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教育,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这里的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参与者。该观点强调:“不仅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而且教师也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本教育理念是对传统“师本”和“生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尊重和人文关怀,对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统一思想,以幸福教育理念统领全局
幸福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求,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对自己所处生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上满意的体验和感受。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师生对幸福的追寻。因此,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幸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不断地完善幸福教育理念,促进幸福教育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幸福教育就是要做到“学生快乐、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社会公认”,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学生快乐成长、教师爱生乐业、家长满意提升、教育内涵推进”的行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立足实际,以科学有效措施创新管理
教育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幸福的事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艺术化的创造;教育不光是无私的奉献,还要有自我的实现。做幸福的教育管理者,就要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乐趣,享受教育活动本身的快乐。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幸福”的管理理念,让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动都要以“促进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为宗旨,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育工作环境,使之爱教、乐教。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要场域,教师是实施幸福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强弱,决定了学生能否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学本教育理念下的幸福教育不仅体现为学生的爱学乐学、生命的健康成长,还体现为教师的乐学爱教、生命价值的增值拔节。我们已经初步摸索形成“四阶段六步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和谐发展。我们的重点是进一步深化落实课堂改革,初步实现由抓“形似”到抓“神韵”的实质性转变。第一步,所有任课教师自我反思,自查自改。具体做法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学校录播室自录一节常态课,针对自己的课堂实录进行自我整改、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教师通过观看个人的常态录像课,通过“照镜子”“正衣冠”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问题找得准,教师“洗澡”就有针对性,就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提高。第二步,备课组长上示范课,榜样带动,方向引领。具体做法是:备课组长在录播室上公开示范课,分管校长、年级主任和所有学科内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共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找问题、想办法、引路子、定措施。只有方向对、路子清、问题明,措施制定才能合理到位。领导和教师们开诚布公,以诚相待,让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研究。温馨的学术氛围体现出对幸福教育的全面阐释,一致的目标追求旨归于学生的幸福成长。这样的业务研究,使问题找得准确而明晰,措施制定得科学而有效,效果自然明显。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归宿。这是对教师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生命的真切呵护。
(二)创新业务研究模式,抓务实促效益
以往的业务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固定时间,确定中心发言人,就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看似具体,实则往往流于形式。为此,我们立足于务实促效,对业务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微创新”。具体做法是:研究内容前置,即本周研究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主备人于上周五之前,将所备内容(教案、学案或课件)放在年级学科组共享文档内,是为草案;本周业务研究时间,备课组成员将草案下载到个人电脑进行集体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为共案;教师再根据个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删、补,完善为个案进行教学使用。经过二次备课,实现了“草案——共案——个案”的增值性跨越,增强了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业务研究模式的“微创新”,既秉承了传统做法的优点,又突出了个性;既挖掘了集体智慧,又突出了教师的个性特长;既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差异性的承认。
(三)“一体两翼”,为每一个学生成才奠基
针对优生培养方式的短板,本着“让每一个学生成才”的目标,为顺利实施“保优促尖”工程,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一体两翼”学生培養模式。所谓“一体”,即以“全员导师制”为主体,立足于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整体推进措施。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年终考试成绩,确定各班各学科在具体分数段上的学生生源和实际过线变动名单,由任课教师为导师,通过面对面座谈、一对一针对性心理辅导、实施分层教学等手段,实现学科的扬强补弱。所谓“两翼”,即指通过虚拟班和学科兴趣小组的“小实验田”建设,突出尖子生的培养,形成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两翼突破。学校构建文理“虚拟班”各一个,并以单科有专长的学生为核心组建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化学“学习兴趣小组”、生物“学习兴趣小组”、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等。“虚拟班”的文科侧重数学、英语和心理健康教育,理科侧重数学、物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为自主招生作准备。“学科兴趣小组”以跟踪尖子生的考试成绩和上课、自习情况为总抓手,为各科竞赛培养苗子。涉及的学科教师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提高实效性。“一体两翼”学生培养模式是符合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是对学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
(四)针对学困生,大力加强特长生转化与培养工作
如何让学困生实现升学梦想是学校能否真正落实幸福教育的关键。为此,结合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我们重点鼓励他们进行特长培养,并多次聘请校外专家对之进行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导,拓宽成才培养渠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固定专业训练时间,加强管理,通过QQ群建立专业教师课时汇报制度,实现专业班管理与行政班管理的无缝对接,杜绝了管理真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升入理想的大学,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社会的栋梁,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梦想。
(五)强化教学常规检查,重视过程性管理
1.公开课常态化
每周每个学科都开设公开课,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学相长,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长,让生命增值落实到每一天。
2.备课、作业批改记录检查制度化
每隔一周检查一次备课和作业批改记录,以检查带督促,严防“秋后算账”。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负责。
3.以学定教,调查反馈规范化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情调查和反馈,以生评师,以学定教,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落实增值评价,让教育教学公平均衡发展
学校立足实际,针对班情、学情、教情,坚持采取增值评价,杜绝“一刀切”。评价不看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而是以班级原始成绩、学生发展的原点为评价基点,以提高幅度为评价依据,体现公平性。学校以学生的中考成绩、分科成绩、日常行为表现为基点,以个人纵向发展程度为评价标尺,评价学生体现人文性。评价是引领,评价是激励,只有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严的增值性评价,才是最科学的评价。
我们坚信,只要有行动就一定有成效。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发挥教师群体的才智,集体攻关,破解难题,为“实现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