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4-13 19:18钱俊妮
现代交际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对策研究大学生

钱俊妮

摘要:当代大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取向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研究外语专业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索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多元价值并存的形势下,如何创新构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关键词:外语专业 大学生 传统文化认同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01-03

一、研究背景介绍

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然而,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的认同,以及对中外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的辨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外语专业大学生,更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中外文化冲突,因此也更需要明确的价值辨别和文化适应能力。研究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是一种文化立场和态度的思考,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

目前,全国开设外语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上海外国语大学属于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语言院校。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建校近七十年来,上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国家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上外授课的外语数量已达27种。上外的办学愿景是建设成为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在这样一所培育卓越国际化人才的院校,大学生时刻处于多元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如何,传统文化教育有何种途径与方法?对此,笔者以上外为例展开了调研。

二、外语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问卷以上海外国语大学27个语种的本科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共发放问卷715份,有效问卷为713份,有效率为9972%;访谈不同外语专业师生45人。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均为外语专业,其中人数较多的专业有英语179份,日语91份,法语79份,俄语64份,阿拉伯语48份;从年级来看,本科四年级137人,占比1921%,本科三年级96人,占比1346%,本科二年级194人,占比2721%,本科一年级286人,占比4011%。

(二)调研基本结果

总体来看,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不容乐观。从文化符号、文化身份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层面来看,调查结果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学生对富有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的认识较为分散, “非常了解”的比例仅占351%,而“不太了解”的比例达到3072%。对符号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了解多停留于“一知半解”的程度;(2)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一定的“文化失语”现象,83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用外语表述本民族文化的能力处于“中等或较差的程度”,文化身份(被研究对象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评价、归属倾向、自我认同和情感依附)较为模糊,文化自觉与自信有待加强;(3)大学生对于中華文化的基本价值(对中华民族的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念的接纳程度)和重要程度普遍表示认同,但是对于外来文化充满向往,87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所学语言国家学习生活,并充分体验、融入他们的文化。

(三)调研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调查现状,结合问卷和访谈情况,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

1.中外文化碰撞导致文化认同的偏差

调研中,4474%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以往的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而此处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高中阶段的历史与语文课文知识。升入大学以后,由于课业重点的变化,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需要面对一门全新的语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语言技能的习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则有一种“已经熟悉不需要多花时间”的错觉,不再注重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领悟。

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确实为学好目标语言也需从相关文化中获取养分,但在长达四年的语言学习中,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追逐往往远大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方面,难免产生同化,从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产生偏差和困惑。

2.长效激励机制的缺位

访谈显示,虽然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包含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是此类课程比例较低,无法保障学生选修。作为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这一块阵地的缺失,无法激励学生持久地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保持同等的兴趣,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习得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

3.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

当被问及“你认为语言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多达492人回答“一般,很少提及”,占总人数的69%。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外语教师往往对学生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以及了解程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但大部分语言教师囿于其本身研究的语言领域,学校亦没有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如果不是文化自觉或兴趣,很少会同时兼具专业造诣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

4.传统文化氛围不足导致学生兴趣的薄弱

调研中,有926%的学生表示“在学校接触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一般或较少”。虽然学校每年由各部门、各院系组织的文化活动繁多,其中必然包含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参观教育、展览活动,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活动同质性高、部分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很难让在校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 上外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使其成为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然而不容小觑的是,随着一代又一代全球化人才的培养,我们还能否将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寄托于这些成长中的新一代?假设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偏差或缺失,无疑有悖于最初的外语教育培养目标。因此,寻求加强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加强传统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培育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如何避免盲目追随、模仿异国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使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得体地进行交际,都需要恰当的引导,高等教育在这些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作为高等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应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培育长效机制,建议可从加入教学计划保障、扶持教师培养、开发校本课程等三方面说明。

1.加入教学计划保障

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有更多跨文化交流机会的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消遣,数次的文化体验或偶尔的课堂讨论不能激发学生长久的文化自觉意识,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课程一样,加入教学计划保障,相信会对培育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起到长效作用。

以上外英语学院为例,在推行“人文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中国文化英文课程暑期项目”和“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为先导,为学校打造和完善高品质的中国文化英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将此有机纳入英语专业本科生教育,为培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高素质人才拓展了路径。[2]

2.扶持教学团队培养

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不言而喻。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需要有一支既有专业造诣,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外语专业教师队伍。

以上外为例,外语专业不乏在国外孔子学院任教或担任过中方院长的优秀教师,在访谈中,学生反映这些老师往往更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然融入专业课程,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缺陷所在。如果能够建立起长效的培养、扶持机制,建立起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并非难事,也必然能有效地推动外语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

3.开发优秀校本教材

在师生访谈中,对于教学中缺少一本优秀的“用目标语言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遗憾。每年语言技能学习教材层出不穷,却少有优秀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语教材,即便已经开发的类似教材,也参差不齐,或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课堂让学生获益。

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堪忧,很大的一个问题正是相关教育内容“不成体系”,无法让学生接受完整的传统文化熏陶,如果能从政策和措施上鼓励开发此类“校本教材”,恰能弥补这一遗憾。

(二)渗透语言教学课堂,发挥课堂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教师在语言课堂中适当地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推进本学科的研究,更能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融合形式丰富多样,比如duty report(每日轮值报告),课内对比讨论和课外延伸阅读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应该注重对比、实用、适度性。

1.对比性

在课堂中增加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探讨,可增加中外文翻译的实践,并鼓励学生在中外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同时进行对比,实事求是地在对比中体会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又能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2.实用性

课堂上导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应与大学生所学内容、日常交际或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容易萌发兴趣,而不至于认为传统文化过于空洞、抽象。

3.适度性

在外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教学量和教学方式也要讲求适度。问卷表明,在外语课堂上过量的传统文化输入不利于学生的接纳,教师可以更多地提纲挈领,引发学生兴趣,倡导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积累。

(三)重视外语教学实践,激发增强学生文化自觉自信

1.适当跨文化交往,刺激培育学生文化自觉

在国际交往日渐频繁的今天,作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常常有出国交换学习的机会。在上外的多次师生访谈中,常有从国外交换学习回来的学生如此感慨:“在国外上课,经常要跟老师同学分享我们中国的风俗和文化,当时就感觉自己对这些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表达得比较片面,很多东西不知道怎么转换成外语,还是挺挫败的。”

外语教师们反馈,在课堂中,出国交换回来的学生往往比之,更积极主动地接受传统文化信息,因为亲身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因此,鼓励、指导学生适度地参与跨文化交往,无论是出国交换学习、参加国际暑期班、海外实习,还是参与本地举办的国际性盛事(如上海世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跨文化沟通中感受相关能力的不足,能一定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

2.重视互联网建设,通过网站传播文化力量

互联网时代,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要想在当下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創新网站载体模式,不仅更利于向学生群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更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创作,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以上外为例,近年来举全校之力推进的极具特色的上外“多语种外文网站群”,下设21个语种网站,打造了一个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新窗口和学生进行语言专业实践的新平台。外文网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专业讲述身边的故事,如德语网先后策划了中国春节习俗、中国二十四节气系列创作;希腊语学生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译成希腊语进行对外传播等等,受到各国驻华使领馆和相关外交机构的转发和关注。

(四)构建校园文化氛围,动静结合创新文化教育环境

1.打造校园静态文化生态氛围

常常被人忽视的校园静态文化,包括校园的景观设施、标牌指示、墙壁橱窗布置等,本身也蕴含深刻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会带给身处其中的学生文化和美感的体验,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感染。

作为语言专业的院系和学校,更应全面考虑如何打造中外平衡的静态文化生态环境,如果静态文化中只有代表西方文化经典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却没有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象和意韵,未免在文化的外化表现上有些“先天不足”。

2.创新设计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校可以在专题讲座、特色活动上积极融入中国文化。尤其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而言,开展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品牌化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中外文化体验、对比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让学生全方位地扩大视野,增进自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

这些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汉服体验活动、京剧脸谱绘制,成语、古诗词大赛),也可以是缤纷多样的外国文化活动(比如万圣节游园会、莎士比亚戏剧节),更可以是双向沟通的用外语诠释中华文化活动(比如鲁迅作品多语种朗读会、巴金作品翻译大赛等)。[3]

当然,对于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也应创新设计不同种类的文化活动,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文化体验类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更具吸引力,而对“巴金作品翻译大赛”这种活动类型而言,更加适合大三大四或者研究生参与。因翻译是语言的艺术,文化意蕴的缺失牵制着翻译的水平,学生必须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尝试最大限度地用外语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事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我们应尽快找到可操作、可推广的创新对策,培养的未来肩负对外传播重任的外语专业人才,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足够认同和了解,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今后对外交流中生动地表述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高莉君.创新中国主流文化 消除文化认同危机——外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7):69-72.

[2]張雪红.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与方法的调查研究——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0):4-5.

[3]曹韵.中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身份危机及其应对策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153-154.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对策研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指导教师在外语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