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
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叙事分析
□陈星
广东南方卫视曾先后推出两部系列专题片《世纪传承》和《岭南记忆》,纪录并宣传广东的二十五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故事。笔者有幸参与到这项巨大工程的前期策划、拍摄和制作播出的全过程中。本文将通过结合这两部系列专题片的实例,特别是其中的获奖作品,来探讨这类非遗传承专题片的特点、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从而促进这类专题片的创作。
非遗传承;专题片;叙事分析
2017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广播电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可以说“纪录即是传承”。下面对广东南方卫视的系列专题片《世纪传承》和《岭南记忆》作分析。
(一)叙事对象的“虚实结合”。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拍摄对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虚”的,而传承人是“实”的,这是第一个“虚实”。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从工艺或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是“虚”的,但是其“产品”却又是“实”的,这是第二个“虚实”。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本体”的话,每一个传承的行为或是结果就是它的一个“实例”。以《岭南记忆——疍大婚遗风》为例, 家人水上婚嫁的习俗可以说是“虚”的,是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每个流程对应的活动和物品的要求;但对应于每一对选择这套民俗来结婚的新人,他们的整个婚嫁过程就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民俗背后的文化魅力。所以,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首要特点在于“化虚为实”,同时又要“以实见虚”,全面展现非物质文化及其传承的意义。
(二)功能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常是一种工艺或艺术形式,其最初的目的是“功能性”的。即便是民间音乐,如客家山歌,其最初的目的也是为枯燥的劳动生活添加一些乐趣,但在长远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既来自于文化本身的不断丰富和自我完善,同时也来自于“匠人们”日积月累的雕琢和提升。非物质文化的这个特性,既使得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艺术性得到了增强,又对其艺术性地展示“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非遗传承类专题片具有“功能性”的目的,即是纪录并传播非物质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传承。这种“功能性”则意味着专题片将以文化为中心来展开。尤其是对于“纪录即传承”的类别来说,对非物质文化的真实性纪录和艺术性表达的要求更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类专题片一般包括两条叙事主线:一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实存状态和未来发展;另一条是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的学习经历、实存状态(日常)以及传承工作(见图1)。专题片本身通常采用全知叙事视角(零聚焦),但传承人的叙事中,有时候也会使用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或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内聚焦),从而构成全片的多视角叙述模式。在叙述的过程中,两条叙事线结合视角变换经常交叉进行,从而形成叙事的节奏和变化。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通常与传承人日常工作或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高度重合,进而构成叙事中心,并通过闪回、演示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丰富的叙事层次,让故事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演示的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叙事结构是笔者对查特曼叙事结构图的部分实例化①,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叙事结构图。一方面,由于叙述者包括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所以笔者对其进行了省略。另一方面,非遗传承类专题片存在“纪录即是传承”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专题片的观众可能通过观看专题片学习到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产生兴趣,成为传承人之一。如《岭南记忆——大婚遗风》,观众欣赏节目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这种文化学习的过程。如果观众看完之后,通过进一步掌握细节并采用这种婚嫁方式,那么观众就成为新的传承人。对于这部分“纪录即是传承”的专题片来说,传承人便成为其“隐含受众”。因此,笔者在所绘制的叙事结构图中保留了隐含受众和真实受众。而隐含受众的分析和界定,也会对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叙事技巧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灵活运用情景再现,推动双时间线叙事的轮动发展。非遗传承类专题片叙事时间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顺序上的反复变化,尤其是倒序功能闪回的频繁使用。这一方面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比较悠久,需要通过回溯来展示,另一方面是因为传承人学习并精通非物质文化的过程,通常位于专题片叙事时间起点之前,必须通过传承人的回顾来呈现。反复体叙事的灵活使用是非遗传承类专题片的第二个叙事时间特点。在非遗传承类专题片中,反复体叙事既是通过多个非物质文化“产品实例”的演示来展现其全貌的手段,也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多道“工序”提炼式浓缩来演示其生产过程的有效工具。非遗传承类专题片叙事时间的特点之三是描述性段落(场景)的使用,可以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性的表达需求,也可以让整个专题片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其中,情景再现在这三个叙事时间特点中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
以《岭南记忆——诗经遗韵》为例。图2是这部以客家山歌为主题的专题片的叙事时间线。专题片的现在时是从传承人余耀南73岁开始直到其受邀指导比赛结束,也就是时间轴的OA段。而故事的核心部分,包括余耀南学习经历和对客家山歌的演绎,以及另一叙事主线即客家山歌的发展,都是过去时,也就是时间线左侧的虚线部分。在这些历史叙事中,情景再现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专题片中,先后出现了六个段落的回忆叙事。其中第一段也就是在全片开头,清亮动听的客家山歌在如诗如画的客家山水美景中响起,沁人心脾,真实表现了非物质文化的魅力。这一段无时间标识的叙事同时也是通过反复体叙事来刻画客家山歌全貌的第一个实例。此外,还有客家土楼内的山歌、采茶女的山歌和撑排哥浣衣妹对唱山歌等多个无时间标识的反复叙事,从而全方面多角度深入阐释了客家山歌的文化内涵。
(二)变化调度多重叙事视角,内外聚焦切换提升叙事感染力,增强体验。从非遗传承类专题片全片来看,第一视角通常是全知视角,这样能满足对非物质文化知识和历史的讲解需求,也便利于叙事线的灵活切换。但是单一视角的使用,尤其是在画外音采用熟悉的平稳磁性的男中音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枯燥乏味。打破这种叙事单调节奏的第一种技巧是插入无画外音的戏剧式或摄像式视角的描述性段落,即从零聚焦转到外聚焦,如《岭南记忆——大婚遗风》中介绍新娘上迎亲船一段,整段以纪实性画面和现场同期声为主,解说声属于配合位置,将“声音主角”让位于现场温馨感人、满载亲人对新娘不舍之情的“咸水歌”,从而让叙事从知性向感性过渡,从解说向陈情转换,唤醒传统民俗背后的伦常文化。
利用叙事视角转换来提升非遗传承类专题片感染力的另一技巧,是充分利用传承人和专家学者的视角,从零聚焦转入内聚焦,从而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较深入地体会传承人的感悟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等主观性较强的情感。如《岭南记忆——诗经遗韵》中传承人余耀南回忆下乡演出一段,从余耀南说话过程中淡出其下乡演出的情景画面,但仍保留了其说话声作为画外音,而当情景中年轻的余耀南与群众互动开始演出时,画外音停止,轻松活泼的逗乐客家山歌响起,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看到了客家山歌的表演属性的一面。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专题片,非遗传承类专题片有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也有其特殊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对其叙事技巧的研究仅限于叙事时间和视角两方面,其他如叙事空间、交流机制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仍有待进行。
注释:
①[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徐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