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2017-04-13 20:21杨祥林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材过程

杨祥林

【摘 要】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学习过程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而学习方式具有探索性和丰富性,这些特点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数学学习特点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进行深度的研究。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影响

小学数学学习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个性特征,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以及加强课程的直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循学习特点,并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与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一)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具体表现

由于学生还是处于一个知识结构尚未完善的阶段,所以,大部分的教材编写者考虑到这一因素,已经将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都已转化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形象生动的数学知识。数学教材中既有丰富多样、变化莫测的、抽象的知识,也有形象生动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抽象性和形象性都是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也是数学学习的一大特点。而数学知识这一特点与小学生思维特点相适应,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也能体现教材编写者对数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如教材中用一活动情境来体现数学知识以小猪盖房子来呈现“同样多”“多”“少”等数学知识,这一改编就是教材编写者将抽象且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用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例子。这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从而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抽象性和形象性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1. 及时地进行抽象概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中所隐藏的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提炼,有效掌握其中的文化知识;要将生动形象化的知识升华为科学知识,便于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等式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天平称物品重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天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样重的物品架构,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天平两边平衡的现象进行有效地提炼,最后,通过采用有效途径使學生掌握到等式性质的原理与概念。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质的理解。在学习数学概念和相关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概念和原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在字面上准确表达数学概念的定义和数学原理的特定规律,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是否有实质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理解上陷入眼高手低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习过程中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一)系统性和渐进性特点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必然反映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得相对完善的数学知识经验,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反之,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素质发生变化。虽然,数学学习中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这两个特点也容易导致数学学习只能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学习,使得教学活动必须按照大纲要求来开展下去。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受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顺序的制约。一般来说,小学数学学习要遵循两个方面的顺序分别是:第一遵循学习客体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第二,要遵循作为学习主体的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即在数学课程内容中,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结构在其内部都有自身的逻辑结构,只要学生掌握好数学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第二,应遵循作为学习主体的小学生认识发展顺序,即就是学习过程必须遵循人的认识发展顺序,应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深度,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一定要让学生按照数学结构顺序进行学习。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要记住一切违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的数学活动都是不会成功的。

2. 数学学习活动应循序渐进。经过多次的教育实践不难发现,虽然,目前课时都是40分钟,但是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一般都在10-30分钟左右,学生不可能一节课完成一个系统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需要多课时甚至是长时间的学习,方能完全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学习方式的探索性和接受性

虽然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如果从数学知识的来源或者是数学知识的获取途径来看,学习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既有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发现知识的过程,也有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和成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接受性和探索性这两大特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勤于观察、总结、发现学生学习的特点,并且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目标,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黎生. 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D]. 西南大学,2013.

[2] 张桂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 西南大学,2013.

[3] 宋运明.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 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材过程
教材精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