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一种尊重,没有尊重的师爱不完整。师爱是一种奉献,一种关心,一种理解,一种宽容和一种帮助,师爱也是一种科学,一种善举,师爱更是一种智慧,智慧的爱可以消融内心的冰雪。
刚接四年五班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非常与众不同——上课从不发言,课上从不参与小组合作,问他原因,他回答:“因为觉得没意思。”体育课上,别的同学都在积极参与活动,他却自己跑到后院玩。因为觉得学习没用,他从来不写家庭作业,班级的任何评比活动他都不在乎,小组评比经常是负分,课间却出租自己设计的游戏卡卖钱。这样的学生,对我的教育生涯是一个挑战,给我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课题:我该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呢?
首先,我向教过他的老师了解情况,有的老师告诉我:“他以前不写作业时,我和他的家长交流,他的家长竟然说:‘2012年世界就要灭亡了,还写什么作业’?”看来,要想教育好这个孩子,与家长积极沟通,改变家长的观念并与其达成教育共识至关重要。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我把他的妈妈约到学校来面谈,家长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张老师,我孩子影响你班级的评比了吗?如果没影响班级评比,我想让他快乐地生活。”第一次见面,家长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想了很多和家长见面的情景,唯独没想到家长会这样说。我急中生智,马上接着说:“他没有影响班级评比,如果影响班级的话,我不会找你的,他影响的是他自己。”他妈妈没想到我会这样说,看到我是站在关心孩子的角度上与她沟通,接下来的交流中,她的态度有了改变,让我们的沟通得以深入。
接下来,我开始对这个孩子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工作。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于是我在课上经常有意地提问他,他回答得好,我就及时表扬。经过观察我发现,他没有朋友,但他喜欢班里的李浩同学。于是我让李浩有意带着他玩,让李浩和他一个组,找到朋友就找到了快乐的源泉。然后,我鼓励他参与班级的活动,只要有了些许的进步,我就让同学往他家打报喜电话。我班把这样的电话叫“喜报频传”,就是在一个时间段中,几个班干部轮番往学生家里打电话,通报他的进步,学生与家长都愿意接到这样的电话。但时间一长,这种激励方式就对他失去了吸引力。
后来,我又将规则换成用日常表现来换取标志,用标志进行拍卖竞拍,让标志升值的办法,时刻用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约束他的行为,调动他的积极性。军训比赛,要求同学都穿白鞋,他却穿了一双黑鞋。起初我非常生气,但是为了巩固他的进步,我二话没说,到别的班级给他借了一双。后来,我见到他的妈妈,说起这件事,他妈妈说:“张老师,他是故意的,因为他觉得穿黑鞋老师就不会让他上场。没想到你会帮他借,还真心地对他好。”
经过两年多的引导、教育、感化,现在这个孩子变化非常大,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学科成绩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最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學生无比热爱的心灵中。一个孩子身心能正常、健康地成长,在家庭中需要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里同样也需要教师的关爱。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我想,教育即是爱,爱让生命可以理解生命,影响生命,从而点燃生命。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