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钱币的挖掘整理及收藏价值

2017-04-13 08:55田晓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钱币保护

田晓平

摘 要: 古钱币是历史时期考古经常出土的遗物之一,因出土环境的不同,保存的状态就不一样,尽管它数量、种类繁多,但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需要我们对它们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古钱币;收藏;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40-01

为了使出土古钱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再发掘”,需要我们针对出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清理、科学的管理和保护。

一、古钱币的挖掘与清理

对出土古钱币的保护可以分为出土现场初步清理与记录和室内整理两大部分。钱币的出土可见于窖藏、墓葬及其他遗址或遗迹单位,特别是多见于前两者。从出土一开始就要注意钱币的清理、记录与保护。出土进入室内之后,还需要我们对钱币的保存环境加以合理调节,以便于为展览和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出土现场初步清理与记录。

窖藏钱币由于是很多钱币长时间叠在一块,因而出土的时候会呈粘连块状,有时候还会有泥土或铜锈粘附在表面,窖藏钱币通常还有钱币存储容器或者窖穴。要详细记录容器或者窖穴的情况,钱币的放置、排列状态也应该保持原貌,并注意有沒有相关遗物、遗存,粘连在一起不便分离的钱币应该采取套箱提取法,整体提取至室内整理。在发掘、提取钱币前,要做好文字和图像的记录,出土后要贴上标签,放入箱内避免挤压。

墓葬钱币的出土需要特别注意钱币的出土位置、排列方式等,因为很多时候墓葬中的钱币不是随意放置的,为了复原历史的真实状态,需要我们详细、细致而全面地对墓葬中钱币作记录。锈蚀严重的钱币在提取的时候,要小心从事,必要的时候后可以整体提取。另外,在墓葬或其他遗迹单位中的钱币有时候因为泥土覆盖或位置较为隐蔽不易发现,这也需要我们谨慎、细致。钱币在取走前也要做好文字和图像等记录。遗址和其他遗迹单位中出土钱币也要认真对待,提取时候也要小心,并做好记录。

二、古钱币的鉴定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铸造钱币使用的工艺技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唐以前使用的是范铸法,唐以后使用的是母钱翻砂法,就是这两种铸造钱币的方法在各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先秦时期,货币以刀、布、圆钱、蚁鼻钱(又称鬼脸钱)等为主,大部分的刀、布币币身极薄(部分地区釿布、戈邑方足布、即墨小刀等的币身较厚),刀币的浇口在首端。刀、布的浇口及边缘常有浇铸时挤出范外的多铜,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状态,有些伪造的刀、布币边缘被挫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暴露了伪造痕迹。又比如宋代钱币一般是每换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其铸量、种类之多,为历朝罕有。

钱币学是一门研究钱币发生、发展与钱币不同版别、质地、形制、铸造等特征的学科。在中国历史上,钱币根据厚薄、大小、钱文、纹饰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版别来,特别对宋代钱币,人们研究的侧重点更是在版别方面。钱币一般有铜、铁、铅、金、银等质地,哪一个朝代曾铸造过哪一种或几种质地的钱币,对于鉴定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三、古钱币的种类与收藏价值

货币的出现,是顺应人们物品交换流通的需要而来的,从原始社会最早的贝币,到封建社会出现的铜钱,再到现在通行的纸币,货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货币文化,并成为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

从收藏价值来说,古代铜钱当然极具收藏价值,但由于距今时间较长,出土数量有限,价格较高,而且仿造的假币较多,需要收藏者有很高的鉴别水平,以免钱财两失。古币中,宋代的铸币最为精美;元朝因为主要流通纸币,铜钱数量较少,因而元铜钱价格较高;另外就是出现时间极短的“太平天国”钱,它是我国古钱币中最珍贵的币种之一。

除铜钱外,还有一种“花钱”,近年也得到不少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这种货币并非用于流通,而是用于赠赏,纪念,或其他重大事件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花钱,到了嘉庆年间,最为盛行。相对于流通的货币,花钱更为精美,更具艺术审美价值。

银币是钱币收藏方面另一重要品类,版式复杂多样,种类众多。尤其是明朝以后,清朝晚期,外币的涌入,更是让银元成为了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币种。

再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各套人民币,尤其是已经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前几套人民币,如果有整套的收藏,价值更高。

钱币的收藏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艺术价值,最主要的是通过它,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因为钱币的发行是一种国家行为,在图案设计上,经过当时艺术家反复的揣摩和设计,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经济社会面貌。每一套钱币的发行,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风貌。

四、结语

总之,古钱币市场赝品成灾,尤其是一些使存世量少,版别罕见的高档古钱往往成为制假者的首选,火烧、土沁、作色、控补、镶嵌等作伪手法,令人防不胜防,赝品一多假作真了真亦假,集币爱好者应格外小心。

猜你喜欢
古钱币保护
识破“套牌币”
小小数迷泽西之是赚还是赔?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古钱币被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