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要:PTA即精对苯二甲酸,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在产能、深加工方面都有巨大规模。这项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像其它传统产业一样,走过高速发展期和高峰期后,出现了回落整理期,不少企业出现了低迷微利状况,有些甚至陷入了困境,这是产业的一般规律。现如今我国PTA产业将面临着重大变数和多条路径,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关键词:PTA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1 国内PTA规模
就规模而言,我国PTA产量现在已经达到峰值,产能从2000年的300万吨,猛增到2016年的5000万吨。16年的时间,产能骤增16倍。如此巨大的增量和幅度,消化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销路也会在某个时段出现问题。一项关于《中国PTA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在2016年底出台,该文件对全国精对苯二甲酸产能做了认真统计、分析,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做了详细调查,认为中国PTA产能已经面临过剩,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整个产业会迎来一轮较大的动荡期和低迷期,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技术更新会更加迫切,新技术在竞争中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2 微利徘徊期实现自我调整
由于产能过剩,我国PTA产业链已经出现梗阻效应,并波及上下游产品,整个行业整体运行不畅,效益下滑,上游的PX原料价格居高不小,而下游的产品卖不出去,形成了两头堵的状况。微利经营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经营态势,振荡、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关节。这个关节也是马太效应的点位,众多企业堵在市场的路上,在艰难中度日,谁能熬过市场滞销的寒冬,谁就能支撑到下一个春暖花开的生长旺季。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资本状况、抗风险能力等因素,都对企业构成重大考验。
应该说,2014年是我国PTA产量的峰值。2014年前,PTA整体市场需求量呈上扬态势,2014年达到顶点后,市场饱和。由于产业生产的惯性,加之有些企业采取了并转,以新产能的身份保留下来,甚至有新的PTA企业在多方助力下挤了进来。如此一来,结果造成了市场饱和期之际,产能不降反增。随后的两年,产能仍有攀升,于是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势下,就引起严重的积压性产能过剩。这里有产销滞后的普遍规律造成的原因,也有企业盲目投机的原因,这在理论上可以避免,但市场经济的现实中,却难以规避,世上原本没有生产与销售完全同步的理想状态。
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自然会亏损,会难以支撑而最终关停。优势企业也会低迷,进入类似的冬眠期,保持长时间的微利模式,甚至会亏损,在某个区间反复振荡回环。众多PTA企业在这一时期都需要开源节流、瘦体健身,因为需要面临爬坡。等爬过这个大坡,有幸熬过低迷期的就会迎来复苏。这就是企业发展规律,要靠一次震荡,靠市场机能,自然淘汰过剩产能,保留優质产能。
3 市场低迷期可望五年
就市场形势来看,中国PTA产业的临界点其实是2012年。在2012年前,市场旺销,极大地刺激了生产。其实,这种产销两旺的局面有着很大迷惑性,它掩盖了滞后而来的产能过剩。当产能蜂拥而至之后,拥堵必然发生。在综合分析《中国PTA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等资料之后,笔者预测出了PTA市场走向的基本判断和低迷期的时段预期,并绘制了曲线图,认为五年内,也就是直到2021年前后,将出现转机。其实这个转机的出现,也是各个行业共有的规律,落后产能在市场中淘汰后,市场自然出现复苏迹象,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格局,出现新的产业龙头,形成新的产能结构和利益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PTA产业虽然集中在民营企业,但政府与金融机构做了推手。政府主要是出于当地经济发展,从政府层面为风靡一时的PTA产业加火提温,这表面看似乎也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进行,实则是一种市场干预,把一个企业,把一个产业逼上了死胡同。金融单位,也是这种情况,在风险评价中参考实时指标,而对未来权重测评看轻,结果扶植了部分夕阳企业,见到了眼前利益,却失去未来几年的前景。在未来整理的五年里,政府、金融机构应该保持谨慎,对落后产能就应该见死不救。
4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在具体操作上应该多样化,可采取供货、建厂、延伸产业链、沟通上下游产品等方式。对于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域,首选是直接供货;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区域可考虑建厂,在当地生产,可转移国内库存,将过剩产能外移,实现产销平衡;在潜力巨大的区域,可考虑进行更大的投资,更长的产业链,将PTA的上下游产品囊括进来,在当地形成完整的一条龙产业链,这既转移了产能,又开拓了新的市场,是最根本的、最光明的一条出路,只是投资数额巨大,非一般企业所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