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克服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带来的无意识

2017-04-12 20:28:39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养事情情绪

唐芳:克服原生家庭教养方式带来的无意识

我是班主任,也是一位孩子的妈妈,虽然我的孩子还小,才4岁多,但实际上我跟她的交流方式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孩子很简单,我只需要哄着她,她就顺着我说的去做了,但是现在她会说不,我心里希望她给我反馈的是A,但她其实说的是B,通常这个时候,我就很纠结,但我又不想那么明显地去强迫她,就想方设法地设一些圈套想把她引导到我想要的答案上去,但事实是挺失败的。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都是我爸爸当年教养我的方式。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烙印是深刻的,它像程序一样深刻进我们的骨子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过程。与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给孩子创造一个新的原生家庭,我们需要的是:

一、努力不间断地学习,给自己建立新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应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的能力。只有自我成长的父母才能够给予孩子成长需要的养分。比如,我会不断地学习,研究幼儿、儿童心理发育、行为发展的相关书籍,厘清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可能发生的状况,科学看待孩子本就应该出现的“问题”,从而克服个人看待小孩子的“理所应当”。很多时候,成年人觉得我门给孩子讲清楚了,孩子就可以做好,从而野蛮地夺取了孩子试错和成长的机会。

二、高度的自我觉察。以大量的科学的儿童成长理论为基础,我们便具备了科学看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的视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遇到问题就抓狂的状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高度的自我觉察,于是“遇事缓三秒”显得尤其重要,和自己做一个约定,和孩子做一个约定,约定处理突发状况的方式。比如:当妈妈对你大声喊叫时,你可以对妈妈说:“妈妈,你需要安静,我们待会儿再说好吗?”当孩子你情绪激动时,我会用这些方式提醒你:你需要回到房间自己想几分钟。妈妈需要先去处理一件事情,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谈谈……

我们可以用这样“暂停事件”的方式,让自己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自省,进而用尽量平静的心态去寻找解决事情的方案。

三、责任归位。我想说的是,成长归根结底是孩子自我觉醒的过程,我们更多需要去思考的是,尽量科学看待孩子们的成长,看看哪些问题需要孩子自己努力才能解决,我们尽量不去掺和,哪些问题孩子需要我们帮助解决,我们可以和他们商议最好的解决方案。为人父母如此,作为老师亦是如此。

作为老师,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件:孩子们之间发生小纠纷。孩子们通常会在第一时间情绪激动地指责对方,而忽略了向内的自我反思。而大多时候,我们都会采取“追叙事情发展分析错误产生说教彼此道歉”的方式来解决,看似滴水不漏,实际上我们的越俎代庖已经剥夺了孩子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来看一件小事情:课间,小A正忙着将错误百出的作业藏起来,这一幕被小B看到,小B当着一大堆同学大声说:“啊,你错这么多!”小A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地尖锐回击,一场争吵由此展开,最后发展到动手,被请进办公室。

那么,这个时候老师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呢?我们来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操作:

一、让两个孩子分开,安静下来,直到情绪平静。

二、分别听听孩子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期间不断地认同孩子在事件过程中的情绪产生。“是的,我也很气愤。”“嗯,我就是不想让大家知道,他怎么能够这样做!”“嗯,他的错误实在太多了,说说而已。”“他先动手打我,我当然要打回来。”……用这样不断认同情绪产生的合理性,来疏解孩子的激动情绪,让他们以最快速度从事件中跳出来。

三、情境重现: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让小A小B利用“事情重演”的方式来换角度去重新审视事件,进而重新向内审视自己的言语行为。

四、和两个孩子一起面对:你们需要老师做些什么?通常进行了之前的几个步骤,孩子不需要老师说教,他们已经知道在事件里去为自己的行为归位,能够迅速分清自己在事件中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于是,通常能够“一笑泯恩仇”。

五、后续讨论:我们可以让事情怎样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这谈论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的是去认可孩子们做出正确选择的行为,而无需去强加你认为对的处理方式。

这样孩子便能真正思考、归责,完成自我的成长。

总的说来,要克服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模拟、不断反省、不断更正,成长自己,进而去陪同孩子成长。

猜你喜欢
教养事情情绪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养方程式
妈妈宝宝(2018年9期)2018-12-05 02:19:48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1
把事情写具体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人生十六七(2015年4期)2015-02-28 13:09:27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