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怡敏
沪语传播危局的思考
□ 吴怡敏
目前,沪语在上海遇到日趋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局,习惯于使用沪语的人群逐渐萎缩,年轻一代懂得讲沪语的人数逐年下降,以传承沪语为目标开发出的各种挽回措施未见成效。作为海派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如何挽救沪语面临的断代现象,本文认为,沪剧表演、童谣传唱、沪语动画电影皆是有益的表达手段,希望借此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沪语传播形式。
上海话;海派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一首名为《老鬼心不死》的沪语歌曲在网络上大热,这段腔调很浓的视频短时间内获得了众多知名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数十万的点击量。虽然如此不免令人怀疑,这首网红歌曲会像之前的沪语电视剧《孽债》、沪语喜剧《红茶坊》、海派清口《壹周立波秀》一样,火热一阵过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吗?笔者觉得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如今在上海,会讲沪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对学说沪语感兴趣的人也不多。众所周知,地方语言的保护问题在世界各个地区始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围绕沪语断代的成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试图找出传承沪语的最佳表达手段。
近年来,上海逐步拓展了沪语的社会化应用领域:广播台和电视台专门开辟多档用沪语播报和主持的节目;中小学校开设沪语课程;市区的多条公交车线路设置沪语报站语音提示系统;社会上掀起一股以沪语为主题的竞赛热潮。即便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挽救上海话的行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这波拯救沪语的集体行动中,沪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崛起。
笔者走在马路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对着孩子说上海话,孩子却用普通话作答。看来,沪语在年轻一代身上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对此现象,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沪语如果再不受到刻意的悉心保护,按照国际上语言衰亡的惯例,上海话用不了多久就走向衰亡。“上海社会科学院于2012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如今即使是在上海本地出生的中小学生,也只有六成左右能完全听懂且会说沪语。”①这类统计数据明显呈现连年下滑的态势,根据某些已经消失的语种的衰退规律来看,只要一代到两代人不再大规模地使用同一种方言,就会出现语言的断层现象,到那时,即使有一大批中老年人讲得很流利也无法广泛传播。
笔者推断,沪语断代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在中小学校里,有相关规定出台要求,教学授课时教师必须讲普通话,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学生中间也鼓励推广普通话,这就导致大部分人不再是从小开始强制性地学说沪语。第二,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的移民城市,说上海话的天然环境受到了严重冲击,在社交活动中为了便于沟通,多数人偏向于把普通话当作通用语言。第三,即使原先使用沪语的固定人口,在实际生活中,他们逐渐发现有些话语的含义用沪语表达所能传达的意思不如普通话显得准确和传情达意,于是自然而然地转向使用普通话。
首先,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都市,沪语可以被看作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识和精神文脉,沪语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完整而充分地展现了上海人身上特有的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风格脾性。其实,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当地文化最直观的体现,方言裹挟着特殊而深厚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沪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留方言信息中的文化属性,以维系地方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因此,沪语的失语最终很有可能导致海派文化的失势。
其次,传播地方文化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扩大当地方言的使用群体覆盖范围,一定要让沪语真正意义上进入大众的思想意识当中,并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法语作为法国的唯一官方语言,但是,法国政府一贯支持和鼓励法国人民保留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特色,每年的政府预算都拨出专门的一笔经费用于保护和推广当地方言。
再者,由于遭受到全球化和现代都市化进程的深刻影响,多地的方言正面临急剧流变的风险。为了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特色,“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该《公约》在其新的定义中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五大类,其中第一方面就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②再来看我国,“200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③既然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属于语言范畴,那么,作为方言的沪语也称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了。
另外,“‘语言生态’这个术语是豪根于1971年提出来的,他所说的‘语言生态’是指‘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④从这一定义我们看出,特定语言与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及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就好比是自然界特定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确实,沪语日渐式微的生存窘境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至于如何开展保护和传承沪语的活动,本文认为,可以运用语言生态学的视角,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沪语的文化价值,理性地探究出有效的传播策略。
其实早在2016年1月27日,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16年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科学保护上海语言资源”。其中具体提到:“根据国家语委‘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要求,调查采集上海地方口传文化等有声数据。继续在幼儿园开展上海话体验活动;指导高校和区县积极开展上海地方语言文化进校园活动。”⑤具体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保护和传承沪语呢?
笔者认为,除了目前正在开展的措施外,还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其一,通过沪剧来表达沪语的内涵。沪剧是上海开埠以后随着这座城市的都市化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戏曲剧种。从沪剧的语言表达中人们可以看到沪语的演进过程,沪剧对海派文化的贡献在于让这座城市有了能够代表自己独特气质的戏剧。不过,沪剧现在也同样遭遇受众数量的急剧萎缩,沪剧受到网络文化、影视剧集、流行歌曲等的强烈冲击。所以,必须让沪剧发挥大众文艺的本色,以促进沪语的传播。
其二,教授青少年传唱童谣。中小学生是语言习得中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往往很快就把网红的段子学唱得朗朗上口,传播沪语必须从他们着手。诸如“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切侬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勒拉挖?勒拉嗨。问侬讨只小花狗?侬来拣一只,汪汪汪!”这类富有趣味性的童谣,在两分钟预备铃、午间休息、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的时间段内让学生学着哼唱,不仅营造了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玩耍中获得学讲方言的训练,而且能让他们从经典的童谣中加深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的了解。
其三,一部名叫《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的动画电影倒是给出了一点启示。其是中国动画电影史上首次沪语版本的尝试。这部动画电影对于推广沪语起到了三个作用:第一,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一般针对少年儿童,小孩子又是学习语言的最佳人群,观赏沪语动画片是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小朋友学习沪语的兴趣。第二,30年前,电视版《黑猫警长》每一集结束时在屏幕上打出醒目的字“请看下集”,当时有许多人成为黑猫警长的粉丝,观众总是眼巴巴地盼望着弥补“请看下集”的悬念。利用这样一部经典动画片的高超人气能够巧妙地集聚人们对于学讲沪语的热情。第三,方言中的俗语和俚语通常包含历史掌故和街巷传奇,哪怕只是普通的形容词和语气词,都有助于提升人物的气质和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一个满口方言的人物角色随口说出的一句表达到位的方言台词所能创造出的记忆度和吸粉力,甚至可以超过影片本身的布景华美和明星云集。
还有,据一些媒体报道称,2017年春节期间,在上海电视剧频道播出的沪语贺岁剧《七十二家房客》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这就更加说明应该将沪语与其他文化表现手段融为一体,打造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又紧跟社会潮流的艺术表达形式。
综上所述,沪语不只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个载体。可以说,为沪语保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单纯是出于一份难以割舍的方言情结,更加是为了守护海派文化的非物质遗产。时代在进步,上海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沪语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土壤遭到严峻的威胁,当前沪语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与保护和传承困境应当引发更多的思考。
注释:
①刘俣.浅谈高校在沪语传承和传播中的作用——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9).
②③耿延宏,潘桂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方言保护的思考——以河北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2013(1).
④张艳玲,冯广艺.语言生态学的几个概念[J].湖北社会科学,2010(9).
⑤市语委关于印发 《2016年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要点》的通知.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2344/u26aw46331.html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