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县级广播转型发展研究

2017-04-12 13:32:04陈园
视听 2017年9期
关键词:上虞电台听众

□陈园

全媒体视域下县级广播转型发展研究

□陈园

当前,各级广播依然在从早到晚地“喋喋不休”,尤其是县级广播,还保留着80%的固有节目。但是,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余地更大了、对媒体的要求更高了,广播要继续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就必须创新求变。本文认为,县级广播要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就必须把自身放在全媒体视阈下进行审视,既看到县级广播面临的挑战,又充分认识潜在优势,更要采取科学的应对之策。

全媒体视阈;县级广播;挑战与机遇;发展对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无论是在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上,还是在受众的覆盖面与传播的影响力等方面,都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其中的县级广播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更是无法与其他媒体相比,压力重重。全媒体时代,如何才能让县级广播这棵老树萌出新芽,焕发生机,这是当前需要思考并致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县级广播面临的挑战

统计发现,有90%的中老年人对广播曾经的辉煌记忆犹新,也有60%的青少年对广播以前的风靡无法忘怀,“田头广播”“小喇叭”“点歌交友”“知心夜话”等节目甚至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然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广播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听众流失、广告下滑。“全媒体”是指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①反观现实中的县级广播媒体,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人才素养问题

对广播媒体来说,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是衡量人才的重要元素,县级广播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才荒。首先是人才数量不足,受编制、经费等限制,近年来招募机会日渐减少;其次是很多员工退休后,导致专业岗位人员青黄不接;再次是高素质的人才非常紧缺。全媒体时代需要全能型人才,由于人才缺乏,许多人无法适应新媒体岗位。

(二)频率单一单调

现如今,还有不少县级广播媒体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专一”,如把对农广播合并到调频广播中,认为一个频率就可以包容所有。由于频率单一,节目内容设置又面面俱到,导致频率的辨识度不够清晰,无法实行精准化传播。而没有自己的品牌节目,则更容易在全媒体语境中被其他强势媒体所淹没。

(三)经费少发展难

广播运行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但这不等于就不需要经费保障。长期以来,多数县级广播电台的经费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广告创收,但财政拨款基本只占总运行成本的三分之一。随着广播的发展,人员成本、设备成本在不断增加,经费短缺已经严重制约广播的生存。

(四)影响力在下降

全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上虞电台分别于2008年、2010年和2017年做过三次听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听众对广播的熟悉度在下降,尤其是对县级广播(调查媒体设定为“上虞电台”)的认知在弱化。更有数据显示,客户在上虞电台投放广告的意愿已从2008年的80%下降至2017年的3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媒体时代县级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

二、全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的潜在优势

(一)接近全媒,融合简单

长期以来,人们对广播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声音,但正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反而给广播的全媒体发展提供了便捷。声音可以融合文字、图片和视频,声音与全媒体最接近。也因此,融合最容易。以上虞电台发展微信公众号为例,当周边县(市、区)的微信公众号开始进入全国排名前一两百位之际,上虞电台微信公众号才刚刚起步,但一旦起步,粉丝就急剧增加,融合的速度充分体现出了广播优势。

(二)收听简便,非独占性

广播是伴随性很强的媒体,受众在接受广播传播的信息时,可以放开手脚做其他的事。“随着广播接收装置不断更新换代,广播的移动便捷性进一步增强,听众在吃饭、做饭、走路、候车、开车的时候都可以随时收听节目。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汽车的增加,广播传播的快捷性和接收的可伴随性也逐步成为其后发优势。”②所以,这个时代,广播优势再次被点燃——随时听、随地听、随身听。人们只要点开收音机或者APP,广播就在那里,信息就在那里。

(三)播发快捷,成本较低

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电台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时效性强,这是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报纸需要排版印刷,电视需要剪辑与制作,但广播的实时报道和现场直播已经常态化,并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广播记者可以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一场播报。在2015年全国旅游日上虞“覆卮山攀浪节”期间,上虞台的广播记者带着一部手机就完成了全程活动的直播。

(四)根植基层,更接地气

除了国家大政方针之外,县域听众最关注的往往是发生在本地的事情,处于新闻事件发生源头的县级电台与受众同一天地,占有时间上的主动性和地域上的专属性,具有大台难以具备的接近性。由于县级电台离本土新闻的现场最近,因此采制的报道与受众在地理上与心理上的接近性最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媒体时代县级电台发展的优势在于“地道”。在讲求信息本土化的今天,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信赖。

三、全媒体时代县级广播发展的应对之策

正视现实、走出困境、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深度融合,是全媒体时代县级广播发展的应对之策。参考近十年的数据,全国广播到达率并未出现显著波动,基本维持在59.7%左右。③具体来说,线性广播节目内容丰富,播报密度高,播发速度快。而听众结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一是由中老年变为中青年用户为主;二是由低学历转向受高等教育人群;三是由中低收入迈向高收入人群。④由此可见,广播电台并没有“老去”,它正在不断成长、不断向上,如果说经历过低谷,那么在全媒体时代,它正迎来生命的繁华。

(一)转变观念,树全媒体思维

县级广播要成功转型,首先是决策层面要转变观念,像重视电视、新媒体那样去重视广播;其次是不忘广播也具有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与功能,认清其在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公众舆论方面有着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再次是每个广播从业人员都应该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全媒体概念,在节目设置、内容选择、播报形态、发布渠道、平台拓展、反馈互动等各个环节大胆创新,使节目和活动离受众需求更近。

(二)加大投入,做好人财保障

全媒体时代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人才与资金是保障县级广播媒体发展的基础。要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广招专业人才,同时强加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把提升队伍素质、优化队伍建设、加强人才战略储备和战略开发摆上议事日程。人才招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编制、待遇、职称的解决很现实地摆在眼前,只有从机制创新着手,探索构建更科学的用人机制、薪酬机制、晋升机制,才能激活采编播队伍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而这些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撑和经费的保障。对县级电台来说,要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就必须具备人与财的保障。

(三)扬长避短,扬优势到极致

稳步提升内容质量。必须坚持“内容为王,质量制胜”意识,不断通过构建更多原创性的内容资源,努力提高节目质量。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以全媒体思维凸显宣传内容的和谐宽容、雅俗共赏,以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思想力量,坚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在自媒体林立的今天脱颖而出。而多年的传播实践证明,品牌战略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广播节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对增强舆论引导力也能起到直接的催化牵引作用。要探索构建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制度促进、规划统筹、创意研发、营销推广协同运作的品牌建设机制,在继续打造已有品牌的同时,切实抓好潜在品牌,开发新型品牌,重视和发挥品牌在促进内容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中的积极作用。

(四)节目为本,活动立体带动

为了让让节目活起来,听众动起来,县级广播还要以节目为本,靠活动立体带动。互动是广播生存最大的优势之一,以往的互动只能是通过热线电话或者听众来信等方式,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让县级广播打破了导播人数和基础设施的限制,使互动能力得到了飞跃式和提升。很多喜爱在移动终端寻找乐趣的网民,都是先成为广播新媒体平台的粉丝,进而成为广播的粉丝。要不断强化活动与节目、广播与电视、媒体与社会的互动、联动、滚动,更好挖掘释放活动潜能,努力以内容完善推进创优,以形态变革推进创新,以品质升华推进创造。

(五)立足本土,发挥文化优势

本土化是地方媒体最具竞争力的特征。老百姓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把本土化文章做深做透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查发现,浙江安吉电台在全天13小时的直播节目中,每个整点都有本地新闻,道路交通上的突发状况都在第一时间进行播报;上虞电台全天设置了7个整点的交通信息播报以及晚高峰两个小时的路况直播,因为提供的是完全本土化信息,方便了本地司机的出行,牢牢锁住了听众群。本土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和互联网所说的“精准化锁定目标受众”是一致的。

(六)互联网+,让广播尽情飞

“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一个广播频率,绝不是说让广播媒体从业者放弃广播事业,转而从事其他媒体的运营开发,而是借助现有的频率资源、主持人资源、听众积累、媒体影响力积累,提前规划新媒体战略,将传统与现代两者完美结合。互联网思维,打破的是旧的条条框框束缚,用新的理念拥抱新媒体,实现自身的完美蜕变。⑤喜马拉雅、荔枝等一批批互联网电台,通过APP等方式不断冲击听众的视听。与其怕冲击、怕代替,不如将思维打开,对于县级广播,同样要带着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如何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传统内容,打上“互联网”的印记,值得深思和探索。这方面上虞电台也做了尝试,一是在微信上开设广播品牌栏目板块,提升用户的覆盖率;二是制作既有新媒体特性又有传统广播元素的作品。另外,安吉电台在这方面还有更完善的做法,如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网络音视频直播,并结合活动适时推出视频直播。这些做法都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维和理念——广播可以尽情飞。

四、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必须通过战略转型才能赢得新发展,这既需要传播平台与渠道的拓展、生产流程的再造、体制机制的重构,还应该改变线性传播形态,与受众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互动,不断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行精准化和分众化传播的同时,全面融入新媒体,通过“两微一端”的建设,形成全媒体矩阵,实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媒体传播。只有在坚持新闻立台的前提下强化服务功能,加快广播融入全媒体的进程,才能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注释:

①大数据全媒体——浅析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之转型[EB/OL].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3811ea0101i9y8.htm l.

②于潞.全媒体时代广播的创新[J].新闻前哨,2013(7).

③广播的“互联网价值”[EB/OL].新媒体经济·中国,http://www.mediaeconomy.com.cn/node/5207.

④融媒体时代的中国广播影响力[EB/OL].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76c230102wggd.htm l.

⑤迟晓龙.试论用互联网思维玩转传统广播[J].活力,2015(8).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广播电视总台)

猜你喜欢
上虞电台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4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上虞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4
我军的第一部电台
军事历史(1982年3期)1982-01-18 07: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