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雁飞
此狗非狗也
——《一条狗的使命》的叙事特点探析
□ 吴雁飞
美国冒险喜剧《一条狗的使命》,是以一条名叫贝利的狗为叙事主体的电影,改编自W·布鲁斯·卡梅伦的同名小说,于2017年3月3日在中国上映,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影片独特的镜头语言和旁白开启了宠物电影叙事的新篇章,影片声效与视效的完美结合更加凸显出影片故事情节中的美式幽默和泪点的鲜明对比。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来分析该影片的叙事特点。
《一条狗的使命》;叙事视角;第一人称;拟人化;象征
2017年3月3日在中国上映的美国冒险喜剧《一条狗的使命》,是以一条名叫贝利的狗为叙事主体的电影,改编自W·布鲁斯·卡梅伦的同名小说。影片在上映的首周便突破亿元票房,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影片独特的镜头语言和旁白开启了宠物电影叙事的新篇章,影片声效与视效的完美结合更加凸显出影片故事情节中的美式幽默和泪点的鲜明对比。
本片与以往关于狗的影视作品有所不同,导演在拍摄时有意将镜头放低,使观众从一条狗的视角去看周围世界的人和物,经历了狗的四生四世。用狗的视角和正常人的视角形成鲜明对比,狗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再加上幽默风趣的旁白,丰富了狗内心世界的活动,并从细腻之处表现出生活有趣的一面。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也使得影片有着较强的代入感。这种特殊的视角,并没有影响影片的构图和观影效果,反而通过一些大场景和大特写把狗灵动、活泼、可爱的一面完全展现了出来。
狗的第一世是只公的金毛犬。在它将要被憋在车里干渴而奄奄一息时,伊森和妈妈救了它,它认定了这一生的使命就是保护好伊森。第二世是德国牧羊犬。作为一只警犬的它,有了更高一层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它要不停地去寻找东西,发现可疑物品帮助完成破案,最终因公殉职,死得其所。第三世是母的威尔士柯基犬,经历了从与主人一起上课、一起逛街、点外卖,到主人与丈夫因狗结缘结婚生子,再到与主人的孩子们一同玩耍的过程。但主人随着年龄增长,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生活中尽显孤独落寞感,开始回忆青春岁月里的种种快乐,而柯基犬也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年岁的增长,孤独地坐在庭院间瞬间老去,最终在孤独落寞中闭眼而去。第四世是圣伯纳犬,这一生只为寻找最初的主人,完美地回归到主人身边,并为主人寻回年少时的恋人而完美谢幕,这样圆满的结尾充满了温情和戏剧性。
这四世的故事,均以狗狗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让观影人了解狗狗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观众在换位思考中,也体会到那些生活中看似琐碎的事却也有着简单的快乐意味。
(一)“轮回转世”的设定
导演通过第一人称的镜头语言反映呈现出狗狗贝利的四生四世,分别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地位,在不同的环境下,它坚守自己的使命从生到死。贝利的遭遇恰恰与现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生存问题有相似之处。人类能否也能像贝利一样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活在当下,坚持自己的使命,愉快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呢?影片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四个不同的轮回转世的时空设定,也是贝利四段命运的切割点,四生四世也经历了人间的春夏秋冬,狗狗的轮回转世也将生命的短暂和逝去的悲伤感进行了淡化处理。
(二)影片中的隐喻
关于亲情的隐喻。贝利的第一世,隐喻了一个正常人一心所向往的一生。贝利不仅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和宠爱,还有一只猫咪与它一起玩耍,有人为它精心准备食物,也有人悄悄地给它美食,有正式登记的名牌,有私人医生,有健康看护,白天有人陪它玩耍晚上有人陪它睡觉,在生命的最后也有家人的陪伴。这样的一生是人类所向往的一生,也是幸福感最强的一生。
关于爱情的隐喻。贝利在第三世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逸的家庭中,但也是它感情最丰富和情感变化落差最大的一生。导演在最后的镜头中让它孤独地坐在镜头前瞬间呈老态状,最后在偌大的房间里独自慢慢闭眼离去。贝利这一世的历程隐喻现今社会中有很多人像它那样经历暗恋、热恋与失恋,最终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关于使命的隐喻。狗狗贝利第一世的使命是守护伊森,第二世的使命是帮助警官维持社会秩序打击罪犯,第三世的使命是陪伴主人和家庭,第四世的使命是寻回伊森,再为伊森寻回年轻时的爱恋伴侣。导演用蒙太奇讲述狗狗贝利四生四世里的使命,其实隐喻着四生四世中所遇见不同主人的使命。第一世里伊森的父亲为了守护伊森和家庭而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不断作平衡,但在一次乌龙事件后失去了提拔加薪的机会而萎靡不振,终日酗酒,最终爆发了家庭矛盾,父亲被逐出了家门。虽被逐出家门,父亲依旧在默默关注着守护着伊森。第二世里,警官为了社会责任,搜寻非法枪支,缉拿歹毒。第三世里,一个美丽的黑人女孩生活愉快,渴望爱情,却又为情所困。第四世里,回归到伊森,他开始选择面对生活活,重拾当年放弃了的橄榄球,寻回了年轻时爱恋的美丽女孩汉娜。
整部影片是狗与人之间的温情陪伴,隐喻着现今社会中的人类承受着因生活背景、生存压力和社会地位等而带来的孤独与冷漠,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孤独感,才使他们内心更加渴望温情的陪伴。
(三)影片中建筑物语言的象征
影片中建筑物语言也具有象征意义。第一世,伊森的家被烧毁后,被毁的房子,象征了这个家庭的破散。伊森为了逃离火灾现场致使腿部残疾,内心也受到重创,因此放弃了橄榄球,放弃了自己深爱的女友汉娜。第二世,主人是单身男警官,卧室内极深极简的风格,象征着男主的内心世界,而警官工作的场所是冰冷残酷的犯罪现场,险峻的高桥,湍急的河流,都象征了主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漠。而贝利为他化解犯罪现场的危机和在为他挡下歹徒子弹时,主人内心冰冷的防线被击倒,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着转,面对歹徒从不慌乱的他却在失去狗狗的那一瞬间满脸不安与忧伤,与以往冰冷的性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世,女主人与丈夫因狗结缘结婚生子,贝利与孩子一起玩耍,贝利也有自己的男朋友,随着年岁的增长,女主人身边不再有男主人和孩子的围绕,贝利也感叹到另一半风度依旧而自己容颜已褪。最终只剩女主人与贝利的家显得空旷无比,贝利只身孤单地在庭院里老去,最终闭眼离去。第四世,伊森的农场形成规模,但他当初的屋舍却未曾改变,象征着他对汉娜的那份爱从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或消退。
影片的结构采取的是分段式的叙事结构方式。狗狗贝利的四生四世分别为四个段落,使得影片整体与段落之间形成对比,呈现出四生四世的命运变化,但最终还是回到最初那个美好的生活中,这样使得影片段落与整体和谐统一。
叙事结构中的主线穿插着四条副线,每一条副线讲述的故事可以单独成章,却又通过一只狗的轮回巧妙地串联了起来,是导演精心设计之处。这样的叙事结构是在横向叙事的同时,铺设了一条纵向的时间轴,独具匠心。
影片全篇大量采用狗狗的内心独白来展现出狗狗的内心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巧妙地避开了“人对狗”说话的俗套,从而开创了“狗对人”的新视角。但狗狗与不能与主人直接沟通,这样的设定就为影片讲述故事营造了很好的喜剧效果,增强了影片的幽默感,使得观影人在笑声中感悟到“人狗情”的温暖,同时也增强了受众的代入感,使观影人更能融入故事本身当中。影片中,导演赋予贝利人的思想、人的语言、人的性情、人的使命。几只不同种类狗狗的出演,不论是与人沟通时的肢体动作还是延伸情绪的表达,都处处透出人的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拟人化叙事风格。
《一条狗的使命》开启了宠物电影全新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影片的结构层次分明,剧情的发展层层递进,以点带面,从细微处映射出生存的意义。导演巧妙地将镜头对准狗狗,用这种特殊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当前社会中人类生存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境遇,也将人间真情娓娓道来,让人在温情中感悟生存的意义。影片中贝利说,“首先要开心,尽可能去帮助别人,不要为过去愁眉不展,也不要恐惧未来。”贝利这四生四世的感悟又何尝不是对现今人类的教诲呢?《一条狗的使命》在讲述贝利四生四世命运轮回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思考和启迪。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