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奕譞研究综述

2017-04-12 12:14:58胡乐凯宋永林
史志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甲申主政亲王

胡乐凯宋永林

(1.武汉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醇亲王奕譞研究综述

胡乐凯1宋永林2

(1.武汉大学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醇亲王奕譞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执柄枢府达七年,显赫一时。迄今为止,研究或介绍奕譞的论文有二十余篇,但尚未出现奕譞研究的专著,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通论研究、奕譞与晚清政治、奕譞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两代醇亲王对比研究、奕譞生活与交往研究等几个方面,总体而言仍较为薄弱,某些研究领域鲜有涉足或有待深化,可发掘的空间依然很大。

醇亲王 奕譞 研究

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德宗(光绪帝)本生父。咸丰元年(1851)封为醇郡王。咸丰十一年(1861),奕譞与恭亲王奕訢配合慈禧太后顺利完成“辛酉政变”,事后醇郡王分沾当权者的胜利果实,得慈禧重用,迭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同治十一年(1872)进封醇亲王。在光绪十年(1884)甲申政潮后,奕譞替代奕訢而实掌枢垣,成为清中央政府实际领导人,柄执朝政达七年(1884—1890),登上了个人权势的顶峰。醇亲王奕譞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与近代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关系都十分密切。此外,奕譞主政时期的种种作为,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来清朝政局的发展走向。

长期以来,学界对奕譞的关注尚不深入。晚清民国时期,对奕譞的关注多为时人记述或评价,尚不属于严格的学术研究。其时人们对奕譞的品行多有负面评价,如论及甲申易枢,时人李慈铭斥之为“易中驷以弩产,代芦菔以柴胡”[1]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4册)[M].广陵书社,2004.(P10245);而黄濬又言“以理言之,伯羲(盛昱)攻去恭王高阳,而易以世铎奕譞,一蟹不如一蟹”[2]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M].上海古籍书店,1983.(P503)。这种扬恭而抑醇的论调虽比比皆是,但大多缺乏合理依据,只不过是人们凭自己的片面认知而得出的不切实际的结语。平心而论,奕譞非但不是迂腐无能之辈,反而拥有胜于朝堂臣工的种种优秀品质和心性。费行简在其《近代名人小传》中对奕譞有过客观的描述,谓:奕譞“仪表俊伟,工骑射,负气敢任事,聪颖弗逮其兄,而劲爽过之”“势虽赫奕,而励廉隅,包苴不入……操行为诸王冠。”[3]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Z].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66.(P73,75)但应当看到的是,奕譞在柄国期间畏于慈禧的淫威,事事听命于慈禧,其终究还是慈禧控制下的傀儡人物,成为了实现慈禧个人私欲之工具。奕譞借修治颐和园之机向慈禧献媚,甚至有传言说“假巡阅为名,赴天津与李鸿章筹商移用海军经费”[1]胡思敬.国闻备乘[M].中华书局,2007.(P79)。萧一山认为奕譞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更是为了增进其子载湉与慈禧的关系,“一则表示光绪对西太后的孝敬,一则使西太后眈于游乐就不干政了”[2]萧一山.清代史[M].商务印书馆,1947.(P227),以便载淳能够顺利地实现亲政。奕譞死后,赵尔巽将其一生的事迹简要地记述于《清史稿》[3]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1977.(P9107-9111)中,是第一种有关奕譞的人物传记。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学界对奕譞的研究近乎空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大批史料的整理出版和学术风气的转变,对奕譞的研究逐渐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或介绍奕譞的论文有二十余篇,尚未出现研究奕譞的专著。大体而言,目前学界对奕譞的关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论研究

于伯铭的《奕譞》[4]于伯铭.奕譞[J].历史教学,1985,(3).(P33-34)是笔者所见最早研究奕譞的学术论文,同时也是对奕譞的通论性研究。文章简要勾勒了奕譞一生的主要事迹和作为,指出了奕譞之所以能步步高升且得慈禧青睐,关键在于奕譞“在那拉氏发动的‘祺祥政变’中立有大功”,对慈禧忠心耿耿。相对而言,企图与慈禧分享甚至独揽最高决策权力的奕訢对慈禧的“赤诚之心”远不及奕譞,与那拉氏矛盾重重,遭受冷落,终致自己被黜。全文侧重对相关事实的叙述,对某些重大问题的辨析不够翔实,且多是对奕譞的负面评价,辩证性、全面性欠缺。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此文仍然是学术界有关奕譞研究的开山之作,结合史料初步描述了奕譞的一生,因此值得我们关注和审视。

潘向明在《论醇亲王奕譞》[5]潘向明.论醇亲王奕譞[J].清史研究,2006,(2).(P97-106)一文中,从“醇王的政绩与品行”“醇王与中国早期铁路事业”“醇王与颐和园问题考辨”三个方面入手,对涉及奕譞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考察。该文认为奕譞“思想敏锐,品行廉洁”,其主政时期所完成的诸多业绩产生了重大的历史意义;并将醇王与恭王并列,“二王实为同光时期三十年中国政局的中流砥柱”,给予奕譞较高的评价。潘向明注意到了以往论著中有将奕譞说成顽固守旧派之领袖的片面观点,分析指出奕譞虽在早年思想守旧,但其后来——特别是主政时期——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没有一味地抱残守缺,而有趋新的形象。全文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奕譞与颐和园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指出颐和园工程施工期间,“海军经费作为‘正款’之一,其收支数额基本固定,是不能挪用的;换言之,海署的闲款极其有限,没有多少可供挪用的余地。各督抚筹集的‘海军巨款’,实际就是修园专款,只不过为迎合慈禧害怕舆论指责的心理而用了海军的名义而已”。由此一来,作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大臣的奕譞便成了流言指责的对象,背负着祸国殃民的骂名,使得这位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中有过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长时间得不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此外,北洋海军成军后之所以停止发展,文中分析指出“其原因根本不在经费问题上”,因此,“那种从修园与海军经费关系上去探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我们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汲取与借鉴”。总体而言,全文侧重褒扬奕譞,为奕譞正名,因此忽略了对醇王主政期间种种弊端的认识和探讨。而且该文认为甲申易枢的原因就在“恭王主政后期办事因循敷衍,对中法越南交涉的和战大计徘徊不定,一筹莫展,引起慈禧严重不满的缘故”,这种观点仅仅看到了中法战争是甲申易枢的直接诱因,却忽略了事件背后慈恭之间长期的权力对峙与博弈,缺乏深刻性。

顾伟欣的《中国近代海军部长第一人——醇亲王小传》[1]顾伟欣.中国近代海军部长第一人——醇亲王小传[J].军事文摘,2015,(3).(P76-79)从走向前台、总理海军事务、荣耀中的无奈、遗憾的休止符四个阶段,刻画了“终日生活在操劳、忧虑和小心翼翼之下”的奕譞的人生轨迹。该文人物传记色彩较为浓厚,在史料运用与分析方面稍逊一筹。

二、奕譞与晚清政治

奕譞在晚清政坛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奕譞与晚清重大政治事件的联系亦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宋永林等从奕譞与辛酉政变、奕譞与甲申政变、奕譞主政局面的结束及其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说明奕譞在慈禧所策划的辛酉政变、甲申政变中的作用及其主政阶段对后来清朝政局的影响[2]宋永林.奕譞与晚清政局[J].西部学刊,2017,(2).(P72-76)。而在其另一篇论文《奕譞与甲申政潮》[3]宋永林.奕譞与甲申政潮[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P17-22)中又对奕譞与甲申易枢的关系及其影响作了详尽的探讨。这两篇论文将奕譞与晚清宫廷政变相结合进行研究,展现了奕譞在繁杂的晚晴政坛中的人物形象与行为处世。两篇论文的核心论点在于: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政变,奕譞均为慈禧尽心尽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慈禧一人专权局面的最终形成;同时,伴随慈禧的个人权势不断膨胀而来的还有清廷中枢决策体制的转变,这期间分别经历了赞襄政务王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共执朝政、相互制约的中枢决策体制,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訢执掌枢府为主体的二元决策体制,慈禧专权独裁的决策体制这三个阶段。

贾熟村在《醇亲王奕譞与天津教案》一文中指出,在天津教案的处理过程中,奕譞表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思想,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他主张毁教堂、摒洋货、逐夷人等是不可取的、盲目的[4]贾熟村.醇王奕譞与天津教案[J].云梦学刊,2015,(3).(P51-54)。在天津教案的交涉过程中,拥护奕譞的重要人物虽有李鸿藻、翁同龢等,其背后蕴含着很大的一派社会势力,但文中认为奕譞是“清流派的代表”,是值得商榷的。归根结底,奕譞是慈禧太后的利益代表,是那拉氏忠诚的追随者。

三、奕譞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

奕譞主政时期正值洋务运动蓬勃发展之时,他对洋务事业及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发展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徐燕、胡雁重点考察了甲申易枢后奕譞主政的业绩,探析了甲申易枢后奕譞主政思想所发生的变化,认为奕譞在海军、铁路、电报等近代化事业建设中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主政期间表现出来的软弱态度以及宁愿耗巨资来修建颐和园而不是补贴北洋海防建设的做法是要加以否定的[5]徐燕,胡雁.论“甲申易枢”后的奕譞主政[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8).(P29-32)。潘向明也指出,醇亲王奕譞“曾对中国早期近代化事业作出过很多的贡献,特别是在兴建铁路方面的业绩尤为突出”[6]潘向明.论醇亲王奕譞[J].清史研究,2006,(2).(P97-106)。

杨益茂撰文论述了洋务事业在奕譞主政阶段的发展状况,奕譞虽“对慈禧献媚邀宠,但却继承了奕訢的洋务思想”,使洋务派所创办的北洋海军和兴建铁路之举得以继续,推动了晚清洋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其中固有维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意图,但其所作所为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奕譞对慈禧的一味迎合造成了种种弊端,但“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1]杨益茂.奕譞与洋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2).(P91-97)。

海军衙门是奕譞一手创设的,其对海军的深厚感情似不难想见。清政府为了表示对海军及其建设的重视,于光绪十二年四月(1886年5月)间派奕譞、善庆会同直隶总督李鸿章巡阅北洋海防。溥任运用奕譞日记中有关此次巡阅的部分,对奕譞一行的视察经过与行程作了简单的介绍[2]溥任.奕譞巡阅海防经过[J].紫禁城,1990,(4).(P18-19,43)。李国强也指出,醇亲王奕譞此次出巡检阅了陆防各军、南北水师,这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第一次规模庞大的舰船合操和实弹演习[3]李国强.醇亲王奕譞巡阅北洋海防[J].紫禁城,1987,(4).(P40-41,5)。

陈一容在《奕譞与晚清八旗陆军近代化尝试述论》中指出,奕譞是神机营的主要缔造者、主持者,在位期间积极整饬八旗、加强武备,对晚清八旗陆军近代化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奕譞整饬八旗军务的尝试虽最终失败了,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4]陈一容.奕譞与晚清八旗陆军近代化尝试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P58-62)。

四、两代醇亲王对比研究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91年1月1日),奕譞去世,其子载沣承袭王位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仪入承大统,是为宣统帝;而其父载沣以摄政王当国,成为清王朝最后几年里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在清王朝最后的几十年中,载湉、溥仪接连登基,醇亲王府俨然成了皇帝的“制造府”。由于醇王府在晚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两代醇亲王也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出现了一些将奕譞和载沣作对比研究的著作。苏同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5]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有一章节“大小醇王”,对两代醇亲王作了细致的研究。苏同炳认为奕譞在柄国期间最大的政绩不过是与李鸿章合作,建立了北洋海军,政绩平平。则是由于慈禧利用奕譞庸黯,将其作为实现她个人私欲的工具,加之奕譞的才具和性格又不能与之抗衡,所以才会造成此种情势。至醇王柄政,清王朝日益走下坡路。而载沣却继承了其父奕譞柔弱的性格,更甚是承续父志,排斥汉人,难堪大任,为清王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依此来看,苏同炳认为两代醇亲王在某些方面有影响和承袭之关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两者的评价贬大于褒,将清亡的责任归咎于个人,这似乎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范鹏飞选取奕譞、载沣及光绪、溥仪,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所处时代的细致梳理,研究了他们祖孙三代四人的心理特征,发现他们的性格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就奕譞和载沣而言,对政治都非常敏感、“与世无争”的思想观念、性格懦弱等等[6]范鹏飞.醇亲王府人物特征对比[J].溥仪研究,2014,(4).(P25-30)。

刘源在《世袭罔替的两代醇亲王》中分别剖析了两代醇亲王的性格特征,第一代醇亲王奕譞“一生坦途”,平时“为人小心、谨慎处事”,其应对政治之法是“退避三舍”、低调内敛;第二代醇亲王载沣有着“跨世纪的经历”,奉行“清心寡欲的处世人生”[1]刘源.世袭罔替的两代醇亲王[N].中国档案报,2005-06-10.。

五、奕譞生活与交往研究

李国强在《奕譞藏清末西人照片》中介绍了奕譞收藏的几幅外国人照片,有敦约翰、樊国梁、德璀琳、巴兰德、达哩佈、赫德。奕譞收藏的这些照片,记录了他政治生活的一个方面,为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2]李国强.清末西人照片奕譞藏[J].紫禁城,1987,(6).(P10-12)。

醇王奕譞一生先后共有四位福晋,分别是叶赫那拉氏、颜扎氏、刘佳氏、李佳氏。李国强对这四位福晋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附有照片,让我们从侧面了解了奕譞家庭的生活情况[3]李国强.醇贤亲王奕譞的四位福晋[J].紫禁城,1988,(2).(P34-38,11)。

奕譞平时生活十分节俭,据何刚德所见,当时,奕譞家的“房屋两廊,自晒煤丸,铺满于地,俭德不可及”[4]晒煤球的“太上皇”——光绪皇帝生父奕譞生活琐记[J].东方收藏,2010,(8).(P99)。晚清时期贵为光绪父亲的醇亲王并没有体现帝王的豪奢与权威,这个皇帝的父亲一生都在躲避权力的蹂躏。

孙其刚在《奕譞在〈九思堂诗稿〉中记述的兄弟交往与情谊》中论述了奕譞与兄弟们的往来及情谊。奕譞对兄弟的情感颇有层次,作者概括为尊兄宠弟、感恩皇帝哥哥:奕譞与四兄咸丰皇帝奕詝之间是君臣情兼兄弟情;奕譞对五兄奕誴、六兄奕訢体现更多的是尊重、敬佩之情;奕譞与八弟奕詥、九弟奕譓是一母同胞,对他们充满着关爱和教诲[5]孙其刚.奕譞在《九思堂诗稿》中记述的兄弟交往与情谊[A].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第十一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 2013-12.(P243-263)。

六、其他研究

昆弋腔戏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经过明末清初的繁荣后日渐衰落,到了光绪年间,更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刘东升注意到了奕譞对昆戈腔戏曲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奕譞曾组建并支持“恩庆”“恩荣”这两个昆弋腔科班,不仅培养了一批后继演员,也承袭了一批古老剧目,从而使得这两个濒临灭绝的剧种得到了一线生机[6]刘东升.醇亲王与昆弋腔[J].戏曲艺术,1987,(4).(P101)。

《历史档案》在1982年第四期[7]方裕谨.清醇亲王奕譞信函选[J].历史档案,1982,(4).(P33-40)和1983年第一期[8]方裕谨.清醇亲王奕譞信函续选[J].历史档案,1983,(1).(P39-43,71)选登了军机处抄存的奕譞于光绪十一、十二年致军机处的部分信函。彭长卿在《紫禁城》[9]彭长卿.醇亲王奕譞亲书信札及条陈[J].紫禁城,1987,(4).(P31,5)上发表了现存的部分有关醇亲王奕譞亲书信札及条陈。这些信函及条陈的公布,不仅可以作为研究晚清政治的参考,而且对研究奕譞本人来说也不失为较好的第一手资料。

七、奕譞研究的思考

从以上综述可见,近些年,学界陆续开始关注奕譞,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学界对奕譞的研究尚属薄弱,与其他晚清大员的研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某些研究领域鲜有涉足或有待深化,仍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第一,奕譞的历史地位。人们对奕譞的评价众说纷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有些研究者过分贬低奕譞,认为其终究是误国误民的平庸之辈,此种观点值得商榷。奕譞执柄枢府达七年,这七年,是被慈禧套上枷锁而谨言慎行的一段时期。“伴后如伴虎”,奕譞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明哲保身,避免重蹈恭亲王奕訢之覆辙,不得已而屈从于慈禧的淫威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便如此,奕譞在国家危难之际,有时也能秉持操守,以天下为己任,虽算不上励精图治,但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所以,对于奕譞我们一定要客观地去评价,既要看到其执政中的缺憾与不足,也不能泯灭其功绩和长处。此外,尽管学界对奕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是侧重于某一方面,尚未有综合性、全面性、整体性的研究论著问世,今后我们应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奕譞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展现一个立体的形象,进而准确把握奕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二,奕譞的社会关系。奕譞是晚清中枢最高决策层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是光绪皇帝的本生父,在多年的官场生涯中能保持一帆风顺,这与其圆滑的处世风格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分不开的。虽然有研究者注意到了奕譞与其势力集团的关系,指出了这种关系在其上位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扩展。奕譞作为满族贵族大员,素不重用汉人,但与汉族大臣李鸿章的关系却较为融洽,如:在外交上,甲申易枢后,掌权的奕譞依然信任李鸿章,命李鸿章“通盘筹画,酌定办理之法”,积极与法国和谈;在洋务上,如海防、铁路、电报事业的建设,奕譞对李鸿章都大力支持。所以,包括李鸿章在内的诸多晚清大员与奕譞的关系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三,奕譞的思想文化。有学者指出,奕譞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守旧转向趋新的过程,在其执政时期,奕譞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推动了晚清洋务事业和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学界在分析奕譞思想的转变和表现后,却未深入探讨这种转变的原因,亦未有对奕譞的思想做专门探讨的著作。以往研究多侧重制度史、政治史、军事史,少有文化史的取向。奕譞不仅是个政治家,也是个诗人、收藏家。奕譞喜爱写诗词,其个人文集有《九思堂诗稿》《九思堂诗稿续编》。这些诗词文集不仅可以反映奕譞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而且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的政局和社会状况。对此,学界尚未予以重视。

纵观整个学界,奕譞的研究现状既不如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汉族大员那样炽热,也难及奕訢、奕劻、端方等满族权贵研究的稳健之势,至今仍较为冷清,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事实是极为不利的。奕譞是晚清最重要的中枢最高决策层成员之一,多维度、多层次考察奕譞的政治历程、社会关系及思想文化,对奕譞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将会拓展满族上层社会的研究空间,推动晚清满学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所以,在今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包括奕譞在内的晚清满族大员的研究。

(责编:张佳琪)

A Review of Study on Prince Chun Yi Xuan

Hu LekaiSong yonglin

胡乐凯(1980—),男,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哲学、晚清史。宋永林(1993—),男,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甲申主政亲王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奖专栏
中国水产(2020年2期)2020-07-31 09:35:54
毛泽东与“甲申对”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7:02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0
习仲勋受命主政中国“南大门”
英菲利普亲王为车祸伤人道歉
环球时报(2019-01-28)2019-01-28 04:16:44
习近平主政地方廉政建设思想和实践研究
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
大东方(2017年10期)2017-05-30 10:48:04
联墨双馨七
对联(2016年5期)2016-05-30 11:04:29
试论“甲申史剧”——《李闯王》的艺术价值与现代意义
主政广东、建立经济特区的好领导——忆习仲勋同志在广东工作时的一些往事
办公室业务(2014年2期)2014-02-27 06: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