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塑:新常态下通俗文化的主流性与传播价值研究
——从周杰伦的歌曲变中文听力材料事件说起

2017-04-12 05:59战泓玮
视听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通俗高雅周杰伦

□ 战泓玮

解构与重塑:新常态下通俗文化的主流性与传播价值研究
——从周杰伦的歌曲变中文听力材料事件说起

□ 战泓玮

近年来,媒介融合文化逐步发展,传统媒体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自媒体平台的发展逐步与原有的媒体实现融合,受众与传播者不断地交流互动,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前所未有、无法预测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基于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成为外国人中文听力材料这一事件,从社会意识、社区文化、中国通俗音乐文化、现实环境中通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以及新常态环境下通俗文化的传播趋势及缺失之处等方面,运用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工具,重塑与解构通俗文化的主流性与传播的内核与外延。

通俗文化;主流;传播趋势;媒介融合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式微趋势难改,传统媒体逐步实现向新媒体的过渡和转型。传统媒体的市场大幅度缩水,一些曾经实力不凡的报纸逐渐衰落,甚至关门大吉,大批传统媒体工作者正谋求新媒体的庇护。媒介融合文化逐步发展,通俗文化的传播渠道和途径更广,传播速度和效率也较传统媒体大幅提高,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碰撞,自媒体和公司化媒体相互交融,媒体制作人和媒体消费者相互作用。以周杰伦的歌曲为代表的通俗音乐文化逐步占据社会主流,通俗文化同精英文化实现新的融合。微博上一个关键词“考汉语听力遇到周杰伦”登上热搜榜,根据百度搜索“周董歌变听力”结果统计,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有992篇。其中,不乏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以及中国日报等中国权威主流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基于周杰伦歌曲《听妈妈的话》成为外国人中文听力材料的事件,不难看出,以考试命题人等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也在逐渐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融合,从媒体制作人和媒体消费者的不同角度去考虑,周杰伦的通俗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现实环境中通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使得以通俗音乐为代表的通俗文化呈现大众化趋势,以高雅民族音乐等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呈现出小众化趋势,二者所针对的群体出现割裂状态。新常态环境下通俗文化的传播趋势逐步呈现出大众化、潮流化等趋势,但却表现出内涵较低、寓教于乐功能缺失等不足,通过解构通俗文化,找到适合于通俗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契合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解构通俗文化,不断深挖文化精髓

费斯克把通俗文化看成是互为文本(intertext)地流通于初级文本(原初的文化商品,如麦当娜或一条牛仔裤)、次级文本(与初级文本直接相关者,如广告、杂志文章、评论)和第三级文本(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持续过程中,如会话、穿牛仔裤、居住在公寓中的方式、在高中舞会上采取麦当娜的肢体运动)之间。“所有麦当娜的文本——初级、次级或第三级——都是不充分的及不完整的。”①

通俗文化与经典作品一样具有平易性和可读性,但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通俗文化的内容较为平庸,它仅仅满足于大众的娱乐需求,往往不具备深刻的内涵,这也是文化精英对通俗文化无视的原因。抵制通俗文化的深度和细微的差别,等同于否定人民创造的成果,等于将生产这些通俗作品的后果和责任移交给了受众。

费斯克的理论代表了文化研究流派中对通俗文化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它同时也给刚刚开始的中国通俗文化研究带来了许多启示,比如摆脱对通俗文化简单的评价,从单纯的文本研究和空洞的“宏大叙事”转向深入地分析目前中国的通俗文化语境与微观的文化消费行为等。②

法兰克福学派于上世纪对通俗文化进行批判,使得通俗文化所包涵的意义,不仅是接受者的俗与雅,也不仅是文化制品形式上的繁与简,而是更多地附带了时代的因素,那就是:文化已成为一种产业,它已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与特征。③通俗文化在大众中流行,是对文化产品进行检验和考究。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众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要求,对文化作品中的缺陷加以修正和完善,剔除低劣的文化,使得文化产品更纯正。精英群体会对通俗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内容给予批评指正,使得通俗文化中的精髓得以利用和传承。周杰伦的音乐是通俗文化的一种载体,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阶层却将其作为一种信息向社会公众传递。社会精英对文化的研究拥有丰富的经验,而受众对于通俗文化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显然不足,通过二者对通俗文化的修正,使得通俗文化的精髓得以保留。

二、重塑通俗文化,发挥民族文化特色

通俗文化中亦有可取之处,通俗是世俗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存在即为合理,是不根据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思想意识的解放、价值观念的转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有利的。以周杰伦的歌曲为代表的通俗音乐,是通俗文化的一种文化载体,单就其本身而言,既有利于回归公众个体,亦有利于发挥它的最大潜能。但社会部分人却利用以通俗音乐为代表的通俗文化,去获取名利,以一种商业生产的方式进行,驱逐高雅文化,追求“低俗”“庸俗”“媚俗”,成为胡编乱造文化的乌合之众,盲从地消遣与娱乐。通俗文化虽然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但它最终归于精神。我们需要选择合理并且能够使得大众形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身心带来益处的通俗文化精髓,努力为世俗多注入一些健康的活力。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文化作品不胜枚举,任何文化作品都是经过时间的演变在优胜劣汰后留存下来的,像秦腔、昆曲、山歌、小调等作品,起初仅为民间口头流传,后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修饰、改编而成为文化经典。将通俗文化进行重塑,经过文化精英的锤炼和改造,融入精英们的思想和灵魂之中,最终通过一代一代的精炼,人们才将通俗文化向高雅文化转移,成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代表,例如,《诗经》中的风、雅、颂在当时作为通俗文化的一种,流传于民间,后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演变为今天的精英文化。

对于通俗文化,不能只了解其“通俗”,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其中的精华,对其进行重塑,充分选取通俗文化中适合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重新塑造,从符合人类真、善、美的原则出发,使社会成员在对通俗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中得到鼓舞,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三、建构通俗与高雅文化融合体系,发挥主流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主流文化是表达国家观念和统治者意愿的正统文化,而通俗文化则大部分属于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比,往往具有反社会的一面。通俗文化存在的依据在于它能使人们通过文化选择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社会也因此增加了灵活度和调节功能,以达到稳定发展的目的。④

但在中国,通俗文化在大众文化时代已经不再具有传统上的意义。而是一种被消解之后的“重构”,也就是说,大众文化时代里的大众文化并非就是感官的、浅薄的、无深度的、快餐式的文化。这并不是大众文化的根本特征,只是大众文化早期的部分特征。文化消费者本身知识、文化素养的提高,意味着大众文化必然会发生变迁。⑤我们需要对通俗文化进行建构,使得建构后的通俗文化形成大众化趋势,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高雅文化”,并且以崭新的“高雅”面目而出现。大众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文化,而真正提高公民素质的往往是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壁垒逐渐瓦解,文化的消费者根据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自由融合。随着公民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高雅文化从精英群体的小众文化逐渐走下神坛,被通俗文化解构、融合,在变化的过程中,媒介仅仅作为传播的载体提高了“技术的支持”,并且根据文化消费者的“需要”进行把关和选择。

以周杰伦的歌曲为代表的通俗音乐之所以能够得到受众的青睐,其实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原因。首先,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追求更加新潮的生活。在新形势下,个人崇拜和信仰逐渐淡化,人们渐渐发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思想解放口号,也从通俗音乐中找到了依靠。由于通俗歌曲自身节奏明显,旋律简单易懂,对嗓音条件要求不高,这为通俗音乐在主流社会群体中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庸俗的通俗歌曲在兴起一段时间后往往便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而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融合的音乐则能渐渐流传下来,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千里之外》等,运用大量的古典文化元素,使得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提高了文化素养。建构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融合体系,是目前形成主流文化的重要保障。

四、通俗文化的传播趋势及其缺失之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通俗文化逐步形成蓬勃发展的潮流,以民族音乐为代表的主流音乐文化逐步被通俗音乐赶超,曾经被作为靡靡之音的邓丽君的《甜蜜蜜》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超过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通俗音乐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度成为大陆音乐的主要形式。有的作品高格调、高品位,流传至今。但也应该看到,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格调不高,诸如渲染人生无意义、违背伦理纲常、咏唱消极情绪等,这类通俗音乐文化往往瓦解人们心中的道德底线,污染内心,使人丧失对社会的信心和对人生的理想信念。对于此类通俗音乐,人们应摒弃之。

通俗文化寓于大众媒体之中,成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并诉诸于社会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融合,不断发展,和大众在当今泛娱乐化时代背景下追求内容的趣味性、通俗性、碎片化是分不开的。大多数人喜欢寓教于乐,在娱乐中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而通俗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便是娱乐功能。从20世纪下半叶报纸和广播占据主导地位,到21世纪初电视和报纸占据主导地位,再到现在“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新媒体时代到来,媒介领域里也有传统媒介向新媒体形式转移,形成以新媒体为主体的新常态,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格调高、有积极意义的通俗文化作品逐渐与高雅文化融合,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实践的检验,形成巨大的合力,逐步发展成为主流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通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有着与主流文化相一致的地方,同时“三俗”的通俗作品,也对主流文化起着巨大的消解作用。通俗歌曲的这一缺陷,必须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加以修正和引导,逐步产生正能量。要弥补通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缺失,必须加强对通俗文化的引导和监管,引领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逐步融合,使之成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

五、结语

通过对通俗文化的分析,在新常态下,我们了解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共同之处和存在的差异,会更清楚地认识到,通俗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有适宜于社会主流发展和传播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存在着影响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问题,我们需要对通俗文化进行解构和重新塑造,构建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融合体系,通过网络门户、商业网站以及手机移动端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引领潮流,对通俗文化,不断地去粗取精,使之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通俗文化的内容做好筛选和把关,加强引导和监管,把握好社会的主旋律和发展方向,并以时代与社会的需求来检查和考究通俗文化作品,使之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产生正能量,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注释:

①②刘海龙.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J].国际新闻界,2002(04):52-57.

③刘德亚.论通俗文化向高雅文化的转移[J].中国文化研究,2014(03):209-212.

④陆万胜.通俗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J].齐鲁学刊,2002(04):101-104.

⑤张洪涛.从文化消费者的视角看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8(04):29-35.

(作者系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通俗高雅周杰伦
Sumo Wrestling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不及格的周杰伦,说好不哭还是哭了!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周杰伦 桀骜的少年也有坚持和守护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文化惠民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完美 品味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