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玫
老街承载的古老沧桑
云集在老街上的人们,大都显得很悠然。但据说古巴人的手边真的没有多少钱。然而他们看上去却很笃定,唱着他们的歌,跳着他们的舞,朗姆酒和雪茄,如此昂扬着那种美好而自得其乐的境界。于是人们与世无争,彼此关照,反而让窘迫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老街上,几乎每一幢房子都年久失修,又都承载了古巴悠久的苍凉。那深深的街巷,斑驳的门楣,你会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像是年深日久的文物。而老街的格局,却始终延续着旧有的风格,撑持那古往今来不朽的文化。探身凝望,一重重幽远的庭院,让你相信,这里的人们,依旧生活在哥伦布的年代。
老街上临街的房舍,大都被装饰得极为光鲜。那是种漂亮又与众不同的,某种想象和夸张。街心公园里,到处摆售着精美的艺术品,从不曾雷同。总是能出人意料地,幻化出别样的风采。
而路两旁的院落,总是能透过阳光,让人们看到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蕴藉。弄堂里的老人,酒吧里的读书人,与背后的残垣断壁,共同度过那散乱而又古旧的时光。我们在老街的深巷中慢慢行走,仿佛能听几百年前的空谷回音。那回音,应和着当下古巴人平静的日子,而又摒弃着种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一位在酒吧读书的姑娘,深深地吸引了我。是的,那个读书的姑娘,纯真而优雅。她始终心无旁骛地读着那本书,安安静静地行走在书页上。她明亮的眼睛,纯真的目光,让我永远记住了读书的她。
花园中的互联网
车行处,蓦地一片街心花园。花园中,来来往往地聚集了很多人,仿佛出了什么事。后来才知道,这里其实是邮局。在古巴,一般民众还不能在家中享受互联网,于是他们只能在邮局前的花园里,追逐着他们所无限热衷的高科技。
于是,人们才会不约而同地来此聚集,带上自己的手机和信息,在花园里享受网络的快捷与便利。花园里,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人们各自追逐着看不到的空中网络。他们或紧张,或焦虑,或满面春风,总之看上去,他们每个人都显得从容不迫,在互联网的缝隙中闲庭信步。他们中,有行色匆匆的,有心平气和的,亦有坐在花园长椅上,慢慢等待的。总之,古巴的网民,和全世界的网民一样,对互联网情有独钟,只是,他们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方式——在花园中,以一种休闲的、欢乐又美好的方式——亲近互联网。在此追寻网络的人们,看上去每个都很心平气和,或者,这也是古巴人的一种美丽的涵养吧。
老街是古巴艺术的天堂
告诉我,是谁在这里撩拨着老街的艺术,又是谁在装点这古往今来的文化。
总之,一踏上老街,就有了种想要亲近艺术的愿望,因为你无论走进怎样的厅堂,都能在道路两旁看到那些完美或不完美、但始终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品。
沿着蜿蜒的街巷,想象着这里的艺术品诞生的来龙去脉。不经意间,你便会眼前一亮,立刻停下脚步,欣赏那些充满着灵性和创造力的作品。不知这些哈瓦那的艺术家们,是怎样在老街上获得灵感的,而那些充满了艺术冲击力的作品,又是怎样在老街上问世的。
在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应是那位青铜艺术家与众不同的作品。这位我行我素的雕塑家,显然已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那一件又一件镂空的青铜雕像,悉数写意,总是以大胆留白的方式和光怪陆离的味道,被镌刻于古巴的角角落落,以至于我们踏进机场的候机大厅,都能与他杰出的作品再度相遇。
哈瓦那是一座高贵的城市,于是充满了高贵的创造力。一路上,令人匪夷所思的大胆创意俯拾皆是。譬如,教堂前神父高举的十字架,或是坐在长椅上的勇士、倚靠在教堂廊柱上的男人。又比如,一位做鐘的匠人,如何用声音打造出古往今来近似到不朽的钟声。那庄严的,而又谐谑的,哪怕是一扇门、一片窗,都能感受到哈瓦那浓烈的艺术气息。即或是木门中间一片狭小的部位,古巴的艺术家也能在墙体上描摹出有趣而又吸引人延伸想象的男人……让人见出大智慧、大情怀。
艺术,对他们来说,当然不是刻意的,就像是大西洋岸边吹来的灵魂的风。而老街,就如同一个活动的博物馆,是的,它本身就是珍贵的艺术品。
永远的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
在教堂前的书摊上,想买几张明信片。这是我出游时一直的爱好。于是我买了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的明信片,不单单因为他们是英雄,还因为他们都是英俊的英雄。但我还是想挑选一些哈瓦那的明信片,却发现,你根本就看不到卡斯特罗和格瓦拉之外的书籍和画片,毕竟他们是古巴乃至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于是站在书摊前,感受着他们的勇敢坚强和人格的魅力。菲德尔和切的故事,早就成了神话,并将伴随着岁月流淌,永远悬挂在鲜红的战旗上。
前方是壮丽的教堂
视线中,你最先看到的,当然是教堂的尖顶。在哈瓦那,教堂的建筑可谓比比皆是,所以你才会蓦地有了种回返中世纪的感觉。
这些云集在老街上的教堂,大多是中世纪的建筑。岁月间,已经在此坚守了几百年。尽管这些古老的建筑已年深日久,难以翻修,但那破损的墙体,斑驳的雕塑,却始终坚守在钟楼上,一任大西洋上的海风,锈蚀着那些再也看不清眉目的宗教的人物……
这些历经坎坷的宗教建筑,显然是从欧洲大陆带来的。伴随着他们远离家园,教堂就成了他们最温暖的依靠。而教堂的钟声,更是成为孤独者心灵的某种慰藉。所以在老街上,你才能处处看到那些古老而又温暖的礼拜堂。
哈瓦那教堂繁多,一座紧临着一座,且都历史久远。在建筑风格上,也独出心裁。别处的教堂,抬眼望去,便是飞扬的拱券,悠久的回廊,在苍凉与悲伤中透着古老的幽怨,置身于如此锈迹斑斑的建筑中,蓦地一种今夕何年的沧桑感。而这里的教堂,尽管已斑驳衰朽,却始终能听到,大西洋对面那悲悯的歌谣。
教堂前的空地上,到处是起起落落的灰鸽。门廊前,那位高举十字架的传道士,始终在凝望辽远的天空。几百年前的老教堂,好像并没有什么人前来翻修,任凭岁月的锈蚀。而教堂顶上的那尊雕像,显然已看不清他的身影,但他却始终是壮丽的。
教堂前那扇斑驳的门,似乎已无意开启。在幽深的小巷中,任凭人们坐在古老的石阶上。 石阶上,你会看到漂亮的古巴姑娘,全神贯注地玩着她的手机。她并且极为友好地,让我拍下了她美丽的微笑。
在姑娘身边,是一位坐在台阶上的老人。他如入无人之境地骄傲地吸着他的雪茄。他的姿态,是那么从容不迫,随心所欲的样子。就那样坐在教堂的阶梯上,吸着他的雪茄,仿佛活着就应该像他那样的,永远是自由自在……
为什么,总是在追逐那个疯狂的海明威
某某年的那一天,我再度来到美国,就为了能在佛罗里达享受迈阿密的阳光。于是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基韦斯特,并在此拜谒了海明威在基韦斯特的那座灿烂的故居。
海明威无疑是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他是用他的生命在写作的那种任性的作家。他总是让他的小说折射出他的人生,从而使他的人生也变成他的传说。
其实我并不喜欢海明威这种疯狂的人生,事实上,我可能更喜欢南方的那位更为深邃的作家福克纳。但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始终在追随着海明威的足迹,甚至在哈瓦那这座美丽的城市中,都难逃那漂泊着的海明威的魂灵。
于是我只好追踪着他的身影。只是觉得,他的魂灵,始终在莫名其妙地环绕着我。而我们刚刚走进的这家酒店,其实并不是海明威的家。但他又确乎在这家酒店驻留过,住进酒店的511房间。这座始建于1923年的酒店,看上去依旧完好。因海明威的光顾,酒店在大堂里特意悬挂了他不同时期的照片,因而这里也成为酒店的骄傲。
海明威所以驻留古巴,因为他从来都是四海为家。他显然喜欢古巴这种刺激而又放浪的生活。当然,他喜欢古巴,是因為他喜欢古巴的雪茄和朗姆酒。在古巴,他依旧像在基韦斯特那样,写作,喝酒,换女人,而他的写作,也就是他的人生。
海明威离开基韦斯特后,便移居90英里以外的古巴哈瓦那。那时,住在基韦斯特的海明威,经常开着游艇到岛外捕鱼,而他捕鱼的地方就在古巴。或者从那时起,卡斯特罗就向海明威伸出了他的橄榄枝,显然,菲德尔和海明威是惺惺相惜的。于是他穿洋越海,终于来到了哈瓦那,他显然喜欢这个美丽国度,所以才会一住就是很多年。
据说,海明威在古巴的居所并不在老城,而是在哈瓦那东南郊圣弗朗西斯科的一座小山上。那里有三间平房和一座三层的小塔楼,很像是我们在基韦斯特参观过的那座海明威故居。海明威在基韦斯特的居所,身后有灯塔,还有酒吧,这对于海明威来说,显然就足够了。当然还要有女人。于是,海明威在1939年买下了哈瓦那这座原建于1888年的房子。在此他一直住到1960年,身患绝症,才回归故里。
在这里,他用他的打字机写下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