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漪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路径
□王 漪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快的新闻传播速度和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但也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能力要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要求的基础上,对采编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路径展开探讨。
新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路径
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使过去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遭到了冲击。而在信息传播渠道得到创新的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随之提升,从而有效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面对这种发展形势,新闻采编人员出现了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新闻工作的开展。因此,还应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契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开始变得海量化、互动化和快速化。在这一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不得不面临媒体平台带来的新闻即时性、互动性和丰富性的挑战,而这对采编人员的工作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闻敏感性要求
借助新媒体平台,新闻采编人员可以获得大量的新闻素材。但是,如果本身缺乏新闻敏感性,即便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采编人员提供的新闻也依然会显得单一化,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阅读需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采编人员缺乏对社会大众心理和需求的认识,未能在采编工作中以大众视角思考新闻内容,致使新闻采编缺少目的性。此外,采编人员未能准确把握新闻发展趋势,未能及时发掘出新闻的亮点,从而导致采编的新闻内容过于单调。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保持新闻敏感性,以便较好地把握社会潮流。
(二)采编创新性要求
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新闻采编人员如果仅仅对多维度新闻信息进行了简单整合,将直接导致新闻内容缺乏深度,无法达到引发受众思考的目的。出现这种情况,与采编人员缺乏创造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新闻采编人员能够借助新媒体轻松获得大量的新闻信息,这使得采编人员失去了深度思考的动力,一味追求视觉刺激,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而这样的采编工作仅仅流于形式,未能实现采编工作创新,因此导致了新闻产品质量的不断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提高创新力,才能在采编工作中取得进步。
(三)新闻判断力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大众拥有更强的新闻参与意识,逐渐完成了从信息接受者到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转变。而新媒体的发展时间尚短,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从而给大量虚假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机会。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新闻采编人员由于缺乏新闻判断力,未能及时进行虚假新闻的判别,提供的新闻无法确保内容真实有效,最终引发了不良的社会舆论。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还要拥有一定的新闻判断力,才能起到杜绝虚假信息传播的作用,继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岗位责任感要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日渐加剧。在这一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缺乏岗位责任感的现象频繁出现,致使大量包含暴力和色情等不良信息的新闻在网上大肆传播,给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此外,也有一些采编人员面对负面的社会舆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正向引导,也是缺乏责任感的一种表现。而作为大众了解社会的窗口,新闻将起到促进社会秩序建立的重要作用。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应提升岗位责任感,以确保新闻采编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实效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为满足新闻采编工作对采编人员的要求,还应尽快寻求路径提升采编人员的工作能力。而结合新媒体环境对采编人员提出的新闻敏感性、创新性、判断力和责任感的要求,还应加强采编人员新闻捕捉能力、策划能力、业务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而使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一)采编人员新闻捕捉能力的提升
提升采编人员的新闻捕捉能力,可以使采编人员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保持新闻敏感性,从而及时完成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捕捉。想要达成这一目标,还要加强采编人员媒体运用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要使采编人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传播渠道,从而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掌握。而利用微信、QQ等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沟通,也能帮助采编人员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完成不同媒介产品的开发,进而使不同受众群体的新闻需求得到满足。此外,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采编人员也能加深对受众的交流,以了解受众对新闻产品的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自身,采编人员能更好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实现新闻的高效传播。为达成这一目标,还要积极组织采编人员进行媒体技能培训,确保采编人员能够掌握多项新媒体技能,进而更好地完成新闻采编工作。
(二)采编人员新闻策划能力的提升
新闻采编人员想要完成更具有创新性的新闻产品开发,还要拥有一定的新闻策划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在运用基础技能实现新闻编写的同时,能够根据受众心理变化增加新闻的特色,从而使新闻稿件能够迎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采编人员还要借助全新的采编形式进行新闻策划,从而使新闻产品更具时代特色。
(三)采编人员新闻业务能力的提升
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判别新闻信息真实性是其需要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之一。要加强对采编人员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确保采编人员能够顺利完成采编、写作、摄影和剪辑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而拥有这些能力,则能使采编人员在面对图片、文本、音像和视频等类型的新闻素材时,能够运用专业技能轻松辨识其中的虚假信息,继而为新闻的真实性提供保障。例如,网传用棉花造假肉松,温州广电传媒集团记者彭天翔从照片等细节中发现了问题,他联系了温州市质量监督局,通过试验证明“棉花不能伪装成肉松”,并用摄像机做了记录,最终打破传言。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应拥有足够的业务能力对新闻真伪做出准确判断,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因此,应加强对采编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个人工作技能的培养,以确保采编人员能够呈现真实的新闻信息。
(四)采编人员新闻职业能力的提升
在社会不良风气盛行的当下,还应加强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确保采编人员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坚守自己的良知,能够客观、冷静地审视各类新闻信息。为达成这一目的,还要加强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便使采编人员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如实分析新闻事件,并对事实真相进行还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日常工作中采编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确保采编人员能够坚决抵制暴力信息和色情信息的传播,杜绝不良舆论的传播,并加强社会正能量的弘扬,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例如,2017年《知音》的APP刊发文章《手足相残寻找真相,将死的千万富豪哥哥在中毒哭泣》,报道了温州千万富豪黄宣(化名)的“离奇”经历。黄宣因被弟弟投毒而导致内脏遭受重伤,其父母为保全弟弟,竭力阻扰警方调查办案,受害人黄宣(化名)多次到公安部、温州市公安局、当地公安分局要求报案均未被受理。而温州电台记者却能坚守职业道德,深入事件发生地调查,最终发现,“知音”杂志社记者在未向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医疗机构核实,未经实地调查,未向当事人及知情人员调查、核实的情况下,采用了编造、杜撰、移花接木等手段,虚构了该篇报道。就连当事人黄宣都曾要求该记者对所写底稿中多处虚构、严重失实的地方进行修改,但该记者让其理解这种行为,说这类新闻不加料没人会看。这种过分追求阅读量的失实报道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困扰,应以这类事件为教育素材,引导新闻采编人员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进而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能力要求。所以,采编人员应尽快提升自身的新闻捕捉能力、新闻策划能力、新闻业务能力、新闻职业能力等多种能力,以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取得进步,进而更好地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1.曹天昊.探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J].新闻传播,2015(22):118.
2.夏无双.对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04):48-49.
(作者单位: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