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2017-04-12 17:0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音乐课多媒体学科

姜 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姜 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在中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深入实施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广大教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导致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令人困惑的现象。为确保音乐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对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四种突出现象及其带来的困惑进行揭示,对其中的基本问题给予学理上的分析,并坚守“学生与音乐的关系”为基本底线,回归对教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是推动当下与未来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理性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困惑与思考

如果从1996年7月至199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6 所大学及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年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算起,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至今已启动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当下音乐课程改革风头正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需要警惕,很多时候某些热闹并不是真正的活跃与繁荣,更多的是在形式上对所谓的创新的追求,支持者往往不自觉地拜倒在“非理性的繁荣”之下,缺乏洞察一切的视野和反思能力。在当前的基础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或者对其中的基本问题未给予及时的澄清,导致其中涉及到的根本问题被遮蔽、被忽视、被误读,以至于很多教师往往带着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而贸然行事、盲目跟风,继而引发在课堂教学行为上出现失误、偏差,如果不及时给予重视,很有可能使教学发生异化。

一、对当前基础音乐教育课堂教学若干现象的困惑与思考

(一)音乐教学中“无中心综合”现象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音乐课的本质与内涵提出了全新理解,强调音乐课的人文学科性质,提出音乐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关注学科综合。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音乐课堂中出现了新的教学形式——综合教学或拓展教学。但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科综合的本质把握不当、理解不深而将音乐课上成了拼盘课、杂烩课,致使音乐课被虚化、边缘化、空洞化的现象愈演愈烈,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一上课就非得要学生画画、朗诵、做形体动作、跳舞或戏剧表演,尽管这些环节并非是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所必需的,经常勉为其难地在非艺术人文学科的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与音乐之间寻找联系,而并不得法的学科综合又往往充塞着大半个课堂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1]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类所谓的综合教学呢?实际上,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学科中心”、“学科本位”造成了各学科之间的孤立分割,使教育的视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科综合意见的提出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也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从音乐课的角度而言,教师在实施这种综合教学时,首先需要厘清“综合”和“多”的区别。“综合”意即“打破”和“超越”,不是“多”的简单组合与叠加,“综合”是打破学科壁垒,把多种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其认知视野超越了单学科。这便触及到了根本性的问题,音乐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音乐课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目的、性质是一样的吗?音乐课的教学到底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领域和方法呢?这些问题提示着我们,这种综合最起码应该有一个可以围绕的点,而这个中心点正是音乐本身,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音乐来综合、拓展与延伸;所有的综合、拓展与延伸也应是以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体验为目的,而这也正是教师需要向音乐的更深、更精彩处去综合、拓展与延伸的意义所在。对此,有的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 2011版音乐课标中,被提到首位的是‘突出音乐特点’,继而才是‘关注学科综合’,很明显综合是有限定的,就是一定要突出音乐特点。”[2]其次,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课要突出学科综合的种种论述并不是对音乐教学“本体”的论述,它不是要我们用这些方面的内容去取代音乐,凌驾于音乐之上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甚至全部,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内容、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艺术的真谛。“无中心综合”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人们把这些观点误解为关于音乐教学本体的论述,在实践中将音乐之外的对象统统作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导致音乐教学陷入了困境——使音乐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陪衬,恐怕这是对综合教学的一种极大的误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中“去文本”现象的困惑与思考

众所周知,新课改之前,音乐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授,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以施教者的体验取代学习者的体验,导致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发挥,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目的的达成。因此,新课改强调:“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些主张体现了传统音乐理解观念向现代音乐理解观念的转变,最终具体落实在人们对待音乐欣赏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上。传统音乐理解观念建立在以作曲家为中心的单一维度上,重视作曲家和音乐作品,而忽视了欣赏者的作用,使人们误以为对音乐的理解就是对作曲家创作意图的探寻,也造就了人们对音乐欣赏态度的固化认识,认为只有符合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解释才是正确的,否则都是不正确的。在现代接受美学的视野里,接受不是复制,而是创造,音乐理解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欣赏者不应该被动地接受音乐作品的意义,而是要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建构新的文本意义,这个新的意义来自于接受者与音乐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契和,称为“视域融合”。一方面,音乐文本的潜在意义就是一种作用力,会引导欣赏者按音乐本身的潜在意义来理解它;另一方面,欣赏者自身也会按照个体的经验、偏好主动对音乐文本施加作用,理解音乐的意义。这两种对立的力量在某一点上的统一,就实现了音乐的审美活动。而造就接受者的创造力的正是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先结构”或所谓的“期待视野”,包括音乐欣赏者接受作品的一切条件(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验、审美能力、艺术趣味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接受过程所建构的音乐意义是多元的,而不是标准答案式的一元解读。正如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提出的那样:“不同学生聆听同一首音乐乐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束缚学生。”[3]正因为如此,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欣赏者的主体作用,被摆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全新的音乐接受观,为音乐欣赏教学指明了基本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为音乐欣赏教学突破传统习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广大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音乐欣赏教学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局面。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夸大这种对音乐文本意义建构的开放,对学生主体体验的强调态度,割裂了音乐与解读的本质关系,使音乐欣赏教学很快变成了“放羊式”的无序化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忽然进入了一个盲区,走到了反音乐、反文本的方向上去。“请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已然成为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常见的评价语。哪怕这种想象并非出自学生对音乐的真正感受,或者并非出自学生的切身体验,教师也依然认定这是让学生发挥审美创造,独立感受音乐魅力,唤起无尽遐想的成功尝试。现实中,这种对音乐的漠视态度,又不免使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作曲家的独白变成了欣赏者的独白。

那么,对音乐的欣赏到底有没有底线呢?恐怕这里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感受”有一个正确的前提性认识。现代接受美学将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从作曲家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将音乐审美活动的发生置于音乐与欣赏者的互动关系之中来看待,提升音乐欣赏者的地位,但也并不排斥、否定音乐文本的客观意义,音乐意义的建构存在于接受者与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并同时受这二者关系的制约。换句话说,音乐意义的客观性存在是音乐理解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失去了音乐文本的客观性意义,音乐与欣赏者之间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去文本”去掉了对音乐的固化解释,也去掉了音乐欣赏活动得以存在、发生的前提——音乐。承认音乐文本的确定性和客观地位,承认音乐文本对音乐欣赏活动发生的前提意义,是欣赏教学的根本。“去文本”不仅舍弃了音乐,同时也舍弃了学生真正的感受与体验!

(三)音乐教学中“滥用讨论”现象的困惑与思考

当下音乐公开课、教学比赛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教学形式就是 “讨论”,大致的基本流程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各组表达各自意见,最后全班讨论,如有不同意见,还会组织学生辩论。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以同伴交流、小组合作为主的“讨论”教学几乎成为了目前一节音乐课的“标配”。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在音乐教学中大行其道的“讨论热”现象呢?

首先, “讨论”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关键要看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更明确地说,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是一个认识性的问题还是一个知不知道的问题?对于不知道的问题可以查资料、阅读、观察、体验,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可不必非要讨论。其次,我们还要斟酌我们到底有没有条件去讨论,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没有能力在课堂上展开思考进行充分有效的讨论。总之,教师应该明确,将“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时,它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则,如果没有按照教学本身固有的需要和讨论的原则进行讨论,那就是“滥用讨论”了。这种流于形式的“讨论”是对自主探究理念的泛化,既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又会降低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进而造成音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育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呈现出协同学习、多声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景象是众多教师所期望达到的。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讨论了,就是自主探究了,这是一种绝对的误解。要保证小组讨论学习的课堂生命力,教师必须在精心设计与有效实施上下功夫。我们所要讨论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怎样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去讨论,我们如何按照讨论的要求和方法去实施讨论,都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给予充分的考虑,达不到讨论条件的,就没有必要非用“讨论”不可。现实中,“讨论”泛滥的音乐教学,已经对广大学生的智慧造成了愚弄,伤及了他们的心灵!

(四)音乐教学中“滥用多媒体”现象的困惑与思考

在课堂教学方面,多媒体在信息调度、丰富课堂教学、促进情境教学方面确实有其优势。但总的来看,多媒体在教学中是把双刃剑,恰当的使用可丰富教学,使用过度、使用不当就可能对教学造成伤害。音乐教学应该是以音乐为中心的,虽然这称不上是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完整规定,但无论如何,音乐课上必须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这是一条不变的宗旨。换一句话说,不管我们的音乐教学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都必须是以学生与音乐的交流为前提的,必须以学生对音乐的内在体验和思维过程来实现。多媒体之所以能够成为音乐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但同时,这种表述也潜在地提醒着我们,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音乐课堂上,对多媒体的使用,也应该尽可能地控制在促进学生与音乐发生亲密交流的范围之内,而不应该让其完全取代音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对象。

现实中,很多教师由于对多媒体的使用范围欠缺考虑,在教学中出现了多媒体使用泛滥造成了“滥用多媒体”的现象,影响了音乐教学目的的达成,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些教师整节课只将多媒体做板书之用。当然,用多媒体来展示板书,不仅美观还可以方便有效地调度除文字之外的各种信息要素。然而,在一节音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口耳相传、耳濡目染才应该是最畅通便捷的交流通道,有书写提示的需要,教师现场利用黑板来操作也是极为方便的;第二,在现有技术规定下,课件只能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程序的预设提前做好,这就规定了对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自己必须事先划定教学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教师无法预测的“意外”,学生的思维反应很可能与教师设计课件时所预想的不同,这个时候,教师要么选择放弃已做好的课件改变教学思路,要么只能无视学生的反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课件继续讲下去。但无论哪种情况,对教学双方来说都是十分荒谬的。第三,也是问题最严重一个方面——用多媒体完全取代音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整节课完全用课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似乎用若干个图片或视频串连起来就能够完成一节课的音乐教学,学生既没有时间阅读、质疑,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发现问题。结果是,课件上罗列的问题虽然在课堂上过了一遍,但学生未必真的懂了。无疑,用多媒体直接取代音乐教学,代替教师的语言和技巧展示,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其后果势必会使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被弱化。此时,多媒体就自然地沦落为阻挡学生与音乐发生联系的障碍——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被遮蔽掉了。显然,这绝不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目的和功用。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笔者批判“滥用多媒体”的教学现象并不是反对在音乐课中使用多媒体。相反,笔者认为任何教师都应该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以使用课件为主,进而取代学生的体验、思考、质疑,教师的随机提问、点拨和板书等教学活动,那将使信息化教学走进“死胡同”。多媒体是教学高效率的有力抓手,但不能滥用,不可取代“教学”。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音乐课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和范围内使用多媒体的问题。

二、坚守音乐底线,回到对教学根本问题的研究

上述问题的提出并非是提倡我们的音乐课程改革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系统工程,我们决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轻言放弃,但也不能轻易贸然前进。我们需要外力对教育的推动,但也需要将这种动力保持在不导致现行教育陷入困境的可控范围之内,理性推进改革的进程。笔者认为在当下与未来的音乐课程改革过程中,坚守“学生与音乐的关系”为基本底线,“回归”对教学基本问题的系统研究是理性推进音乐课程改革的两个关键基本点。

(一)坚守“学生与音乐的关系”的基本底线

音乐课堂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结构合理,整体则呈现出有序状态,协同效应就会增大;结构不合理,即使教师、学生、教学工具等要素质量再好,也未必能发挥出优异的整体功能。只有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形成有序的教学系统,发挥出整体功能。这启示教育工作者在关注提高教学系统各要素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结构方式,才可获得更高的系统功能。掌握了事物运行规律,方能获得自由,这种自由必然要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结构,即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掌握上。“规律就是关系”,要从关系中寻找规律[4]。尽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但有一对基本关系是最核心、稳定的,即“学生与音乐的关系”。就音乐课而言,不管用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来教,不管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学习什么内容,首先都必须是以学生为本的,即一切的需要必须以学生的特点、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收获为要旨;同时也必须是以音乐为本的,即一切的需要必须以驾驭音乐本体为目的,进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践,这些方式具体涉及到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在做出任何教学决策和实践行动时,都要以“学生与音乐的关系”为逻辑起点,才能保证音乐教学整体上不失去根基,不偏离准绳。现在全国各地正在推广的由中央音乐学院开发的试点项目“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正是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准确把握到“音乐感觉和体验是学生直接感知音乐艺术的基石”,进而将“使学生系统掌握感性经验”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5]。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同样重要的,即坚守这个底线的根基还在于“回归”对教学根本问题的研究。

(二)回归对教学基本问题的系统研究

回顾与梳理课程改革成果的时候,不难发现,对于教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正在受到人们的忽视。从当前的一些核心刊物上所发表的课程改革论文来看,研究的热点主要还是在具体的学科领域内围绕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的探讨,似乎这些内容就是课程改革研究的全部。然而,学科教学的背后、深处是教学的根本问题,这些根本问题共同指导着所有学科的发展,是所有学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进而动态地掌握教学的本质和规律。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音乐教学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很不够。缺失了基本问题,必然导致实践脱离根基,改革失去方向。实质上,回归对教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保证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日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则是呼声甚高但实施甚少,这反映了我们的“音乐教育研究”的落后。当下与未来的中国音乐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从整体和学理上处理好教与学、知识与核心素养、教学规范与教学变革等方面的关系,而对音乐教与学的本体、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以及我们中华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优秀教学传统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如此地迫切,以至于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研究的突破,方能真正唤醒课程改革的活力,保证我们的音乐教学走在理性的轨道上。

三、 结语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改革不需要浮华和繁荣的假象,要保证音乐课程改革的理性发展,需要我们时刻对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做出清楚地回答和令人信服的解释,并及时承认不足和缺点,界定好适用的限度和范围。我们的课程改革既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既需要解放也需要规范,既需要创新也需要传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对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予准确的认识,实质上正是探寻音乐课程改革新的发展可能性的有效切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思不是后退,恰恰是一种新的出发。

[1]刘安乐.谈音乐教育学科综合的前提[J].基础教育研究,2007(11):50-51.

[2]王蔚淇,秦葱.谈“提倡”到“关注”转变的内涵与实质——对11版修订版音乐新课标“学科综合”的分析[J].2012(12):106-107.

[3]王安国,王耀华.新的起点 新的高度——音乐课程标准几个重要内容的修订[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131-134.

[4]向周俊.教学模式的本质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及其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J].中国音乐,2006(3):181-183.

[5]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双基”——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之一[J].人民音乐,2013(9):66-69.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Music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JIANG Lai
(Department of Music,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 Guangdong, China)

China’s music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substantive critical period.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music curriculum refor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it should also realize that there are some confusing phenomena which are caused due to the majority of music teachers’misunderstanding the ideas of new curriculu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ly, 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on four kinds of outstanding phenomenon in current school music education, giv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bout them, and put forward that music curriculum reform should adher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and the music”.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the study on the basic problems of teaching as well.

basic mu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onfusion and reflection

G632.0

A

1007-5348(2017)08-0104-05

(责任编辑:陈 娜)

2017-03-18

姜莱(1982-),女,辽宁大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理论、艺术学。

猜你喜欢
音乐课多媒体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