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微信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冲击及思考

2017-04-12 13:29罗定市罗定第二中学陈凯旋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偏差高中生德育

文/罗定市罗定第二中学 陈凯旋

手机微信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冲击及思考

文/罗定市罗定第二中学 陈凯旋

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普及,手机微信作为近几年来兴起的网络交流平台,许多长期致力于德育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新生事物了解认识不深,缺乏亲身体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因而,我们有必要重视这一新事物,致力于研究这一新媒介对高中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冲击,高中教师应当如何重新思考德育工作的各方面。

一、微信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冲击

1.微信造成高中生形成畸形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比,当下高中生的礼义廉耻似乎让人不敢恭维。这体现在不少高中生的大胆行为。例如,2015年3月 《读者文摘》曾登载了手机微信,中学生用微信征恋人,要求对方 “风骚性感”的报道,深圳某些中学生微信求 “解放”。高中生在这开放虚拟的微信平台上沉迷身心,寻求刺激,道德感弱化,从而形成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畸形价值观,给传统的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微信造成高中生性格和行为的偏差

高中生本身在情感上处于外露而又内隐的动荡时期,与师长及父母交流常常 “心存顾忌”,微信的出现,进一步扼杀了面对面情感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只选择在虚拟世界中 “畅所欲言”,在实际交往中面对面时,则表现出“缄默不言”,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下降。有些学生因在虚拟的世界沉沦太久,以至于对诚信产生了质疑,从而更不愿意将内心世界对外敞开。一旦诚信危机在师生中形成,教育工作则很难着手进行。

高中生在利用微信等平台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容易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在虚拟的网络下,性格的偏差更导致出现了行为偏差。例如《汕头特区报》曾发表一起 “中学生微信发声明 ‘围攻’高二色狼”的报道。类似这样的行为偏差我们难以谴责其中一方,我们只能运用教育的手段, “未雨绸缪”。但显然这种性格和行为的偏差已经大大加大了开展德育思想工作的难度。

二、高中班主任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微信

1.转变 “说教德育”的传统思想,尝试 “微信德育”的新型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已经无法阻止高中生中涉及网络的脚步。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在认识和学习 “网络德育”相关内容的同时,可以针对性地尝试“微博德育”这一新型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形式,运用网络手段,例如制作网络视频,将日常育德工作与学生的喜怒哀乐相融合,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还可以结合网络内容,如微博上的 “热门话题”及 “发起活动”,通过谈一谈、议一议等方式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通过逐渐的引导,使高中生的偏差性格和行为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

2.开通互动微群,学习网络用语,打开心灵之窗

除了转变传统的观念,在实践当中通过课堂进行网络德育教育之外,要想做好个别学生的德育工作,当代教师还应当尝试融入学生当中。教师可以开通微群,关注学生,与学生 “互粉”。

笔者所任班级曾接触到一名女生郑某,原本在高中入学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竟导致高二的成绩呈大幅度的变化,从原来的上等水平降到年级倒数,更让人叹息的是她的行为规范和德育水平也出现偏差。笔者曾试图与该生交流,但她总是心有所顾,不愿开口,只是口头应允 “嗯”或是沉默不语,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也总是闪烁其词。后来通过与家长和班里学生了解情况,方知该生痴迷于网络倒不是好玩热衷网络游戏,而是喜欢 “挂Q”以及 “刷微信”,并时常至深夜。事实上这也是现如今大部分 “微迷”的习惯,该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罢了。于是笔者通过其他学生的途径自愿成为该生的 “粉丝”,在网络上了解了该生的心理动向。对她的某些微语录进行评价,引起她的注意,与之交流。与此同时,在课后时不时地“调侃”,拉近彼此的距离,偶尔微信上一些流行的用语也让交流更加亲切自然,德育也自然而然地得以渗透。

诚然,微信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冲击已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对班主任工作来讲,微信更像一把双刃剑,只要合理善用,终有一天必将 “舞出”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偏差高中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