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最轻松、却最有挑战的一件事是,让你的每个直接下属,在能力和意愿上不比你差。
谈到运营,人们最常容易混淆的是它和战略之间的关系。战略,就是要做正确的事。运营是什么?正确地做事以实现战略。所以,运营的目的就是实现战略。就像一艘大船,船长最主要的任务是制定战略——我要到哪里去、用多快的速度。剩下的,那些保证大船运行的锅炉、器械正常运转,航线规划设计等都是运营。
运营一定也必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家做企业,一定要抛弃一个幻想:我找到一个机会,我特别聪明,或者我有资源认识了某些人,这个机会就是我的,我就成功了。短期来讲,这是个机会,但长期不成立。长期要看你在运营中创造了多大的价值,有没有建立起壁垒。价值大但壁垒低的话,别人一定也会进来。
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运营是生存的根本。而在这过程中,最终成不成功是取决于人,人也分成两个角色:员工和管理者。两个角色,各有各的心法。招聘和培养员工的前提是辨识,我有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人员三分法”——
野生纯天然
大部分企业从创业开始,都是一群兄弟一起干。也许他们以前就是和你一起种地的兄弟,但企业做大后,他们是高管。但是实际上,这些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好的系统训练。这个就像打仗,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农民勇敢一点、运气好一点,没有牺牲,可能就做了军长,但是他没有受过真正的训练。这些训练重不重要?很重要。因为你运气好活下来,做到军长了,但在实战中早晚会被人家打死的。如果他不会系统训练他的战士,他的战士伤亡率也会很高。怎么办?送他们去军校或自己建军校。
见过好体系
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美团的地推(其实美团的技术和产品更强),这些都是猎头眼中的好体系,它们为员工提供了有系统的训练。人才的第二个层次是见过好体系的人,他们经历过这些体系,受过正规的训练。但这些人作为高级管理者往往是不够的,因为很多人会习惯性地照搬老经验,不知道如何因地制宜。这就是为什么空降高管失败概率会比较高的原因。
建过好体系
最好的人才应该是既见识过好体系,也从零做起搭建过一个好体系,掌握了搭建体系的底层逻辑。所以,如果有这个条件,你应该去找这样的人。他不是完全基于经验,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再来看看管理人员,我给大家一套“管理四段位”的模型,大家可以偷偷照镜子,看自己处在哪个段位——
自然生长
最早的时候,几个人里面因为你钱多一点,或者点子多一点,大家让你当了老板,一直干到了今天。但是,实际上没人教过你怎么做老板,你也没学过怎样分析一个业务、运营好一家企业。很多老板是处于这个阶段。
目标预算管理
我接触到的很多外企管理人员,大多停留在这个阶段。他们每天西装革履,在会议室里打开电脑看PPT,分析KPI,以为这就是管理。但只看结果是不够的,企业经营只有控制了过程,才能控制结果。光有目标预算,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知道我是死是活,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能很好地把业务逻辑进行分解梳理,然后通过管理系统去把各个关键的过程指标给抓起来,通过对过程的管控实现对结果的可控。但这还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借假修真
管理人员最轻松、却最有挑战的一件事是,让你的每个直接下属在能力和意愿上不比你差。什么是借假修真?数据是假的,要求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团队的成长。如果你有七个下属,每个下属在业务能力、工作投入和责任心上都不比你差,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拼命去学习,否则你就成了公司的天花板。你提高了,大家跟着你提高了,整个公司就往前走了。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美团外卖开拓时期,所有的区域经理干部都是从团购调过去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之前做的事都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我们是为了在做事的过程中培养我们的干部。这个就是借假修真。只有你的团队强了,你才能掌控更大的业务,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