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带领广东媒体走出去

2017-04-12 14:59蒋韵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南派海丝频道

□蒋韵

纪录片带领广东媒体走出去

□蒋韵

在国际宣传格局西强我弱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对外传播一直是中央级和地方媒体热议的话题。“南派纪录片”凭借自身优势,扩大了地方台的对外传播力,帮助广东媒体“扬帆出海”。

纪录片;走出去;对外传播

纪录片《海丝寻梦录》于2016年开始海外拍摄,讲述了在广东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故事、新成果。由于国际舆论话语权长期为西方媒体所把控,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没有得到充分、真实的反映,要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发出有力的中国声音,就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主动出击,先行一步,占据舆论制高点。

一、争夺国际话语权必须“走出去”

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将力量分为硬力量和软力量。硬力量是命令式的力量,而软力量则是同化式力量,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指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价值观能否为世人接受,还与其传播渠道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享有绝对强势话语权的西方主流媒体一直倾向从负面角度处理中国有关问题,对人权、民主自由的炒作不绝于耳,“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不符实情的描述不利于我国战略、政策的实施,因此打破西方垄断、争夺国际话语权势在必行。对外传播正是重塑中国正面形象的有力工具。

不论是西方世界还是部分新兴国家,国际形象的塑造都被摆在重要位置。利用国家力量进行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力工具,不仅能让世界增进对我方的了解,还能增进友谊,促成互惠合作,赢得更多支持,创设有利条件。因此,国际传播是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扭转“西强我弱”格局,国家早在2001年就吹响了广播影视和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号角,颁布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政策实施至今已硕果累累,中央及地方媒体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广东国际频道的“南派”纪录片模式,通过富有岭南特色的纪录片形式,为海外观众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广东新貌。

二、纪录片是一种良好的对外传播形式

电视纪录片能够真实记录历史,展现现实,在对外传播中往往可以克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的障碍而经受最小的文化折扣。由于纪录片的可信度高、客观性强、文化底蕴深,它在对外传播中最能适应当地市场。

纪录片不仅体现人文情怀,传扬历史文化,更可以以小见大,展现当下社会百态,阐述大战略,述说大趋势。自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以后,一批制作精良的丝路题材纪录片作品纷纷问世,从国际角度宏观看历史、看当下,用事实说话,证明了“一带一路”能给沿线国家带来实惠,而不仅是中国的一家独奏。

而电视纪录片也是对外传播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传播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蓬勃经济、多元文化,打破意识形态隔阂,还能起到传递文化价值、体现历史人文关怀的作用,成为当前对外传播工作的一种主流趋势。

三、广东国际频道及南派纪录片的实践探索

(一)广东国际频道“三个为主”的频道理念

广东国际频道从申办之日起,就尝试竞争差异化、传播国际化的策略,订立了“三个为主”的频道理念:以英语为主要播出语言,以新闻资讯为主要节目形式,以纪录片为主要播出内容。

首先,以英语为主、粤语为辅进行播出,基本保持了每天一小时的英文节目总量,热播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南派纪录片代表栏目《珠江纪事》等都添加了英文字幕。

其次,节目以新闻资讯为主。《今日广东》国际频道开播就设立的新闻资讯栏目,如今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美洲版在美国黄金时间逢整点推出自办全高清英语新闻NewsHeadline,滚动播出国内外要闻。

第三,以纪录片为主。除了《纪录片地带》《珠江纪事》等常设纪录片栏目外,广东国际频道还有大量以项目方式运作、不定期播出的纪录片。

(二)广东国际频道拍摄的南派纪录片

南派纪录片是以岭南地区文化和特色为主题,符合岭南价值观和审美,并为广东公众所乐见的一种纪录片类别。广东国际频道不仅有自己的纪录片创作团队,同时还在《珠江纪事》《今日广东》《南粤大地》等栏目中展播各市县电视台制作的体现岭南特色的纪录片。

1.发展南派纪录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广东各地创作纪录片的氛围非常浓郁。早在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内各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就非常活跃,纪录片业务交流活动频繁。2003年,首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集纪录片节、纪录片大会、学术研讨会于一身的业界盛会,开创了用纪录片实现对外传播的新舞台。

广东发展南派纪录片条件得天独厚。首先是语言优势。在海外华人主要使用的语言中,广东就占了粤语、客家话和潮州话三样,在海外侨胞中拥有稳定受众群,在与海外华人的频道合作运营当中也有沟通上的便利。其次是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历史悠久,曾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有大量出土文物。此外,广东还是“自然门”等中国功夫、醒狮、竹马舞、采茶剧和客家山歌的发祥地,是纪录片拍摄的丰富素材来源。第三是政府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对外传播工作,着力打造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多元、人与自然均衡发展的幸福“新广东”。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近两年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门用于打造《感知广东》品牌。第四是市场化环境。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有着较雄厚的资本和较完善的商业环境。由于境外电视落地广东较早,广东有着比其他省份更为开放的传媒环境,业务拓展中更容易与国际接轨。

但也不可忽视广东在发展纪录片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挑战。首先是文化折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制度、社会、习俗、文化,因此在对外传播当中需要认真分析海外观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其收视习惯,在进行定位、确定渠道、编写内容时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减少文化折扣。其次是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发达国家老牌国际电视频道(CNN、BBC、NHK)、中国国家级国际频道(CCTV 4)、境外华语频道(凤凰卫视海外频道、台湾东森美洲卫视)以及其他新媒体,都是广东发展本土纪录片要面临的强大竞争对手。

2.南派纪录片制作成果

近两年来广东国际频道推出了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及客家文化的一系列南派纪录片,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评价,积累了自办纪录片的有益经验。

(1)海上丝绸之路系列

2015年,《感知广东》以“重走南粤海丝路”为题,跟随外籍嘉宾,走访广东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地市。

2016年,广东电视台先后推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丝路:沙与海的交响》以及《海丝寻梦录》等一系列纪录片。

六集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是广东广播电视台与美国PBS联合拍摄的,创下西方媒体第一次深入报导海丝的纪录。杰弗里·莱曼是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两次获得过艾美奖。在节目中,他走访了广州、顺德、佛山、潮州、汕头、阳江、湛江等地,拍摄了南越王墓博物馆、黄埔古港、潮州笔架山窑址“南海一号”、徐闻古港等,以西方视角讲述中国“海丝”故事。节目于2017年元旦在广东台以及美国PBS电视台下属电视频道播出。

四集纪录片《丝路:沙与海的交响》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阐述“一带一路”当中有关“互联互通”的人和故事。第一集对互联互通的内涵和外延作了阐释。第二、三、四集展开论述主题,分别借粤新欧班列谈新疆、借中巴国际公路谈塔吉克民族、关注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世界各国追梦人,显示“一带一路”为沿线地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深刻复杂的变革。

三集纪录片《海丝寻梦录》从广东制造业、商贸和物流及基建与互联互通等三方面,讲述广东与海丝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参与沿线国家建设的故事。

(2)客家文化系列

客家文化为广东南派纪录品的制作提供了可供取材的丰厚土壤。纪录片《千年客韵——中华客家山歌》深入闽、粤、赣、湘、桂、川等南方各省区与东南亚各地,搜集、整理了约200首客家山歌,体现了客家人对自己语言的自信、对族群文化的坚守。

四、总结

电视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优势突出,是对外传播的良好节目样式,应当成为省台国际频道节目设置的优选。在对外传播的新的历史时期,纪录片发展仍然大有可为。广东各大媒体要抓住发展机遇、抓紧地区优势,打造一批有着丰富题材、多样风格和鲜明特色的南派纪录片。

1.黄文峰.电视对外传播的地方试验——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视(纪录),2012(10).

2.李琳.省级卫视国际新闻创新策略研究——以广东卫视《直播全球》为例[J].新闻世界,2016(8).

3.王广令.打造海外第一华语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电视研究,2013(7).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中心)

猜你喜欢
南派海丝频道
南派戏装道具的创新特征
家班聚散:福建南派布袋戏微观察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海丝泉州 20余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对接
海丝海博会四月启幕
寒假快乐频道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浅谈南派纪录片的风格与发展路径
——以《珠江纪事》为例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