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国大业》对白分析

2017-04-12 12:46:08徐敏
视听 2017年4期
关键词:李济深大业冯玉祥

□徐敏

电影《建国大业》对白分析

□徐敏

电影对白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人物之间或人物与观众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载体。本文借以通过对电影《建国大业》中典型片段的对白分析来探讨其在电影当中的作用和意义。

电影分析;《建国大业》;对白

相对于音乐、绘画、舞蹈、建筑、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而言,电影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电影语言,众所周知是视听语言。它既诉诸视觉,也有赖于听觉。在电影的“听觉”语言当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台词。而对台词的运用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电影对白。对白,简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电影语言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一系列典型片段的对白为我们描绘出新中国是如何建立的,我们的执政党是如何在数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继而接受历史选择的。电影的精彩对白将带领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个时代,那些人,以及那种精神。

一、重庆谈判记者会

记者:我注意到今天两位都穿着中山装,那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一样的着装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蒋介石:中山装,是民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正式着装。中正,身为国府主席,今天是代表政府迎候毛先生莅临陪都,自然要穿中山装以显庄重。

毛泽东: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中山先生的传人都穿中山装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在这里,蒋介石只是就记者的问题做出了回答,而毛泽东则把这个问题做了升华,提升到两个党派本是一家,他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这个时候毛主席和共产党对国民党是存有期待的,他们内心当中认为同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继承者,期望着能够跟国民党、各民族党派乃至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在一起,共同建立起一个不受外敌欺辱,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这几句台词就足以揭示毛泽东所代表的共产党人想要为民主、和平奋斗的决心。其实这同样也是人民大众的心声。正是由于共产党人的行为思想顺应了民心,才得以谱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必然结局。

二、蒋介石中山陵谋划开国大

宋美龄:国大召开的日期能早一天确定,美国的援助也就能早一天落实。

蒋介石:开国大,只有一个国民党是不成的。既然中共不来,那就算了。摆花瓶,有那些民主党派也就可以了。

宋美龄:中共和中间党派,坚持重庆的政协会议决议,这事可怎么解决呀?

蒋介石:对于张澜呢,安抚为主。对于中共,就要一面打一面哄喽。什么时候毛泽东的军队打光了,也就不用再哄了。

这段对话虽然比较简短,但它所传达出的意思却非常明确。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国名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对待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态度,对于没有军队威胁的民主党派采取“安抚”态度,以确保他们在国大召开的时候能够过来充当“花瓶”角色,自愿臣服于其麾下。而对于当时已经具备“几十万条破枪”的共产党,则“一面打一面哄”,在消耗共产党实力的同时适当拉拢。因此,国民党从始至终都没有打算真正协商解决问题,蒋介石拒绝民主和平,最终想要达成其一党独大的目的。

三、冯玉祥白天打灯笼

蒋介石:嗯,就说我不在。

通讯员:副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长真的不在。

冯玉祥:委员长恩赐我出洋考察,特来向我的义弟辞行,他倒不在。

通讯员:副委员长,您提着个灯笼?大白天的。

冯玉祥:大白天的?黑暗啊,不打灯笼我找不着道啦。

通讯员:冯长官,说笑话。

冯玉祥:我哪有这个心情。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他要再一意孤行,国民党败亡之日当在不远。我就是这么句话,请他多保重吧。

这段对白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蒋介石的用意,在蒋介石眼里他和冯玉祥只是上下级关系。冯玉祥在这里用恩赐一词,讽刺意味非常浓重。在我国文化心理里,白灯笼有不吉利、凶兆、丧事的寓意。其实冯玉祥和蒋介石曾经结义为兄弟,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蒋介石对冯玉祥无情,不时摆出委员长的架势,但冯玉祥依然看重他们之间的情分。并且冯玉祥作为抗日战争中主战派的中坚力量,作为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国内和平的中坚力量,不管是出于对兄弟对国民党还是对国家的考虑,他都不会保持沉默,他用自己的方式赤胆忠诚地向蒋介石说出逆耳忠言。他的对白代表了一大批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将士之想法。其台词非常赤裸地揭示出国民党高层之间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国民党内部此时已经严重分裂。

四、根据地被炸

刘从文:哎,老郭,你上哪儿去?这边。

老郭:回厨房,锅里给毛主席炖着菜呢。

聂荣臻:主席,主席呢?

通讯员:主席吃了安眠药,刚睡下。

聂荣臻:赶快叫醒,敌机马上就到。

小阎:快醒醒,主席,有敌机。

毛泽东:不是还没扔炸弹吗?

通讯员:扔下来就晚啦!走啊,主席。

毛泽东:慌什么,烟。

通讯员:不能再抽了。

聂荣臻:把主席抬上担架,去防空洞。

毛泽东:就是扔炸弹,也不见得就能炸着我毛泽东。

聂荣臻:我得向中央负责。

毛泽东:我命大着呢。

电影《建国大业》中的人物刻画非常丰满,对领袖人物的形象塑造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还原了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段对白向观众展示了毛泽东吃了安眠药,药劲儿刚上来,怎么也不愿走,就像一个任性的老人,和之前的领袖形象差别很大,把毛泽东作为一个人的七情六欲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实立体。

聂荣臻、通讯员是广大指战员的典型代表,对话显示他们绝不趋炎附势,在关键时刻为大局着想,为保证毛泽东安全拼尽全力。

小灶郭师傅则是人民的代表,在这一段他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但是却非常清晰地侧面烘托了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党中央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士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精神。以点带面地表现出群众对党中央的忠诚、奉献。

五、李济深释怀心中芥蒂

毛泽东:我们提议二位担任政府的副主席,我想当面听听二位的意见。任公有话要说?

李济深:这个提议,是你的意见?

毛泽东:是中共中央的意见。

李济深:我杀过你们共产党。

毛泽东:嗯,此一时彼一时啊!如今我们是殊途同归。

李济深:可历史是无法改写的。

毛泽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了新中国,任公代表民革出任政府的副主席,这是国家的事情啊!过去的事不再提了。今后中共愿与二位一起领导这个国家。肝胆相照,同舟共济,携手创造新的历史。

李济深:任潮服从安排。

为着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毛泽东邀请李济深担任副主席,李济深因为曾经杀害过共产党人心有芥蒂提起此事,毛泽东听罢先是一愣,喉咙处出现一个微小的动作,随后咳了一下说“此一时彼一时”。这一幕特别真实,人物内心世界立显,毕竟李济深曾与之为敌,很多共产党人被其所害,定会心痛,毛泽东的内心瞬间因难过而颤动便通过这一停顿体现出来,而他后面的回答,则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段对话让李济深彻底释怀了。也正是因为毛泽东的这种包容大度感召了李济深,才使他愿与共产党合作,乔装成商人从香港北上,在海上漂泊9天,一路冒着风险前来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六、小结

正如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一般,对白则是电影用来表情达意的主要媒介。影片《建国大业》中的多处对白起到了交代对话人物关系,凸显剧中人物性格,渲染情绪,加快影片节奏,推动故事发展,深化主题思想等作用。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在对白的运用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课题“流行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及引导机制研究”(编号:15SAQ134)。主持人:徐敏。

猜你喜欢
李济深大业冯玉祥
孜孜以求,遂成大业
国民党特务机关对李济深在港活动的秘密监视
文史春秋(2021年2期)2021-10-20 09:25:21
为促成联众抗日疾呼
——李济深《致胡鄂公信札》
艺术品鉴(2021年4期)2021-04-26 02:51:12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8
冯玉祥智斗日顽
寄冯玉祥书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09:28
绿茵少年(三)
中学生(2016年23期)2016-09-28 07:04:38
绿茵少年(四)
中学生(2016年23期)2016-09-28 07:02:14
推进改革大业必须要“实”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8:48
李济深的军务后勤
西江月(2015年7期)2015-11-18 02: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