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军 骆雄伟
(1.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88;2.绍兴市江南大学研究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首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朱能军1骆雄伟2
(1.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88;2.绍兴市江南大学研究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国内职业院校在21世纪初逐渐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实践,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显双元育人、学生双重身份、招生招工等现代学徒制特征。我国现代学徒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国家政策和制度体系、社会外部环境、学校内部条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为全面推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国家遴选了部分行业、企业和学校先开展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试点,必须先解决好选什么专业试点、选什么企业试点、选什么样的师傅、设计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校企双方管理责任如何落实等五个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的供需不匹配的矛盾。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问题
在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用人标准,人才供需双方出现了匹配性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在考察和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等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后,2011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文件,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由此现代学徒制成为国家层面的教育战略。
虽然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早已有之,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明显滞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在21世纪初才逐渐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当前,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制度分析、西方现代学徒制特征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以及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职业院校则是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教的深度融合,初显双元育人、学生双重身份、招生招工等现代学徒制特征。[1]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国家层面上还缺乏系统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举措,来引导、扶持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因此,教育部于2015年8月遴选出165家单位先行试点,人社部和财政部也在北京等13个省(区、市)的每个省份选择3~5家单位开始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2]
在试点过程中,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中的企业积极性不高、学生和家长认同感不强、毕业生就业选择权不愿过早放弃等外在制约因素,也存在高职院校本身管理制度错位、技术服务能力欠缺、办学经费不足等内在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所存在的问题,综合制约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还不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虽然许多制约因素也非职业院校所能解决,还需要多方合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现代学徒制作为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制度,职业院校本身理当成为攻坚克难的排头兵,积极研究解决自身问题,大胆探索实践,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加快现代学徒制实施步伐。
高职院校要有效地试行现代学徒制,首先要解决好选什么专业试点、选什么企业合作、选聘什么样的师傅、设计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校企双方管理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选择什么专业先行试点是第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确定后才能选择合作企业,才能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才能进行诸如师傅选聘、学徒落实等问题。那么适合先行一步的专业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第一,要考虑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职业兴趣的匹配程度。从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出发,如果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专业教学特点相匹配,则教学效果是最理想的。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分析,人的兴趣类型可以分为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现实型(R)、研究型(I)和艺术型(A)等六种类型。[3]其中常规型的人具有按计划办事、细心、条理性强、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等特点;而现实型的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喜欢操作工具,他人或环境对其产生较少的干扰和影响。因此,这两种兴趣类型的人所从事的职业适宜学徒制的培养。据此,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大致有汽车修理、烹饪、机械加工等,且这些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具有学徒制的传统,因而推行学徒制教学容易为社会和大众所接受。
第二,要考虑所选专业与企业接收学徒岗位的密集度,即所选择的试点专业,其对应的企业不宜过多和分散。在试点初期,学校需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资源确保试点有效性和成功率。如果学校与过多的企业和过于分散的企业进行合作,在还没有更多先行经验之前及有限的条件下,学校势必弱化试点工作的教学管理;而在选聘企业师傅、与企业沟通等工作上,常常会顾此失彼、力不能及。
第三,要考虑将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作为试点。这些专业社会认同感较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比较稳定,职业目标比较明确,转岗和离职率较低,有利于现代学徒制的先行试点。
第四,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时段和生源类型。在现阶段,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于普高毕业生,入学时对其所学的专业及对应的职业认识比较模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感也不强,大一时就进行学徒制试点不现实。因此,对普高毕业生,大一阶段可首先通过参观、考察和学校教学等多种形式,了解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待有了亲身感受、产生认同感、就业方向比较明朗时,在大二阶段试点学徒制比较适宜。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经过了中职3年的学习,其专业思想稳定,职业生涯规划比较明确,对学徒制的培养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宜在大一时进行试点。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选择哪里的企业开展学徒制试点,这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的关键。首先,所选择的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4]选择这样的企业作为学徒制试点,对于学生和企业双方都是有利的。对学生来说,希望自己将来能在发展前景良好、薪酬福利优厚、工作环境优良、有职业成就感的企业工作;作为企业,从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储备更多更好的人才方面考虑,也希望所培养的学徒能留在企业工作。二是要考虑学校与所选择的企业合作的意向度和目的性。有些企业的职业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在人力资源市场很容易招到相应的员工;有的企业本身具有较为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因而这些企业合作的意向度不高。[5]所以要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并对学徒制试点有需求的企业,最好是选择已有合作基础的企业。三是所选择的企业要具备开展学徒制试点的实力、能力和条件。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社会信誉、经济实力、经营实力、职业岗位的类型和数量、师傅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等条件,所选企业确实能为学徒在学习期间的培训教学和生活条件提供可靠的保障。当然,企业的一些培训条件、生活条件等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建“厂中校”的形式逐步完善。四是所选企业的地理位置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处在城市之中,或离学校较近,或处于集镇繁华地方,学生相对愿意去学习、工作,这既方便学校教学管理也方便与企业沟通。相反,一些较为偏僻、离城市较远的企业,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学习和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意向。
另外,在确定学徒与对应的企业时,还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高职院校所在省的各个地区,少数来自于其他省份,其中有不少学生都有回本地就业的意愿。因此,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实际,宜选择学生所在地附近的企业进行试点。
师傅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中,师徒之间朝夕相处,手把手教学形成的关系,相比课堂教学为主的师生关系更亲近。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说明师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建设现代学徒制教学特别需要有现代学徒制教学经验的师傅,因此,需要加快建设好现代师傅团队。理想的可以担当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现代师傅,应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该具有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教学理念,掌握组织教学和开展教学互动的能力。要在企业和学校中现在很难寻觅到达到以上标准要求的现代师傅。企业中的师傅普遍缺乏现代职业教学的能力和方法,而学校中的教师则大多不具备实践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寻找现代学徒制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另一方面要注重现代师傅队伍的建设。各地建设现代师傅队伍的有效途径大致如下:
一是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建设的大师、名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中的大师、名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艺,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威望,在他(她)们旗下都带有一批优秀的徒弟,可以依托大师、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组建现代师傅组织机构,开展现代师傅的团队建设。[6]
二是发挥行业、专业和技术协会的作用。目前各职业院校中的专业教师大多都加入了当地的专业协会,有的教师或学校成了专业协会的理事或副理事单位,可以通过这些协会开展现代师傅的队伍建设。
三是以企业为中心,在企业中建立现代师傅队伍。一些大、中型企业其本身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强的师傅队伍,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师傅队伍。
四是学校搭建平台,设定条件招聘现代师傅,开展现代师傅培养和团队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制订计划、建立制度、设定条件、明确职责和待遇等举措,实施首席工人制和技术能手带徒工程,进行现代师傅队伍的建设。
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关系,处理好“以就业为导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的跨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体现学历层次的高端性、职业素质的综合性、职业技能的超前性和职业能力的发展性。[7]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最终是要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始终要体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意图。事实上,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框架下,受招生政策、制度的制约,考虑高职教育吸引力等因素,招生与招工一体、双身份认定工作还不具备条件,试点方案既要体现引领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方向,也需要充分考虑这个现实中的难点。[8]要系统设计好现代学徒制分步、分阶段推进的步骤,可以先行“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待有了良好的校企互动关系时,再深入推进。
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遵循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进行重构。[9]学校教育着重解决学生学历所要求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问题,达到教育对象的高等性目的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企业师带徒则着重解决学徒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问题,达到教育对象的职业性目的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由此可以建立共性模块(学校课程)和个性模块(企业课程)的校企双体系课程结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共性模块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实施,以达到规定学历层次和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个性模块则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面向不同的企业针对不同岗位的学生,主要培养企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操作能力。教学实施要打破传统的学期、周、工作日、班级授课制的组织方式,采取长短学期、半工半读、白+黑、轮换制、交叉制、分班制等灵活的组织方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推行现代学徒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除了在学校层面上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设计学徒制实施方案以外,更重要的是保障这些机构、制度和方案得到有效运行和落实。目前,有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虽然搞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建了班子,挂了牌子,铺了摊子,结果却出现了领导热、教师冷的现象,使工作难以持久。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来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是一种诱致性改革,而并非是强制性改革,任何强制措施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有宽松的环境,不要强制要求学校教师、企业师傅怎么做,而要诱导教师和企业师傅做什么,使教师和企业师傅对现代学徒制工作愿为、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牵涉面广,产生问题多;同一专业又因试点企业的不同其管理模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实行精细化、精准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管理。
在管理责任的界定上,学校要换位思考,不提过高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保护企业的积极性。其中有两点需要十分明确:第一,合作协议要明确主体责任的界定。作为学徒的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身份仍是学生,在整个学徒教学期间学校始终担负着主体责任,应派专职管理人员进入现场承担管理职责,学生的安全或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由学校负责。第二,在教学经费使用上,明确师傅的带徒待遇应由学校承担,学徒的日常生活设施主要由学校提供。以此消除企业的顾虑,让企业敢于与学校合作。如果学校向企业提出过高的要求,分摊过多的责任,或只有索取而没有回报,企业要么不愿合作,就是合作也是敷衍了事。
管理需要有抓手、载体和实施措施,浙江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在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就建立了以下具体制度和措施:一个仪式——授帽敬茶的拜师仪式;二种意识——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意识;三份保险——学生(家长)购买人生意外险、企业为学生(学徒)购买工伤险、学校为学生购买实习险;四方协议——签订学校、酒店、家长、学生的四方协议;五个对接——建立课堂与厨房、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工、作品与产品的对接;六处共建——共建基地、队伍、计划、课程、课堂和文化;七个抓手——酒店挑选、师傅选择、学生特长、岗位轮换、基础管理、奖金激励和多方呵护。这些制度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10]
然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要充分发挥学校、行业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灵活运用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不拘泥于“学徒制”“订单班”等固有模式,围绕企业的利益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必将形成特色并取得成效。
[1]刘静慧,关晶.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现状研究[J].职教论坛,2015(25):21-27.
[2]吴晶.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20-24.
[3]沈洁.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应用评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0(7):9-10.
[4]邵建东,朱振国.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合作的真正纽带[N].光明日报,2015-04-21(15).
[5]关晶.开展现代学徒制应选什么样的企业[N].中国教育报,2015-11-26(9).
[6]崔丽莉,陈明昆.试点现代学徒制,“师傅”从何处寻?[N].中国教育报,2016-03-01(5).
[7]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93-96.
[8]陈海峰.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及模式多样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45-48.
[9]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1-45.
[10]贾继冬.烹饪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4):162-163.
(责任编辑 邓 颖)
Five Problems Yet to Be Solved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u Nengjun1Luo Xiongwei2
(1. Zhejiang Agricultural Business College, Shaoxing, Zhejiang 312088; 2. Institute of Jiangnan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88)
The early 21stcentury saw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of the domestic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are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campus-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working and learning alternation and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re have subsequently appeared such novel things as dual education, students’ double identity, and th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in the system. However, compared with Western modern apprenticeship, ours is restricted by several factors covering the state policy, institution system, exterior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nterior campus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favors certain industries,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as pilot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for formulating polic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e, the present paper holds that the following five questions are to be handled: which major can be selected as pilots? Which enterprise the pilots? Who can be the masters? What kind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be designed? How can the managerial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ampuses be shoulder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problem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7.11.010
G719.21
A
1008-293X(2017)11-0056-05
2017-03-21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点研究课题“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研究”(2015SB111)
朱能军(1958- ),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