道我自己正在写一本有关经济理论的书,这种理论对世界如何看待经济问题的思路会从总体上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我并不认为它能立即发挥这样的作用,但在以后十年里会产生这样的作用”。“这样一本书的写作注定是困难的:对于作者而言,写作本书是一个长期的挣扎过程,以求规避传统的思想和说法。……本书以如此复杂的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却是很简单的。困难之处并不在于新思想,而在于旧学说。这些旧学说,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受其哺育而成长起来的人而论,已经深入到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角落”。

可见,《通论》的写作是一个试图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建立新的思考经济问题方式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批判传统就业理论,建立新就业理论的过程。因此,要想理解新理论,了解旧理论的内容和凯恩斯对它的批判是必要的。但是否定了劳动供给理论,只接受劳动需求理论,凯恩斯又如何确定就业量与实际工资水平呢?答案就在他的就业理论——有效需求原理中。

三、有效需求原理

1.一种新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将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生产产品,然后销售后的收人称为该就业量的产品卖价。他据此定义了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从企业家的角度看,若就业量为N,预期与它相对应的产品卖价为D,则二者之间存在函数关系。D=f(N),为总需求函数;另外,与N相对应的有一个企业家能够接受的最低的产品卖价z,低于它,企业家不会雇佣N单位的劳动。Z与N的函数为总供给函数,记为Z=Φ(N)。如图2所示。

图2中,社会均衡就业量为N*,此时企业获得正常利润,低于N*,预期产品卖价超过企业能接受的最低卖价,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竞争会使得新的企业加入从而增加劳动雇佣,而高于N*,企业面临亏损会减少劳动雇佣。在这个不考虑劳动供给的分析框架里,就业量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和它们之间的竞争确定。企业的预期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从事生产与销售产品之间存在时间距离,因而雇佣劳动数量的决策依据只能是对未来产品销售情况的预期,准确地说是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需求通过企业家的预期影响就业量,均衡就业量对应的需求即为有效需求。设N为就业量,Dw为有效需求,则就业函数为N=F(Dw)。假设有效需求和就业量在各个行业中是按比例分配的,总体就业量确定后,工资品行业的就业量可以确定。进而工资品行业的劳动边际产品可以确定,根据凯恩斯接受的劳动需求理论(W/P=MPL),工资品行业从而整个社会的实际工资水平得以确定。因此,实际工资水平取决于工资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劳动者的边际负效用,后者只是限制了就业量的最大值。显然,没有理由认为有效需求确定的就业量一定对应着充分就业水平,或者说有效需求原理恰恰表明只要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就可以产生非自愿失业,而且这是一种均衡状态,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干扰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2.有效需求不足分析

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D=D1+D2。消费需求D,取决于收入和消费倾向。在技术、资源和成本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收入取决于就业量N。消费倾向被认为取决于社会的心理特征,人们倾向于只消费收入的一部分,即消费倾向x小于1,于是有D1=x(N)。均衡就业数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即由D:z(或x(N)+D2=Φ(N))确定。假设消费倾向和成本条件既定,则有效需求取决于投资需求。因为投资需求确定了总需求曲线的位置,从而确定了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社会投资数量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把资本边际效率定义为一种贴现率,根据这一贴现率,资本在寿命期间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资本的供给价格。假设资本可以使用n期,资本边际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0为资本的供给价格,Ri为资本在第i期的预期收益,J为n期后资本的残存价值。入为使得资本的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其供给价格的贴现率。入代表资本在n期中的预期平均利润率,因为它的值取决于资本的预期收益和供给价格。货币利息率代表投资的机会成本。企业的投资决策就是比较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前者大于后者表明有利可图,可以投资,否则不投资。

预期收益部分取决于现有资本资产的存量、消费者的需求、有效率的生产所需的资本数量,有效需求的大小部分取决于这些变量在未来的变化。凯恩斯指出,企业家对决定投资项目收益的变量在未来的变化往往缺乏了解,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确定的事实。因此,现时存在的事实不成比例地进入了关于预期收益的形成中,甚至,人们往往按照某种默契或成规来行事,而所谓成规的实质是“除非有明确的理由来期望事态的变动,否则,我们会假定现行情况永远会继续下去”。但是作为群众心理的后果,成规容易受到突如其来的看法的改变而发生剧烈变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股票交易所)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投资项目流动性,促进了投资,另一方面投资利润暂时的波动往往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过大的影响,加剧了预期的波动性。尽管如此,凯恩斯仍然认为预期是稳定的,因为有些因素可以形成对不稳定因素的抵消。比如,许多投资项目主要考虑近期的收益,较容易形成预期;一些期限很长的投资项目,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契约的方式将风险排除;一些公共事业的存在,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垄断势力获得稳定的收益。预期稳定的条件下,利息率成为了决定投资进而有效需求的变量。

货币利息率的决定性影响源于货币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凯恩斯表明任何一种资产(耐久性商品)都有自己的利息率。资产利息率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收益或产品q。二是资产的耗损或保管费c。三是人们为了资产可以换成现款的方便之处而愿意支付的一定代價,称作流动性升值1。单位时间内,资产的利息率等于收益减去保管费再加上流动性升值,即q-c+1。正在使用中的资本特点是收益大于保管费,而流动性升值可以忽略不计,闲置资本的特点是保管费较大,而收益和流动性升值几乎没有。货币的特点是收益和保管费可以忽略不计,而流动性升值较大。随着数量的变动,一般资产的产品和保管费都会有明显变动,而流动性升值变动较小,因而利息率会有明显的波动。但凯恩斯表明货币利息率下降缓慢,甚至持续固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为相比其他资产,货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一是生产弹性为零,即企业不能随意增雇劳动力用于增加货币。二是替代弹性为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不会随着用劳动衡量的货币价值的提高而转变成对其他资产的需求。三是货币能满足流动性偏好,当货币利息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也不能再降低利息率。四是货币作为价值标准,经济中的契约都是用货币单位签订的,而货币工资又具有粘性,货币价值的稳定使之成为转移购买力的最佳选择。

货币利息率往往构成投资的障碍。因为当所有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中的最高者等于所有资产的利息率的最高者时,新资产的生产便停止了。假如经济中没有货币资产,也没有类似的流动性升值超过保管费的资产,需求的变动带动供给数量的变动会使得各类资产的利息率大幅下降,带动资产的生产增加直到充分就业为止,此时经济达到了均衡。但较高水平的货币利息率使得投资数量在到达充分就业以前就不再增加了,经济在充分就业前就实现了均衡。

另一方面,资本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的比较这种投资决策方式能够在企业投资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大小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信心状态,人们越相信自己对资本边际效率预期是正确的,对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越大。事实上,人们关于未来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或者说是相当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是绝对的不知道、不了解,凯恩斯称之为“根本的不确定性”,以区别于可以通过概率或方差来刻画的不确定性。更有甚者,很多时候,企业家投资并不基于精确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是基于乐观情绪,或者纯粹的做事业的偏好。如此一来,投资更容易受到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对有效需求造成不利影响。

四、凯恩斯革命

1.《通论》的革命性

众所周知,《通论》的写作背景是大萧条,但凯恩斯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是论述有关理论问题。或者说,他旨在说明大萧条中的严重失业问题之所以迟迟不能解决,是因为人们用来思考失业(或就业)的经济理论错了。

凯恩斯接受了劳动需求曲线关于企业家按照“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原则(W=P·MPL或W/P=MPL)确定劳动需求的假设,但批驳了劳动供给曲线,表明根据“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等于实际工资的边际效用”原则确定的劳动供给量只是可能的就业量的最大值。在有效需求原理中,企业预期的社会总需求决定就业量。工资品行业的就业量决定了劳动生产率,并根据“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原则确定实际工资,整个社会的实际工资水平也得以确定。萨伊定律使得传统理论忽视了总需求。只能解释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从有效需求原理的视角看,这实际上是假设企业在任何就业水平上都可以实现正常利润,相当于假设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是重合的。传统利率理论从另一个层面上保证了萨伊定律的成立。凯恩斯指出这一理论暗含了收入不变的假设,并且忽略了人们的流动性偏好。《通论》第十七章阐明了货币的主要性质,构建了新的货币利息率理论(即流动性偏好)的基础。流动性偏好阻碍了利息率的下降,继而阻碍了投资的增加,是有效需求原理的重要一环。因此,传统就业理论是建立在特定假设前提基础上的特殊理论。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更一般化的就业理论。

我们已经阐明了凯恩斯对传统就业理论的批判和他的新主张——有效需求原理。《通论》的革命性意义在于表明了传统理论的错误不在理论逻辑而在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前提使得它只适用于特殊的情况;而有效需求原理是更一般化的就业理论,凯恩斯通过对货币和利息主要性质的说明论证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存在,解释了失业均衡和非自愿失业现象。这也说明了凯恩斯为什么将他的著作命名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通论”(General Theory)的意思是“一般化的理论”。但是,凯恩斯并不是要彻底推翻传统经济理论,在《通论》第二十四章,他对他的新理论和传统经济学的关系做了清楚的说明。

2.凯恩斯革命的逆转

二战后,新古典综合派一度被称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身居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学生。作为其核心的IS-LM模型也被解读为凯恩斯经济学的规范表达方式。新古典综合派对失业均衡的解释依据的是下述模型:

(1)

(2)

(3)

(4)

(5)

其中,式(1)为储蓄等于投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式(2)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式(1)和式(2)组成IS-LM模型;式(3)和式(4)分别为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函数,二者相等表示劳动市场均衡;式(5)为短期总量生产函数,资本数量固定,劳动数量决定产出水平。

新古典综合派对失业均衡提出了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假设货币工资刚性。当由式(1)和式(2)(IS-LM模型)确定的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时,相应的就业量低于充分就业,此时劳动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实际工资水平大于均衡值。因为货币工资具有刚性,不受劳动市场供求影响,价格水平也与货币市场均衡一致而不再调整,所以实际工资不会降低,失业持续存在。如果取消货币刚性的假设,价格也是灵活调整的,则市场可以自动走向充分就业均衡。调整机制是劳动市场供过于求促使货币工资下降,货币工资下降带动产品价格下降(因为工资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水平下降使得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货币利息率降低,利息率下降刺激了投资进而导致总需求增长,总需求增长阻碍了价格水平下降使得货币工资下降速度快于价格水平,实际工资下降。劳动需求增加,这一机制一直持续到充分就业均衡为止。第二种解释假设存在流动性陷阱。当式(1)、式(2)和式(5)(IS-LM模型、短期总量生产函数)确定的就业量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劳动市场供过于求,货币工资下降,带动了价格水平下降,继而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但因为存在流动性陷阱,利息率并不下降,从而投资不能增加,总需求不能增加,不能阻止价格水平的下降,则价格和货币工资同比例下降,实际工资不变,劳动需求不能增加,失业持续存在。第三种解释假设存在投资陷阱,即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利率下降不能刺激投资增加。这一解释与第二种解释的区别仅在于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但利息率下降并不能带动投资从而总需求的增加,使得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同比例下降,实际工资不变,劳动需求不增加,失业持续存在。

分析新古典综合派对失业均衡的三种解释,我们得出以下认识:首先,凯恩斯批判的劳动供给函数复活了,劳动需求函数被隐含的假设为与充分就业下的总需求相适应。相应地,实际工资重新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凯恩斯强调的企业通过成本条件和预期的总需求进行成本收益核算决定劳动雇用数量,进而确定实际工资的机制不见了踪影。其次,新古典综合派的利息理论虽然继承了凯恩斯关于流动性偏好与货币数量决定货币利息率的观点,但《通论》中对货币和利息主要性质的说明被抛弃了。最后,三种解释体现持续性失业存在的思想是因为价格机制出了问题(货币工资刚性),或者因为极端的情况(流动性陷阱或投资陷阱),这意味着失业均衡是特殊情况,而传统经济学是更一般化的理论。

五、总结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通论》中的理论争论来说明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凯恩斯表明作为传统就业理论基石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是错的,因为现实中劳动者关心的是货币工资,实际工资并不是由劳资双方的协议确定的,而是由工资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萨伊定律使得传统理论忽略了需求因素,这只有在“生产是为了满足需要”的经济中才有现实意义,或者需要自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利率理论支持。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和生产條件共同决定就业数量。同时,货币是具有特殊性质的资产:作为价值标准、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为零。从而,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货币被赋予较高的流动性升值。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推高了货币利息率水平,阻碍了投资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停留在非充分就业均衡。

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在于《通论》表明传统经济学建立在一些特殊假设前提之上,是适用于分析特殊经济状况的经济学,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一个一般化的理论。如果在有效需求原理中增加一些假设,传统经济学的结论依然成立。或者说,只要传统经济学依赖的特殊经济状态得以实现,它仍是正确的。但是二战后,《通论》被解读为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的理论,持续性失业被归因于货币工资刚性或投资陷阱、流动性陷阱等极端条件。凯恩斯经济学成了传统一般均衡理论的特例,凯恩斯革命被逆转了。因此,本文的结论是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虽然凯恩斯对传统理论进行了猛烈而有效的攻击,并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研究框架,但后来的经济学研究并没有沿着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逻辑发展。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