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杨林
民间声音
大学精神不应只专注于录取通知书
(河南)白杨林
随着高考录取的进行,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已陆续发出。每年通知书的设计都会掀起一阵热议,今年也不例外。记者了解到部分四川考生已收到或还在路上的“邀请函”,它们别出新意,有种子、有书法、有AR、有珍珠、还有小秘密。 (8月3日 《成都商报》)
近年来,高校录取通知书屡屡成为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无疑,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一张纸片,也是大学给尚未见面的新生的名片,这张名片里应该含有大学的文化特色。珍珠录取通知书、AR录取通知书、种子录取通知书、3D钥匙扣通知书、毛竹录取通知书、毛笔书写通知书等等,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越来越精美,也越来越有个性和内涵,不仅考生感到惊喜和意外,也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舆论的好评。
然而,一所大学的形象、一所大学的内涵,乃至于一所大学的精神,和一封小小的录取通知书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前者要表达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表现一所大学的特质,后者说到底只是一个 “通知”,只要整齐端庄、简洁大方就完全可以。当然,大学录取通知书,承载着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上面加一点创意元素也未尝不可,但其他的东西毕竟属于装饰与点缀。打个比方,这就像是结婚请柬,有的新人在上面印上婚纱照,有的新人只是在红纸上工工整整地打上字,这都可以,谈不上那对新人的婚姻最幸福、最有前景。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各种充满创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给新生们带来了几分惊喜,但大学精神却不应只专注于录取通知书,因为大学之所以让人向往,就在于其拥有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慧眼识英、坚持真理、道德完善、人格高尚的 “大师”,让新生如好奇的孩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地来探秘,可以任意地想象奔跑,追逐自己的梦想,千回百转而不后悔、不腻味。倘若重表轻里、图名轻实,只专注于让录取通知书如何新奇,而不靠学问、靠大师、靠科研创新这些 “里子”来彰显大学精神,再有创意的录取通知书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经不住时间的检验。
不管怎么说,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每一个新生来说,意味着新的人生的开始,而对每一所大学来说,意味着自身形象的一次新的塑造。我们期待这样的开端能够是一种提醒,是一种担当,敦促各大高校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办学质量,真正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新成效促进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服务学校内涵发展,彰显大学风范,让大学之大不再只是校门之大、大楼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