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美国汉学视阈中的近代小说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
——以韩南为考察中心
宋莉华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未能清晰地呈现应有的地位和意义。西方汉学家将中国近代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视野中展开研究,会通中西,另辟蹊径,引入文学研究及小说文本之外的学术视野,发掘了诸多新的文学史料,成为改变中国近代文学学术格局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汉学家韩南为中心,从学术史的角度可考察美国汉学视域中的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特色及其学术影响。
美国汉学;近代小说;韩南
自20世纪初期以降,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走过100多年的历程。鲁迅、胡适、阿英等学者筚路蓝缕,建构中国近代小说史,钩稽近代小说史料,奠定了研究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经众多学者的耕耘,近代小说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这一领域中,美国汉学家独树一帜,构成了近代小说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韩南(Patrick Hanan)、浦安迪(Andrew H. Plaks)、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学者的成果,引发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走向,推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逐渐摆脱在文学史和学术史中长期被忽略的状况,俨然有成为当代显学之势,其中又以韩南为翘楚。本文拟以韩南为考察中心进行学术史的回顾,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着重探讨美国汉学视阈中的近代小说研究进路、独特的学术视角和学术方法,揭示其对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意义。①
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研究院作《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的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②近代文学的研究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新的文学史料的发现。国内学者在大型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等。美国汉学家由于研究主体的差异性,另辟蹊径,侧重于发掘不同内容和类型的文献,主要表现为两类:
第一,汉译小说的重新发现和研究。
所谓“汉译小说”,这一概念所标举的是,把近代用汉语译述的小说视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汉译小说“面对的是历史性的‘汉译文学’,它既与外国原著存在着基因联系,又是中国译者的创造性的产物,深受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学观念以及翻译目的等诸多因素的操纵”。③一方面,近代汉译小说大兴,据1908年徐念慈统计,上一年出版的小说“著作者十不得一,翻译者十常居八九”。④同时,汉译小说对本土小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黄小配在《小说风尚之进步以翻译说部为风气之先》所说:“以小说进步为报界之进步,即以小说发达为民智之发达,吾诚不能不归功于小说,尤不能不以译本小说为开道之骅骝也。”⑤另一方面,与此极不相称的是,汉译小说研究薄弱。由于以往的研究受传统学术观念的制约,往往将汉译小说归入翻译研究的范畴,导致汉译小说无论在文本整理与出版还是研究方面都很不充分,甚至缺乏基本的书目。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汉学家着力发掘汉译小说。以韩南为代表,对1873年《瀛寰琐记》连载的翻译小说《昕夕闲谈》,以及《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乃英国奇闻》等1872年《申报》连载的翻译小说、《悲惨世界》的早期中译者、清末小说《电术奇谈》的翻译等论题,展开了研究,发表一系列论文,使许多长期被排除在文学经典之外因而几乎湮没无闻的作品得以重新发现,其学术价值也因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与肯定。韩南的这些研究成果,后来集中收录在他的论文集《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一书中,2004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⑥可以说,汉译小说这一脉络勾勒出了一部晚清小说的“史前史”,描述了西人的介入与晚清中国文人的小说创作所共同构成的晚清文学的别样景观。⑦
对汉译文学的关注,并非始自韩南。1989年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编纂出版《20世纪中国小说史》时,其第一卷就专门有一章为翻译小说,显示了欲将汉译小说纳入20世纪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意图,并且他“对这一时期翻译小说发生的契机、来源、类型、翻译策略、出版机构、翻译小说的实绩及其重要译者,进行了社会、文化和政治多层面的描述,甚至专设‘接受中的误解’一节,检点了晚清读者接受中的误读现象”。⑧陈平原关于翻译小说及其误读的研究,把汉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提高到了与其数量及重要性相匹配的位置,并在建构小说史框架时纳入考察范畴,是对中国现有文学史的重要突破。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今教授对汉译文学的学科位置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要对“汉译文学”和“中国翻译文学”的概念加以厘清,她指出汉译文学实际上关系到如何叙述和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生与发展的整体格局,不容忽视。2014年其“汉译文学编年考录及数据库建设(1896—1949)”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也表明对汉译文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在汉译文学被逐步确立为近代文学重要研究领域的过程中,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他们不仅发掘了诸多汉译小说文本,而且研究触及了汉译小说的译者群体、底本来源、题材类型等基本学术命题,给研究者以深刻启发。
第二,传教士汉文小说的重新发现和研究。
传教士汉文小说是西方来华传教士为宣扬基督教教义或改变中国人的观念,用汉语写作或译述的小说。2000年12月韩南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19世纪中国的传教士小说》,⑨首次将传教士汉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韩南在文中论述了传教士汉文小说的概念、发展轨迹、作品的内容特点、相关的基础性文献及其文学影响等。他勾勒了传教士汉文小说大致的发展脉络,列举了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作品20余种,将首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的《西游地球闻见略传》《古时如氐亚国历代列传》等作为这一类小说的滥觞,它们带有章回小说的某些文体特征。而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的《张远两友相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教传教士小说,该书1819年在马六甲出版。韩南的论文重点考察了普鲁士传教士郭实猎(Karl Gützlaff, 1803—1851)的多部小说,包括《赎罪之道传》《常活之道传》《诚崇拜类函》《是非略论》《正邪比较》《小信小福》《悔罪之大略》《诲谟训道》等,这些小学的写作一方面与郭实猎的语言天赋和勤奋高产密不可分,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中国古代小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而加以模仿。韩南还注意到,英国牛津大学第一任汉语讲席教授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曾以章回小说体例写作使徒的行传《约瑟纪略》和《亚伯拉罕纪略》。19世纪50年代开始,传教士以章回小说、话本小说等体例译述的西方小说越来越多,《金屋型仪》《天路历程》《亨利实录》《时钟表匠言行论略》《孩童故事》《贫女勒诗嘉》《两可喻言》《除霸传》《安乐家》等半译半叙,带有明显的东西方文学杂糅的痕迹,实际上也是最早译介到中国的一批西方小说。杨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的《引家当道》《红侏儒》等属于当时为数不多的传教士原创汉文小说。曾任广学会总干事的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则翻译过《回头看纪略》,影响了晚清“理想小说”这一新的小说子类的建立。
传教士汉文小说虽然与基督教神学内容相勾连,但也是近代西风东渐过程中特殊的文学现象,影响了近代小说的发展进程以及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等,引发了学界对这一类小说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韩南对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小说征文的研究,使得这批征文小说的下落成为学界关心的问题。2006年韩南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所藏的傅兰雅文件中,发现了162篇参赛征文。它们最终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任主编,整理汇编成14册《清末时新小说集》,201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使得这批珍贵的文献资料重见天日。这些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提供了近代小说研究的新的文本和文献,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课题。正如陈寅恪所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⑩
在中国叙事文学的研究中,对近代小说的研究一向不够重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中国近代文学面临着文学史分期模糊、缺少学科独立性的尴尬局面,而只能以古典文学的尾声和现代文学的背景这一身份,处于被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架空的孤立状态。由于近代文学的孤立格局,使得它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始终不能清晰地呈现出应有的地位和意义。
然而在西方汉学家的努力下,这一学术格局得到了改变,近代小说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其所面临的学术困境得以突破,其中尤以美国汉学家的贡献最大。李欧梵、王德威等学者不约而同地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由现代文学向近代文学回溯,这与韩南的影响不无关系。李欧梵在纪念韩南去世的文章、学术演讲以及其他不同场合都提到过这一点。李欧梵运用了“帝制末”的概念为晚清文学定位,他指出,过去我们习惯于把晚清文学放置于“世纪末”的语境中加以研读,但是,中国本身并没有所谓“世纪”的观念,因而这种讨论有其不太妥帖的一面。他认为可以尝试以“帝制末”的观念讨论晚清文学与文化,特别是1900到1910这十年间的小说创作。这十年是中国这一老大帝国行将就木的阶段,小说作为通俗文化具体地落实了历史现实中的危机感和创伤感,从而发展出一种现代史观。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则更多是基于文本的考察,从历史、美学、意识形态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揭示晚清小说所显现的活力及其复杂面向。王德威的“新论”一度受到质疑,有人提出:如此抬举晚清说部,已有贬低“五四”新文学传统、厚古薄今之嫌;而将现代性的发展回溯至19世纪中叶,也回避了历史进程的必然性。王德威对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甚至被指斥为凭借后现代、后乌托邦式的修辞来否定20世纪中国文学及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大计及成果。与王德威的路径有所不同,韩南的研究是建筑在严谨的文献考证和扎实论证基础之上,因而他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发现很少引起争议,同时这些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近代小说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西方汉学家对近代小说研究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还在于他们在研究中引入了外部的研究视角,从而突破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后近代小说研究逐渐僵化的分类和研究模式,对阿英等学者在研究中的盲点和偏见有所补益和修订,拓展了近代小说的研究领域。这里所谓“外部”有多重含义,既是指把作为研究对象的特定小说文本以外的其他文本作为参照,也指把相对于小说文体外部的其他文学体裁如诗、文纳入研究范畴而进行近代文学的整体考察;此外,“外部”还意味着在研究中引入文学研究之外的文化、历史研究,它甚至包含了研究主体以域外汉学家的身份而关注作品不同的部分这一含义。研究近代小说,必须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就是除了对小说文体以及文本内部展开研究,还需要将小说置于相对宽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审视,探讨影响近代小说写作及文体变迁的多重历史文化因素。韩南采用来自中国外部和小说外部的学术视角,努力发掘中国近代小说的文化内涵。如《花月痕》《风月梦》过去一向被目为狭邪小说,韩南在研究中引入了城市的视角,从城市生活史的角度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令人耳目一新。韩南将《风月梦》视为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他指出,与地理学家不同,小说家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对城市的观察和活动,向读者展示一座城市的,所以小说中的城市可以说是眼睛中的城市和脚下的城市。这样,更有利于展示城市的文化和传统,即对城市的精神气质的观感和理解。韩南细致地描述了《风月梦》中叙事视角的变化,以及随着这种变化次第展现出来的城市空间:他指出小说首先把读者带到了商业街的一角,这里十分便于观察,茶客们在此可以看到船只来来往往。第二回的故事场景设置于方来茶馆,它位于扬州城的娱乐中心——教场。在第三回的叙述中,读者则大致了解了扬州城的主要景点和地理方位,充分感受了这座城市的拥挤的公共空间。人群在桥上川流不息,有进城的,有出城的。挑着蔬菜、鱼虾、水和木柴的各色人等,成群逐队,步履如飞。还有六抬三跟的盐商的飞轿,缝穷的妇女,手敲木鱼化缘的游方僧道,男装女像、涂脂抹粉的少年,等等。韩南注意到,小说中出现了二十几条街巷的名字,以及门、桥和码头的名称,犹如详细的城市旅游线路。小说的其他部分也同样表现了扬州所特有的风土人情,包括语言、风俗、食物、音乐以及娱乐等。总之,《风月梦》充满了地域文化色彩,可以使我们对小说中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韩南之后,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城市研究蔚为大观,如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研究》,孙逊、刘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顾鸣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出版了孙逊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双城书系”,包括谢昆芩《汉唐文学中的帝都气象》、刘方《汴京与临安:两宋文学中的双城记》、邓大情《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蒋朝军《扬州与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城市研究与文学研究交叉这一研究方法的革新,引发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要处理的问题也不仅是文学研究和城市研究作为两个独立学科所关注的问题,而是与社会结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综合性问题。此外,在对晚清重要的小说家吴趼人的研究上,韩南摆脱了以往将其小说归入以谴责小说表达社会良知的传统定位,侧重剖析了吴趼人的写情小说。韩南研究吴趼人小说侧重点的转移,对晚清文学史书写中将谴责小说作为这一时期文学主线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也打破了将作家作品限定在某一类型的做法。韩南认为,吴趼人的写情小说与当时的其他写情之作迥异,而为“情”注入了道德内涵和社会责任感。这一观点后来经台湾辅仁大学赵孝萱的发挥,指出吴趼人的《恨海》以“无情”写言情,并不是鸳鸯蝴蝶派的前驱。
正是由于西方汉学家能另辟蹊径,在近代文学研究中往往引入文学以外、文本以外的外部研究视角,又与对小说文本内部的研读相结合,因而他们的研究本身是一种突破,同时,对于我们如何摆脱现有研究模式的束缚具有借鉴意义。
以韩南为代表的美国汉学家一方面关注西学东渐影响下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国小说家们在文学技巧上的创造与革新,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在研究方法上兼得中西之长,每每能推陈出新。
韩南的考据功夫是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和信服的。但是,他的考据之学不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朴学路径,研究方法也不单单受到中国传统学术影响,而有西学的因子。南京大学张宏生教授访问韩南时,谈到韩南的考证实际上融合了西方的研究方法,因为在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中,考据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张宏生指出,韩南通过考据,旨在揭示小说产生的语境、方式和过程,讨论同一题材在不同文学中的流变。早在1973年,韩南出版第一部学术专著《中国短篇小说研究:年代、作者、写法》(TheChineseShortStory:StudiesinDating,Authorship,andComposition)时,他就提出以“风格标志”来进行断代,以风格推断小说的写作年代。他依据这一方法提出了《醒世恒言》的主要编者是席浪仙而非冯梦龙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关注。清末小说《电术奇谈》由周桂笙译自日文小说,其日文版到底是原创抑或日文版本身同样是译自某部英国小说,向来是一桩学术悬案。根据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的研究,小说作者菊池幽芳是由一本在伦敦得奖的英文小说译成日文的,再由周桂笙转译成中文,又经吴趼人润饰而成。韩南经过仔细考订认为:《电术奇谈》是否原作,连菊池自己也模棱两可,他在一处将此书列为翻译,在另一处又把它列为自己写作的作品。韩南又考订出梁启超的《十五小豪杰》乃是译自日文,而日文本则是从法文原著凡尔纳(Jules Verne)《两年假期》(DeuxansdeVacances)的英译本转译过来的。他的考订综合各种文献,依据他提出的风格标志进行判断,从不妄加推测,结论令人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韩南的目的不在于为考证而考证,他在运用考据方法的同时,十分注重合理运用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分析作品的风格和写作手法,因为叙事是构成小说风格的重要方面。然而,要对中国小说进行叙事学研究,前提是要建立起一套适宜的叙事学分析方法。韩南指出,在他研究之时,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迄今为止,这种方法尚未确立起来。 韩南不满足于用布局、情节、人物、结构等这样一些含混的概念来进行小说分析,他认为只有进行比较细致的层次划分,才能使文本分析有具体的凭借,进而接近历史发展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小说的作者和时代都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可行的做法就是将小说的写作活动置于某个特定空间,这样才有可能展开分析。韩南本人对弗莱(Northrop Frye)、英加登(Roman Ingarden)、卢伯克(Percy Lubbock)、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和韦恩·布斯(Wayne C. Booth)等人的理论都有所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套自己的分析纲要,分说话者层次、焦点层次、谈话形式层次、风格层次、意义层次和语音层次等进行剖析。这些层次之间不分顺序、等级,只要与文本相关的内容就尽量纳入考察范畴,以便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综合分析。这对近代小说研究尤为重要,因为近代小说写作动机复杂,文体特征杂糅,语言形态多样,叙事技巧也表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特征。
这一路径对于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确实颇见成效。在《“小说界革命”前的叙事者声口》一文中,韩南考察了1902年“小说界革命”发生之前约50年间的小说叙事的演变,以揭示中国小说在清末王朝危机发生之前是如何发展的。他指出1895年对现代中国小说的诞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年份,这之后的几年可以视为先于“小说界革命”的第一波小说创新浪潮。而这一小说史的考察主要就是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的,韩南在文中大致按照年代顺序,将小说的叙事方法划分为四大类别:人格化的叙事者、虚拟作者、最弱化的叙事者、亲身介入的作者。他在分析中融入了杰拉·热奈特(Gérard Genette)关于叙事者的阐述,又联系中国说书的传统,使用了所谓“声口”的概念,“声口”包含着关于叙事者的多方面内容:“他的身份,他的性格,他与文本、作者和编者的关系,他在怎样的情况下叙述,向怎样的听众以及他对所叙述的事件的态度倾向、看法。”韩南的叙事学分析突破了之前研究中往往以叙事视角切入的单一做法。在《吴趼人与叙事者》一文中,韩南聚焦于《新石头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游骖录》这三部小说,讨论吴氏富有创造性的小说试验,运用各种小说技巧进行的写作实践,特别是其在叙事者身上做的文章。韩南在此文中对叙事者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从视点和声口两方面进行的。关于吴趼人《恨海》特定文学语境的论述,韩南也从叙事学的路径理清了《恨海》与《被难始末记》及《禽海石》之间的成书关系。韩南把《禽海石》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中考察,认为它可以被视为一部真正的“私小说”,严格地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比日本同类小说的出现要早数年。
晚明的徐光启曾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以韩南为代表的美国汉学家在近代小说研究中能够会通中西,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将中国近代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视野中展开研究,考察近代小说的文本旅行;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把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分析方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有机结合,不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模式,不生搬硬套西方话语,而是恰当地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小说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西风东渐”原本就伴随着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当代世界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深入,会通中西是这一学术语境对近代文学研究提出的要求,正如林乐之(Young John Allen, 1836—1907)所说:“揆今之时,度今之势,专西学而废中学不可,专中学而废西学亦不可,二者得兼,庶为全才。”美国汉学关于近代小说的研究不仅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性,也具有学术史的意义,开拓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引发了诸多学术生长点。
注释:
①关于韩南对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顾钧曾发表《韩南对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一文,对韩南论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载《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4期;季进曾发表《海外汉学界的晚清书写——以韩南、王德威为个案》,分别对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两书的研究内容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分析,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9期。
②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③李今:《汉译文学的学科位置及其编年考录的设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9期,第2页。
④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9期,转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⑤《中外小说林》第二年(1908)第四期,载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21-322页。
⑥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此书英文版同年在美国出版,所收论文大略相同:Patrick Hanan,ChineseFictionoftheNineteenthandEarlyTwentiethCentu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⑦季进:《韩南教授的学术遗产》,《中华读书报》2014年5月28日。
⑧李今:《汉译文学的学科位置及其编年考录的设想》,第4页。
⑨Patrick Hanan,“The Missionary Novels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HarvardJournalofAsiaticStudies, 60·2(2000):413-443. 这篇论文后来由徐侠译成中文,收录在韩南的论文集《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中。
⑩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责任编辑:陈 吉)
Studies on Modern Novel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Sinology——A Case Study of Partick Hanan
SONG Lihua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Modern litera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has not been placed in an appropriat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Western sinologists carried out researches on Chinese modern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s, with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lements, introduced a new academic perspective and excavated lots of new literary materials, thus becom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changing the academic patter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Focusing on Patrick Hanna, the paper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researches on Chinese modern novels by American sinologists and their academic influences.
American sinology, modern novel, Patrick Hanna
2017-01-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来华西人所编中国古典小说书目研究”(16BZW070);上海高校高峰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建设项目
宋莉华,浙江宁波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I209
A
1004-8634(2017)03-0005-(06)
10.13852/J.CNKI.JSHNU.2017.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