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五位一体”建设

2017-04-12 21:30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旅游业旅游

文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然带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作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旅游业,在云南“五位一体”建设中,必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旅游产业是云南经济建设的重点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新兴产业,产业关联度高,被誉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旅游产业的服务性、经济性功能,是通过为人们提供游、行、住、吃、购、娱等各种服务,不仅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而且是社会产品总供给的重要环节,促使社会产品合理流动,并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因此,旅游消费是集各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消费,旅游产业“一业兴”能够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每增加1名从业者可带动相关行业5个人就业,影响带动关联行业达110多个。

当前,云南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云南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正逐步显现,在促进国民经济质量效率变革、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省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因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产业效应,将旅游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聚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提速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而推进云南经济发展,凸显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

旅游产业为云南政治建设开辟新途径

在国际关系中,旅游业往往是国家间政治关系的“润滑剂”,发展国际旅游已成为改善国家关系和地缘政治环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吸引国外游客来我国旅游,我国政府已把谋求国际关系的稳定、打造良好地缘政治关系、构建长治久安的社会机制和国内环境等因素作为国际旅游推介的重要内容加以宣传。同样,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国家形象、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来支撑。人们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印象,除了经济状况、城乡面貌、社会秩序、环境卫生以外,国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衡量,也要有世界范围的公众的良好印象和评价。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于展示国民素质和精神面貌、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产业在凸显经济价值、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实践着或显或隐的政治功能,传播着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只有是“宜居”的,才有可能是“宜游”的。政府公共服务,不仅要满足当地人民的日常需求,更要满足外来游客的旅游需求。要满足游客的需求,绝非仅仅通过旅游部门履职尽责来实现,而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因此,发展旅游业,为推进政治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旅游产业为云南文化建设找到新抓手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出于生理动机如休养、治疗和运动锻炼,或出于精神动机如悦心养性、游乐、探奇、考察和学习的需要而出现了旅游活动,因此,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构成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对象)、旅游媒介(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无不与社会文化相关,所以,旅游与文化本身就有着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

发展旅游产业对于促进内涵式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综合性、长远性的战略意义,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首先,发展旅游产业是提升国民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健康的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人们通过参加旅游活动,可以扩大视野、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最终达到提升文明素养的效果。因此,旅游活动不仅具有塑造道德人格的作用,而且能够彰显旅游文化的引导功能,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旅游产业发展能够提供推动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旅游活动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各种“压力”获得相对的“自由”,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人们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旅游的价值,因此,享受到旅游的人们会自觉成为改革开放的支持者,会把经过旅游获得的精神慰藉化作巨大的精神动力,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各个领域扩展和深化。

民族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云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为彰显旅游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充分认识旅游发展带来文化变迁的可能性,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减少和避免旅游对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把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

旅游产业是云南社会建设的新平台

现代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化,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作为支柱产业,不仅产业规模大,而且作为现代服务业,能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的生活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旅游产业作为人类重要活动的经济产业和彰显人文关怀的“幸福产业”,将成为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力,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定促进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于安置劳动力就业、稳定社会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6年云南省旅游业直接增加值约1020亿元,约占云南省GDP比重的7%,同比提高了0.34个百分点;旅游业带动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约250亿元、550亿元和1370亿元,同比增加约2.7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以及5.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旅游总收入1308.6亿元,累计直接从业人员45.34万人、间接就业80.61万人,带动超过20万贫困人口脱贫。

旅游活动既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获得幸福体验的重要途径;健康的旅游活动能够使人们获得积极的精神动力,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提高生活品质,从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当前,旅游已进入千家万户,旅游自然也成了民生问题。因此,旅游业是当之无愧“幸福产业”“民生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产业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支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全人类负责的精神。

旅游业是公认的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属于典型的绿色、生态、低碳、环保型产业。由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成本小,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替代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产业,改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达到减少污染排放、减轻生态破坏、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目的,实现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另外,发展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增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城市各种要素的建设和完善,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乡村更美丽、城市更宜居。同时,在一些生态环境好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既能使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又能保护稀缺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有力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实现云南旅游发展对生态文明的促进作用,应将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树立对云南旅游资源持续利用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推进美丽云南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结合云南旅游业实际,以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突出融合发展,凸显旅游业发展对“五位一体”建设起到的多功能、全方位推动作用,为建设美丽云南乃至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