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藏纪录片的影像构建与传播
——以《第三极》为例

2017-04-12 05:59□刘
视听 2017年10期
关键词: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

□刘 靖

涉藏纪录片的影像构建与传播
——以《第三极》为例

□刘 靖

《第三极》是涉藏纪录片的典范。影片以生态美学视角下人与高原的关系为主题,采用平民故事与诗意化叙事,真实再现了藏区的自然人文风貌,促进了西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对中国地域题材纪录片创作和国产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涉藏纪录片;《第三极》;地域文化;影像传播

《第三极》是全球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型纪录片,是全球迄今最全面的藏区自然人文影像考察,是中国首部4K超高清大型纪录片,也是迄今参与拍摄人员最多、拍摄地域最广、投资规模最大的涉藏题材纪录片。该片已经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直接采购并推送到其全球电视网,是近年来国产纪录片进军国际主流市场的成功案例。

一、生态美学视角下的人与高原

《第三极》由五集纪录片和一集拍摄花絮组成,影片的主题是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共生。在这一主题的统领下,创作者在内容上摒弃了以往涉藏纪录片中对青藏高原壮美风景的罗列呈现,也没有局限在对人的顽强生命力与精神的歌颂,而是注重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图景。①

第一集《生命之伴》讲述了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多布杰所在的村子将家园让给了藏猕猴,原主要以狩猎为生的村民们,重新规划自己的家园和生活,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林周农妇达娃悉心救助了一只在越冬过程中受伤的黑颈鹤。藏北一户牧民自家的羊群遭到了狼的侵袭,却在风雪中救下了一窝狼崽。人们自发停车将公路上的飞蛾幼虫仔细地收集起来带到草地深处放生。拉萨老人次旺和他的放生羊“次仁”诠释了青藏人与动物间的动人故事。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与动物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合作关系,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给动物带来了安全感,人们也在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第二集《一方热土》讲述了人们如何享用大自然的恩赐来延续文化。夏尔巴人种植神奇的鸡爪谷酿酒,攀爬峭壁采集蜂巢,用获得的蜂蜡制作佛像模具。人们用狼毒花制作藏纸,用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制作属于藏人的出版物,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打哇嘎制作屋顶。人们从大自然取得收获的同时,将旺盛的生命力回馈给了大自然。第三集《高原之歌》讲述了高原牧民与草原牧场的故事。盛大的安多赛马节展现了牧民的精神风采,牧民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带领羊群艰难地穿过结冰的湖面的场景令人感动。第四集《上善之水》和第五集《大山儿女》分别讲述了高原之水和高原之山对于高原人类的重要意义。藏民心中的圣山圣湖也引来了印度人前来朝拜,澜沧江边的卤水泉眼孕育了大片的盐田,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车用以制作藏香,亚东的地下温泉也造福了高原人类,离珠峰最近的居民阿旺桑杰独自守护绒布寺二十余载,珞巴族老猎人努力将民族文化传承给自己的孙子……

《第三极》选择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角度进行呈现,既符合国际上此类纪录片的通行规律和标准,又能让世界从一个更新颖的角度和视野认识藏区、了解藏区和理解藏区,既考虑到青藏高原高度差异化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又考虑到了人、自然、生产、生活、信仰的有机统一。

二、平民化叙事与诗意化叙事

《第三极》总导演曾海若说:“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目睹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仿佛回到了我们小时候人与人那种单纯美好的关系一样。在拍摄中,我们不仅展现西藏神秘的一面,更多的是想讲述人类心灵共性相同的美好品质,找到人类善良乐观、追求理想的共性!”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是近年来国内优秀纪录片所践行的创作理念,在故事的选择上一改以往的宏大叙事风格,将目光对准普通百姓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为现实生活存照的同时,着重反映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类共通情感,并从看似琐碎的生活中透射出质朴而深刻的生命哲学。《第三极》的每一集都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这些故事大多讲述的是青藏高原上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如夏尔巴人种植鸡爪谷酿酒、采集峭壁上的蜂巢,牧民辗转多处为老藏獒找伴儿,次旺老人与放生羊次仁的故事,老人看望在圣湖旁修行的双胞胎姐姐,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打哇嘎制作屋顶,画唐卡的老艺人救治病牛,珞巴族老人与孙子的周末丛林生活……这些看似普通的平民故事交织在一起,不仅呈现了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而且也使得影片的影像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诗意化的板块,诗意化的自然,诗意化的故事是本片诗意化叙事的集中体现。《第三极》的分集标题为“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相遇高原”。“其名称承载了诗化的内容和意境,可见以诗意化的方式划定板块是最初的考量。”②全片的音乐创作特邀国际顶级乐队“神思者”(S.E.N.S.)担任,“神思者”着力打造的主题音乐对该片进行了成功的诗意化包装。蓝天、白云、雪山、圣湖等具有标志性的高原景象,也代表着“第三极”诗意化的自然。该片每一集的片头,画面主要由延时摄影构成,高原上阳光普照,白云在山巅游动,雪山下的圣湖波影婆娑……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再配以高亢的女声,很快将观众的心领向了“第三极”。离珠峰最近的居民阿旺桑杰独自守护绒布寺二十余载,唐卡老艺人的画颜映现了他的慈祥和柔和,次旺老人与放生羊的故事、双胞胎老姐妹的故事、鹰笛传承人的故事、冈仁波齐脚下转山信徒们的故事……《第三极》中所容纳的故事与人物以平实可感的诗意存在,没有太多的戏剧化,只有朴实的生活化,他们似乎在与我们同样的时间里找到了一种“诗意的栖居”。

三、精诚摄制铸就“洗眼涤心”之作

《第三极》在拍摄技术上,使用4K超高清数字电影摄影机(RED)、微型直升摄影机等设备;拍摄方式上,采用逐格摄影、升格摄影、延时摄影、高空航拍、微观拍摄、潜水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该片制作成本将近两千万元,出动六个调研小组,四个摄制小组,深入青藏高原六十多处秘境,总计拍摄五百多天,令人震撼的镜头画面背后,摄制人员的艰辛可想而知。在第六集《高原相遇》中,讲述了摄制组拍摄背后的故事。最具挑战的拍摄是冰下潜水拍摄,摄制组需要面对危险的气压和致命的寒冷。普姆雍措海拔五千多米,海拔高气压低,潜水的时候相当于零海拔的状况,而一出水面海拔瞬间由零海拔升高到五千多米,对潜水摄影师的血压是极大的挑战。此外,湖面冰厚八十公分,潜水出入口是凿开的小窟窿,潜水员出水时必须找准出口,而且湖面风很大,在气温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情况下,从水里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很容易结冰,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最惊险的是悬崖高空拍摄夏尔巴人采蜜,摄影师和采蜂人吊在二百米高的悬崖上,还要面对世界上最大的蜜蜂——黑大齿蜂的攻击,如果对蜂毒蛋白过敏,被蜇两三下就会有生命危险,悬崖下面是汹涌翻滚的江水,一旦掉下去将会尸骨难寻,摄制组这种“搏命”拍摄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第三极》的影像拍摄多用固定镜头,真实展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谱写了藏地人与高原的和谐乐章。首先,远景和全景等大景别固定镜头有利于展现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风貌。第三集《高原之歌》开篇的第二个镜头,车队呈Z字型缓缓向草原驶来,大远景展现了牧民远道而来参加安多赛马节的情景,后续的镜头中有草原上帐篷与车队的大全景,大景别固定镜头交代了安多赛马节所处的大环境。在展现牧民带领羊群艰难穿过结冰的湖面时,也多次使用了类似的大景别固定镜头。其次,固定镜头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影片在表现信众合力竖起经幡柱的场景时以固定镜头为主,多角度多景别的固定镜头将神秘的经幡柱展现在了观众眼前,镜头在虔诚等待的信众和逐渐竖起的经幡柱之间切换,客观完整地记录了经幡柱竖起的过程以及信众们的虔诚。第三,固定镜头由于其稳定的视点和静止的框架,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可以起到营造意境和升华情感的作用。影片中拍摄双胞胎老人在圣湖边缓缓前行的背影时使用的是固定镜头,她们手挽手面向纯净的湖水道出了真理:“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有了善念的陪伴,才不会感到困惑与烦恼。”两位老人有着虔诚的信仰,她们苍老的背影与深沉的圣湖之景相得益彰。第五集《大山儿女》的片尾部分,人与山的剪影、湖边的双胞胎老人、俯瞰全城的老人与放生羊的背影,三个固定镜头使影片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西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第三极》自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了传媒界、纪录片界和藏学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国际传播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多个国家的传媒机构已买该节目的播出版权,而且还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直接采购并推送到其全球电视网。《第三极》站在一个正能量的角度来阐释青藏高原的地理、人文、自然,树立了西藏与藏族、藏文化的正面形象。③

《第三极》每一集的片头和配音具有西藏文化特征。片头高亢的女声藏歌颇具穿透力和吸引力,配合的画面是雪山、圣湖等藏区特有的风光,此等声画结合使得观众不禁对西藏心生向往,激发了观众对影片的审美期待。旁白解说由曾获得金话筒金奖的苏扬完成,其从容大气的解说横贯影片全集,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将解说词的内涵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摇滚诗人”许巍创作并演唱的同名主题曲《第三极》及MV为该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MV开头许巍的自述道出了创作背景——影片中的西藏故事震撼了他,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MV的画面全部来自《第三极》,壮美的雪山、纯洁的圣湖、辽阔的高原、舞动的经幡、可爱的动物及淳朴的藏民,每一帧画面都美不胜收。

展示西藏地域文化是《第三极》的魅力所在,也是其传播价值的体现。狼毒草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用它的根茎制作出的藏纸柔韧性好、不怕虫蛀、不易变色,与古老的雕版印刷术结合起来,可以用来印刷藏经。造藏纸印藏经是藏人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途径,影片中德格印经院的雕版印刷对传承和保护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格萨尔王传》是流传于藏区的民间史诗,千百年来被民间说唱艺人传承演绎,然而大部分说唱艺人并不识字,使得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出现了困难。影片中斯塔多吉是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同时他也是西藏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他一方面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为此学校开启了录制计划,完整地记录了他的说唱表演。次成是古老医术藏医的传承人,他居住在有千年历史的洞穴里,使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研究藏医药,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的生活方式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古老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鼓舞人心,对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意义重大。

五、结语

《第三极》以生态美学视角下人与高原的关系为主题,采用平民故事与诗意化叙事,呈现了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关系图景。摄制组历经艰险精诚制作,真实再现了藏区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该片作为涉藏纪录片的成功典范,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际传播中获得了广泛认可,树立了西藏与藏族、藏文化的正面形象,促进了西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第三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对中国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国产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注释:

①马莉莎.生态美学视野下纪录片《第三极》的叙事探析[J].当代电视,2015(12).

②骆志伟.纪录片《第三极》的诗意化叙事探讨[J].当代电视,2015(07).

③杨晓丽.探索涉藏外宣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以纪录片《第三极》为例[J].对外传播,2015(12).

(作者系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教师)

本文系周口师范学院2017年度校本项目“‘互联网+’时代地域文化纪录片的影像构建与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KNUB3201723。

猜你喜欢
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 的思考
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