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审之罪: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情况分析

2017-04-12 13:27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细菌战罪行史料

雷 亮(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未审之罪: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情况分析

雷 亮(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通过对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收藏情况,建议中国作为日本侵略战争的受害国和战胜国,应站在保存民族历史记忆高度,重视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揭示,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充分文献支持。

美国国家档案馆 细菌战 日本

1 引言

二战结束后,为惩处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罪行,1945-1956年,在美国主导下,中、美、英、澳等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分别在东京、马尼拉、横滨、上海、关岛等40余个地区组织军事法庭,对5400余名日本战犯罪行进行审判,最终4300余人被判有罪[1]。这些审判确认了日本侵略战争的犯罪性质,裁定了日本的战争责任,对厘清历史责任、解决战后国际纷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上述军事法庭均未针对日本细菌战罪行进行起诉①根据目前史料,前苏联主导的“伯力审判”(又称哈巴罗夫斯克审判)是唯一一场针对日本细菌战罪行进行的审判。。战后陆续解密的档案表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受审的28名甲级战犯中,至少有一半的人与日本细菌战有关,另外有超过5000名以上的日本人都曾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过细菌战计划[2],其犯罪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罪行之恶劣足以构成犯罪,但在美国的掩护和主导下,这桩惨绝人寰的反人道罪行最终成为了一桩“未审之罪”,石井四郎等相关战犯逃脱审判,逍遥法外,至今未能受到追究,广大中国受害者的战争创伤至今未能得到道歉和补偿。

然而维护正义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二战老兵、各国学者、记者等纷纷依据《美国政府信息自由法案》等法律,强烈呼吁美国政府公开相关史料,追究日本细菌战罪行及其赔偿责任②例如美国二战老兵后人小罗得里奇斯,记者约翰•鲍威尔、谢尔顿•哈里斯等人,利用《信息自由法案》找到了能证明731部队与美国政府达成交易的文件,揭开了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尘封已久的日本细菌战罪行史料一角。。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美国国家档案馆组织成立的“纳粹战争罪行档案跨机构工作组”(Nazi War Criminal Records Interagency Working Group, IWG)将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等各部门的日本细菌战罪行档案史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包括1400余份文件、约一万余页的专题馆藏,为我们今天了解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细菌战罪行史实提供了基础史料。

2 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收藏情况分析

2.1 主题范围

根据学者要求,美国国家档案馆将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的整理范围确定为以下几个主题:(1)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实验的情况;(2)日本二战期间发起细菌武器攻击的情况;(3)日本在人类和动物身上进行活体细菌武器实验的情况;(4)日本人针对战俘的暴行;(5)日本人针对平民的暴行;(6)盟军关于调查特定日本科学家和军人有关细菌战罪行的资料;(7)关押在沈阳奉天战俘营的美国战俘以及日本在这些美国战俘身上进行细菌战实验的证据;(8)盟军关于举行战争罪行审判的相关资料等[3]。

2.2 文献内容

2.2.1 美军对日本细菌战嫌犯的调查和审讯报告

早在1941年,美军情报部门即已注意到日本在华实施细菌战的罪行,并着手收集相关材料。1945年8月,日本正式投降后,美国于1945年9月-1947年11月期间,先后派出桑德斯(Murry Sanders)、汤普森(Arvo T. Thompson)、费尔(Norbert H. Fell)、希尔(Edwin Hill)等生物学家赴日调查日本细菌战罪行,形成了大量详实的日本细菌战罪行调查资料,系统地揭示了石井四郎、北野政次、增田知贞等细菌战战犯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大致可分为美军调查报告、嫌犯讯问记录和日方提交的人体实验报告三类。

(1)美军调查报告。美军四次派员赴日调查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共计四份[4]:《1945 年9-10月日本科学情报调查报告:第5卷-生物战(Report of Scientific Intelligence Survey in Japan: Vol. 5 - Biological Warfare)》,又称“桑德斯报告”,41页;《关于日本生物战活动的报告(Report on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BW) Activities)》,又称“汤普森报告”,49页;《日本生物战活动的最新情报概要——1947 年4月诺伯特•费尔博士赴日调查所得(Brief Summary of New Information About Japanese BW Activities [Dr. Norbert Fell's findings from trip to Japan in April 1947])》的报告,又称“费尔报告”,11页;《关于生物战调查的总结报告(Summary Report on B.W. Investigations)》,又称“希尔报告”,74页。

(2)嫌犯讯问记录。包括对陆军省医务局长神林浩、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室长出月三郎、陆军军医学校细菌学教室室长井上隆朝、日本陆军大臣下村定、参谋本部参谋长梅津美治郎、陆军中将若松知一等人的盘问记录,以及对参与细菌战的731部队要员石井四郎、北野政次、内藤良一、新妻清一、金子顺一、增田知贞、太田澄、菊池齐等二十余名前日本细菌战部队成员的审讯记录。

(3)日方提交的人体实验报告。通过上述调查审讯,日本最终向美军提交论文25篇,人体实验报告3份,幻灯片8000余张。其中最核心的是3份人体实验报告,包括《A报告(炭疽菌感染死亡者病理解剖观察记录)》,406页,《G报告(鼻疽菌感染死亡者病理解剖观察记录)》,372页,《Q报告(鼠疫菌感染死亡者病理解剖观察记录)》,744页,分别记录了日本细菌战部队在中国农安、长春等地区实施人体细菌实验的细节。

2.2.2 日本国民对细菌战罪行的检举材料

除上述由美国军事情报部门组织的对日本细菌战活动进行的调查以外,驻日盟军总部还持续接到来自日本各界的大量检举信。根据这些检举,驻日盟军总部法务局也进行了一些调查,形成一些专题档案。包括:

(1)“山口本治”案卷。主要为根据关东军100部队(对外称“关东军军马防疫厂”,驻地长春)兽医纪野猛、西村武等人的举报,对100部队长官若松有次郎、山口本治、保坂安太郎等人在长春实施的人体实验罪行进行的调查案卷。

(2)“森田丰秋”案卷。主要内容为1946 年4月23日-5月2日对“上海派遣军”少佐森田丰秋的系列审讯报告,森田丰秋供认了日军在上海设立化学战实验室,进行人体实验的罪行。

(3)上木宽等人举报材料。1946年10月11日,上木宽举报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建立大规模人体实验场,并对盟军战俘实施了“野蛮实验”等,这些举报材料也留存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细菌战罪行专藏中。

2.2.3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材料

1945年12月,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国际检察局,作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起诉方,负责日本法西斯战争暴行的调查取证和起诉工作,并指定助理检察官莫罗(T. H. Morrow)上校、萨顿(David Sutton)律师等人负责日本侵华罪行的调查取证工作。由于美国当局的阻挠,前述美军的调查材料和日本国民的检举材料并未移交给国际检察局,因此,国际检察局是在对日本细菌战罪行几无所知的情况下独立开展了调查取证工作。1946年3月6日-4月11日,国际检察局首席检察官季南(Joseph Keenan)率助理检察官莫罗上校、萨顿律师等人赴华取证,获得了大量日本在我国浙江、湖南等地实施细菌战的罪证。内容包括奥地利籍卫生防疫专家罗伯特•伯力士①罗伯特•伯力士(R. Pollitzer,1885-1968年),曾任国联援华防疫团成员、国民政府卫生署专员。(R.Pollitzer)博士1946 年4月3日提交的证词,中国卫生署署长金宝善②金宝善(1893-1984年),浙江绍兴人,我国公共卫生学家,近代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40年4月至1947年4月任行政院卫生署署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卫生署署长的金宝善将日军在中国撒播细菌的情况整理成报告,向世界公布。博士1942年3月31日关于1940-1941年宁波、衢县、常德爆发鼠疫报告的摘要,原日本细菌战部队成员、日军战俘榛叶修笔供,以及中国防疫专家陈文贵等证人的签名证词等。

2.3 文献组织与揭示

美国国家档案馆采用的著录规则主要参照《档案、个人文件和手稿:档案馆、历史协会和手稿图书馆的编目手册》,它是美国乃至国际档案界最有影响的档案著录规则之一。在著录中主要遵循四条原则[5]:一是来源原则。要求档案著录应该直接与档案形成的目的和职能相联系。二是尊重全宗原则。把著录的重点首先放在全宗级的著录上,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全宗内的文件和案卷的价值。三是上下文著录原则。规则不要求严格照录已有的特征信息,相反,它把档案的上下文关联作为著录的信息源。四是多级著录原则。通过提供多级著录结构来体现档案著录间的多维联系。

根据这些原则,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基本按文献来源机构分藏,每个机构为一个文件组(Record Group,RG),按机构序列排号(例如美国国务院一般档案为RG59,盟军总部档案为RG331等)。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细菌战文献主要分布于美国国务院(文件组号RG59)、海军军法署(文件组号RG125)、陆军军法署(文件组号RG153)、化学战研究中心(文件组号RG175)、战略情报局(文件组号RG226)、二战盟军总部及其下属机构(文件组号RG331)、陆军副官署(文件组号RG407)等机构卷宗中,在各文件组内按该机构下属行政单元进一步细分,各单元内基本按时间排序。此种著录方式较好地保留了原始档案的完整性和关联性,降低了馆藏管理成本,但对于进行专题研究的学者而言,文献查阅成本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档案馆“纳粹战争罪行档案跨机构工作组”团队在完成馆藏梳理后,将所有整理出的文件进行了复制,统一存放于14个档案盒中,形成专题档案。对于那些专门研究细菌战的读者,可直接查阅这14盒专题档案,对于那些不拘泥于研究细菌战单一问题的学者,则可从各机构原始卷宗中进一步查阅。同时,为尽可能减小读者查阅的困难,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文献著录上强化了著录字段的功能,几乎各层级都有详细著录说明,内容包括档案的来源、历史沿革、内容、缩微化情况、数字化情况、与其他文献关系、适用于哪些研究方向等,有的甚至包括被知名学者在学术著作中的引用情况,使得读者能够迅捷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档案。对于已有数字化版本的,提供URL链接,读者可在世界各地直接阅读全文。这些工作极大方便了文献的查阅利用。

3 思考与启示

3.1 高度重视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文献的收集工作

民国文献是中华民族近现代兴衰荣辱历史的重要见证,抗日战争则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日本细菌战罪行的最大受害国,理应站在“为子孙后代保留关于本民族兴衰荣辱历史记忆”的高度,重视发生在民国时期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为我国国内抗日战争研究、中日关系历史研究和侵华日军细菌战暴行受害者维护正当权益提供基础文献保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内相关一手文献史料存在较多空白,虽然近年来有王选、谢忠厚、张华、丁晓强、金成民、杨彦君、王希亮、冉炜君、包晓峰[2,6-14]等学者和爱国团体做了大量受害人调查和海外史料收集整理工作,但对藏于海外的日本细菌战战犯自供史料以及来自美国等第三方的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对石井四郎为首的731部队文献的收集、翻译和整理成果较多,针对若松有次郎为首的100部队等其它日本细菌战部队的文献整理揭示不足。此外,除美国国家档案馆外,还有美国麦克阿瑟纪念馆、日本防卫省防卫厅图书馆等机构收藏有大量日本细菌战部队成员留下的一手史料,有待进一步挖掘。考虑到不同收藏机构的文献开放政策不同,建议可分别采取派员抄录、文件复印、合作整理出版、共建全文数据库等方式予以征集回归,填补国内史料空白。

3.2 加强对海内外所藏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的系统整理揭示

由于战后并未像对德国纳粹战犯那样对日本战犯进行持续追捕,因此美国各情报部门未像针对德国战犯那样针对日本战犯建立个人卷宗,战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很多日本战犯重新成为日本政要,日本细菌战这一滔天恶行逃脱了法律的审判。美国国家档案馆“纳粹战争罪行和日本帝国档案跨机构工作组”首次将该馆所藏日本二战罪行文献特别是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揭示,这是数十年来各界正义人士不断奔走、呼吁和抗争的成果。

我国作为日本细菌战罪行的最主要受害国,目前学界、细菌战受害者后人团体等在相关文献史料整理出版上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译出版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资料选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和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合作整理出版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实录》丛书等。但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的已有工作成果,仍有一定差距。此外,国内研究团队虽然较多,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整合不足。建议今后从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整合各界力量,参照战后反法西斯国家针对德国纳粹战犯建立专门案卷的做法,开展日本侵华细菌战史料的系统整理工作,并将相关文献整理成果纳入“抗日战争及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统一揭示。

3.3 加强史料的展陈与揭示,发挥文献社会教育价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文献是历史最好的记录,作为文献收藏单位,不仅要做好海外相关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还应高度重视史料的展陈和揭示,发挥好文献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将面向全球收集整理日本战犯审判、抗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等专题文献列为重点专项工作,形成了“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系列”等系列成果,先后举办“历史的审判——馆藏东京审判文献展”、“不朽的长城——馆藏抗战文献展”等系列展览,又在微博、微信和手机门户推出“对日战犯审判文献精选编译”专题,不断挖掘史料、普及史实,受到广大公众的热烈欢迎。今后,随着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专题文献征集整理工作的逐步推进,也可参考相关工作模式,加强文献宣讲推广,发挥文献教育价值,充分发挥文献史料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

[1]雷亮.美国国家档案馆日本二战罪行文献资料馆藏情况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 38-43.

[2]谢尔顿•哈里斯著,王选,徐兵,杨玉林,刘惠明译.死亡工厂:美国掩盖的日本细菌战犯罪[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85.

[3] NARA staff. Japanese War Crimes Records at the National Archives: Research Starting Points. In:IWG. Researching Japanese War Crimes[EB].2016 -06-28].http://www.archives.gov/iwg/japanese -war-crimes/.

[4]陈致远.日本侵华细菌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306.

[5]黄霄羽.外国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9-160.

[6]王希亮,周丽艳编译.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资料选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7]金成民主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实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

[8]谢忠厚编著.中国华北的细菌战——日军1855部队细菌战华北受害情况的调研报告[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10.

[9]谢忠厚编著.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调研报告[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10.

[10]冉炜君.魔鬼的战车——内蒙古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调查[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11]张华.罪证: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史料集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2]丁晓强等.关于浙赣地区日军细菌战的调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杨彦君主编.日本细菌战档案选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

[14]包晓峰主编.侵华日军义乌细菌战调查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雷 亮 女,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业务管理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科员。研究方向:民国时期文献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细菌战罪行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民间借贷涉罪行为中受害人法律责任的刑民分析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东窗事发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揭开侵华日军1855细菌战部队之谜
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细菌战与反细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