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瑛 王丽基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清末民初广西的职业教育
黎 瑛 王丽基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加快入侵中国的步伐,中国国力渐弱,民族危机加重。国人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刺激,为了挽救危机局面,有识之士主张变法,实行新政,发展实业,兴办职业教育,以增强国力,抵抗外敌。广西响应号召,积极创办职业学校,为富国富民贡献一份力量。
广西 清末民初 职业教育
1.中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倡导。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船坚炮利使得“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1972.(P110)清朝洋务派意识到军事技术和机器制造的重要性,有了学习西方技术的需求,出现了学“西艺”的热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了适应新式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事业等的需要,兴办新学的呼声日益高涨。1900年,英、法、德、意、奥、美、日、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农民运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感到封建传统的旧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种内外因的推动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下,清朝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提出了“变法”,即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新政”。其中教育方面的“新政”主要是废科举、兴学校,在此背景下,实业教育得以萌芽,这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前奏。光绪二十八年(1902),朝廷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由于诸多原因,此学制没有实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学校系统、管理以及课程的设置都作了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把学校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另外,在学制系统的横向方面,还设有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清末兴学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因此对实业教育颇为重视。在颁布的《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明确指出“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独中国农工商各业故步自封,永无进境,则以实业教育不讲之故”[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P1,2)道出了兴办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原因。在此种认识之下,清政府要求各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时机兴办各项实业学堂,发展职业教育。
2.地方有识之士对职业教育的推动。
中法战争结束之后,广西近邻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主义者对广西虎视眈眈,极力把侵略势力渗入中国西南。广西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的廉价商品和鸦片沿西江进入广西,冲击着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手工业者失业,流民增多,民生凋敝,百姓生计困难。如光绪中叶以前,贵县“衣料多用土货,县属比户纺织,砧声四彻……一丝一缕,多由自给。”到了光绪末年,“衣料浸尚洋货,即线缕巾带之微,亦多仰给外人。迨洋纱输入,而家庭纺织之工业,逐渐消灭”[1](民国)梁崇鼎等纂.贵县志(卷二)·生活状况.卷十一(实业·蚕业),1935年铅印本.。光绪十五年(1889),马丕瑶接任巡抚一职,他认为种植桑蚕,发展实业是处理战后“善后的第一要事”,为此他自编了一首《劝民种桑歌》,发檄文号召府州县官“捐俸采购桑秧,教民种植,并以蚕桑书籍颁发各县”[1],采用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在各县开办蚕桑学校和蚕业讲习所、传习所。他在一篇题为《蚕桑实济序》中写广西发展缫丝织绸业的优势“粤西通南海,达重洋,蚕事畅行,利倍他省”,认为广西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能获取比其他地方更大的利益,号召同僚们致力于为发展蚕桑提供良好的环境“凡我同寅,尽一份心”,则“民受一份惠”“为闾阎开利乐之大源,即为朝廷培边荒之原气”[2]钟文典.广西通史(第二卷)[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P362),由此可见蚕桑业的发展既能使百姓生活有着落,也能使朝廷的税收增加、边境安定,这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康有为先后两次到桂林讲学,开办圣学会、广仁学堂,创刊《广仁报》,使得广西的变法维新活动卓有成效,为广西培育了一批主张变法或同情变法的人才,他们崇尚时务,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对后来新式教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广西巡抚黄槐森在桂林创办体用学堂,聘请唐景崧主办堂务,它改变了传统书院式教学,加上了西学课程,增加了政治、数学、英文等科,并且按照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致六个方面进行教学。这是广西第一所中西学相结合的新型学堂,广西新学由此开始。另一位广西巡抚柯逢时论及百姓失业原由时,奏曰:“实由于教化之不行,欲遏乱萌,端在兴学。况列强峙立,务以开民智为先,觇人国之兴替者,动比较其国力之厚薄。故近世教育,渐趋于实业主义,广西土旷民贫,甚于他省,而山水之佳,胜冠于环球,开化之时期,当在农业发达以后。此臣所以长虑却顾,深冀实业之有成也。”[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P663)在此种认识下,发展职业教育当属自然。为了适应兴学堂的形势,增加了省教育经费,据《广西通志·财政志》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教育经费为岁支1万两,光绪三十三年为1.22万两,三十四年为1.6万两。虽然省教育经费仅占财政收入的2%[4]蒙荫昭,梁全进.广西教育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P248),通过逐年增加的费用也可看出新式教育在广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代广西职业教育的起步时间较早,光绪中期,马丕瑶出任广西巡抚,时值中法战争之后不久,百废待兴,他认为种植桑蚕,发展实业对恢复广西社会秩序至关重要,因此大力推广桑蚕生产,重视有关桑蚕生产的教育。但是这一时期广西的职业教育学校数量还是很少的,直到20世纪初广西职业教育才快速增长,桂林、梧州、龙州、恭城等地出现了甲种工业学校、公立女子职业学校、女子机职科传习所、女子缫丝传习所、农学堂、蚕业讲习所等。
清末,朝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兴办近代教育就有了统一的制度,广西也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掀起了一个兴学运动,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以及其他各种专业教育都开始着手兴办。在实业教育方面,广西地方政府根据清朝廷“各项实业学堂,各省均应酌量地方情形随时择宜兴办”[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P2)的通则,结合本省“地瘠民贫,荒芜遍野”的具体情况,确定“先兴农业,再及工商”的办理原则。
1.农业职业教育方面。
广西浔、梧两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最宜种桑养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广西巡抚林绍年饬梧州道府在长洲地方创设蚕业学校(后改为梧州中等农业学堂),招收蚕业预科、本科以及别科,学制两年。这是广西第一所实业学校。宣统元年(1909)将其改为广西第一中等农业学堂。三十三年,因边关一带,土质气候也适宜种桑养蚕,乃由太平思顺道庄蕴宽在龙州设立边防中等实业学堂(后改为龙州中等农业学堂),先办农业预科,随后专办蚕业本科,亦设别科,一年毕业。两校学生毕业后,派赴各地推广蚕业,改进蚕业技术。于是容县、贵县、隆安、左州、玉林、那马、马平等地随之次第设讲习所传授种桑养蚕技术。是年六月,专员黄锡铨前往日本调查农林畜牧事业和访聘技师,年底回国择定临桂东乡六合团同和村开办广西农林实验场,招农业、林业、蚕业、兽医预科、本科,并附设讲习所,聘用外国教师,不久后改为桂林中等农业学堂。据统计,梧州、龙州、桂林3所农业学堂的学生总共230人[2]张声震.壮族通史(下)[M].民族出版社,1997.(P1054),可见规模都不是很大。宣统元年(1909),贵县知县林枚在紫泉书院开办蚕业学堂,当时覃华昌、杨梦松两人刚从日本研究蚕业回归故里,竭力提倡兴办蚕业,杨梦松还在老家桥墟设立普益蚕丝会,召集生徒悉心研讨,巡抚张鸣岐捐资题额以示鼓励,劝业道胡铭盘也给予学生津贴,后来毕业的学生大都从事蚕桑业。正是由于官员、教员、生徒等各种途径的传播,种桑养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此外,蚕桑业的兴起,促进了广西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恢复战后百姓的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2.工业职业教育方面。
农工都是富民之本。振兴实业当以“重农勤工”为原则[3]李彦福,黄启文等.广西教育史料[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P153),农业教育既已推行于前,工业教育亟须兴办。于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在桂林开设艺徒学堂2所,一所在南区文昌庙,一所在左区宝相庵。先办机织科,首教织土布,次教织毛巾,再次教织各种洋布。学生由五个区的小学就十二岁以上志愿学艺之学生录送,不收学费,一年毕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在桂林开办工业简易科教员讲习所,以染织科为主。讲习所成立之后,原来的艺徒学堂即附设于该所内,以资实习。在讲习所设置之前,桂林曾在三皇阁开办桂垣私立速成工业学堂,以染织为主,一学期毕业,办到第三届毕业后即停办。不久后又在铁佛寺成立速成工业学堂,也是以染织为主,学生不多,三十四年冬停办。
1909年以前广西职业学校概况
综上两方面可知,清末广西的实业教育规模不大,数量少,设备简陋,师资缺乏,经费困难,办学时间都不长,实属草创阶段。
民国初期,特别是袁世凯称帝败亡后,连年军阀混战。从1911年至1925年是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集团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广西政局动荡,百业萧条,军费开支浩大,教育经费紧缺,加之旧桂系重视“武化”,轻视“文化”[1]钟文典.广西通史(第二卷)[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P673),是以教育事业的发展很缓慢。据统计,民国六年(1917),广西教育经费支出16万元,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1.54%;民国九年,教育经费支出3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26%。从民国六年到九年的4年间,广西教育经费仅相当于同期军费支出的2.63%[2]蒙荫昭,梁全进.广西教育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P327)。据记载,民元以还,广西的职业学校只有省立第一甲种蚕业学校、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陆川县立职业学校、邕宁县立职业学校及苍梧县立职业学校等五校,而前三校且已停办[3]李彦福,黄启文等.广西教育史料[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P466)!民国初年,广西未能实现教育部规定的各省每县或数县设立1所中等实业学校的要求。
清末民初的职业教育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主导下,地方根据具体情况主持兴办的。广西在办学方针、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紧密联系当时广西的实际情况,具有地方特色。同时,由于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基础薄弱,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存在局限性。
1.清末民初广西职业教育的特点。
专业设置结合实际。广西地方政府认为“农业之桑蚕,大利之所在”,而且广西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海外贸易便利,气候温热,最宜种桑养蚕,地方政府就根据这个区域特点,在开办的职业学校中大多以蚕业为主。如梧州直接以蚕业命名的职业学校,龙州边防中等实业学堂后来专办蚕业本科,广西农林实验场也设有蚕业一科。这些学校、专业的设置就是综合考虑了桑蚕业的利润可观和广西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
教育对象广泛。近代广西的职业教育开办伊始,就将教育的对象确定为符合一定年龄、知识程度要求的学生,招收的学生不论贫富、种族,均可接受职业教育,有时还根据农家子弟要帮忙家务的要求,“另在学堂附近设初级农学堂,使贫民子弟以半日来学”[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P663),于贫民子弟大有裨益。
管理严格。清末广西的中等实业学堂的管理一般都采用普通教育的管理制度,其管理体制与中学堂相同,均设有监督及各种职员,监督统理一切事务,对学籍管理极为严格,“由是进升中学,不至茫无途径,其有不求进取,不守规条者,随时剔退,任缺毋滥”[1](P663)。
办学机制灵活。近代广西的职业学校的开办,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职业学校的设置有初等、中等、高等之分,便于培养不同水平的实业人才。职业学校有为普通学生开办的,也有为讲习生开办的;学制基本上是预科两年,本科三年,但是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招收15—18岁文理通顺、基础较好者进入预科学习一年,再直接进入本科学习。那个年代,灵活的办学特点,才能适应不同的状况。
重视实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近代广西的职业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注意把课堂学习和实际锻炼结合起来,实施实习制度。如桂林中等农业学堂附有试验场,供学生实习用;桂林工业简易科教员讲习所成立之后,原来的艺徒学堂即附设于该所内,以资实习。可见,广西职业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希望培养的人才毕生后直接投入社会实际工作中去。
2.清末民初广西职业教育的局限性。
职业教育环境未能形成,推行缓慢,收效不大。广西偏处一隅,土旷民贫,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农业不发达,像样的工业也不多,整个社会还没有完全脱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发展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是超脱现实的举措。“本省职业教育,虽推行多年,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人力与财力固然是两大限制,但是职业教育环境的未曾建立,实为根本的原因。”[2]李彦福,黄启文等.广西教育史料[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P472)可见,职业教育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某种程度,需要相对应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才能适时产生并承担培养相关人才的重任,更好地反馈经济发展。
生源、师资、经费缺乏。“窃为广西善后要图,兴学尤宜注重,臣到任后,督饬所属广设学堂,以宏教育,顾以边徼之地,求师甚难”“固由地瘠民贫筹款匪易,而通晓学务者尤乏其人,故校长教员半属滥竽充数”[1](P457)广西兴办教育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广西地处边陲,文化教育事业原来就落后,教育人才极为稀缺,所以教员不容易求得;另一方面,广西教育投入虽然逐年增加,可是占财政收入很小的比例,而且这笔费用还不会全部用于职业教育,还要顾及初级学堂、高等教育以及师范教育等其他类别,最后职业教育这一块得到的投入可想而知也不会很多。除此之外,由于广西的农业、工业不发达,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也没有出路,因此愿意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也不多。所有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局限了清末民初广西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扩大。 (责编:高生记)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Guangxi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Li Ying WangLiji
黎瑛(1980—),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王丽基(1988—),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江流域近代化进程中的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2XZS02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