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王国平 王 涛
土地托管让甘薯产业焕发新活力
■ 文 / 王国平 王 涛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一家合作社甘薯基地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是全国知名甘薯种植大县。甘薯自清朝咸丰年间被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卢龙县常年甘薯种植面积在19万亩左右,约占总播种面积的37%,甘薯种植面积最高曾经达到30万亩,成为卢龙县第一大主栽作物。1996年,卢龙县被国家特色产业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卢龙粉条,更是远近驰名的食材佳品,是卢龙人引以为豪的农业品牌。卢龙县的薯制品包括淀粉、粉丝、粉条、粉皮、甘薯香酥、甘薯罐头、甘薯酱、甘薯脯、甘薯叶柄、膨化甘薯片、甘薯冷面等,不仅打入北京、天津等北方大中城市,也成功进入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甚至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一是农村劳动力短缺。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尤其是卢龙县近邻京津及唐山、秦皇岛等城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非常多,甘薯种植劳动力越来越少。由于甘薯在春天栽种及秋天收获均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淀粉型甘薯,收获后要立即进行打粉,白天出甘薯,晚上打甘薯(把甘薯打碎加工成淀粉),农民一天只睡2小时—3小时,这样的生活模式要持续一个月。如果加工不及时,淀粉严重流失,农民一年就白忙活了。因此,每到秋收季节,农村劳动力奇缺,很多农户要花大价钱从外面雇人,大大增加了种植甘薯的成本。即便这样,打粉的劳动强度之高也让很多在家务农的中老年人难以坚持,许多农民已经放弃甘薯种植。
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卢龙县是秦皇岛市水源地,每到秋收季节,卢龙县家家户户加工甘薯淀粉排出的废水直接进入河里,流入秦皇岛市饮用水水库。洗脱淀粉的废水中含有氨基酸、可溶糖、蛋白质、矿物质等,这些物质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败,生成有机酸并产生非常难闻的异臭,直接影响秦皇岛市民用水,也给县域环境治理带来很大压力。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现代化甘薯制品加工车间
三是农户分散种植、分散加工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首先是分散种植很难达到统一管理,少数农户为了治理甘薯的茎线虫病而使用剧毒农药,导致甘薯制品如淀粉等农药残留超标、铝含量超标,影响了甘薯系列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甘薯品种、品质、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个甘薯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最后是一家一户作坊式的打粉工艺,淀粉收获效率低,次生产品开发几乎没有,甘薯比较效益越来越低。特别是洗脱淀粉的废水中都是宝,但都白白流掉,浪费严重,还污染了环境。
鉴于以上发展瓶颈,卢龙县一度压减甚至放弃甘薯产业,甘薯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4年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18万亩,2015年甘薯种植面积15万亩,跌至历史最低,甘薯产业面临严重挑战。
合作社成员甘薯育秧
为了拯救卢龙县甘薯产业,秦皇岛市农业局积极谋划,促成河北中薯食品有限公司与卢龙县自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0多个甘薯合作社合作,逐步推行甘薯托管服务,双方优势互补,使传统的甘薯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目前,卢龙甘薯产业已初步实现了“半托管”,即在种植环节,不包括育秧和收获,每亩托管费350元,由合作社提供优质肥料、低毒农药、科学种植技术,确保产品优质高产;施肥、打药、田间管理等作业环节由合作社来完成,农民可以放心进城打工。2016年,合作社半托管了6000亩甘薯。随着农民认可度的提高,逐步推进从种到收的全程管理,2017年计划推广到5万亩—10万亩。
土地托管模式的实施,一是解决了剧毒农药的使用问题。农药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和施用,杜绝了剧毒农药的使用,解决了甘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二是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合作社实现工厂化育秧,机械化耕地、打垄、栽种、施肥、打药、田间管理、收获,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比如甘薯种植过程中最累的收获环节,俗称“出白薯”,以前是一镐一镐“刨”出来,现在合作社通过机械化作业,轻松解决了收获问题。三是解决了水污染问题。合作社收获的甘薯,直接拉到河北中薯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统一深加工,深加工后的废水由企业收集处理,避免了一家一户加工废水无法收集处理的问题,不仅解决了水污染问题,还能够把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四是实现了规模经营。土地的规模经营难在让农民放弃土地。土地托管没有改变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依然是土地的经营者、投资者和受益者,对于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在甘薯托管模式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一是农民对缴纳土地托管费有一定顾虑,总感觉不如自己种踏实划算。合作社就给农民算账,农民自己买肥、买药、雇工,总体投入要比托管费多,而且合作社种植比农民自己种植产量高、质量好。二是甘薯加工增值效益比较高,农民不愿意把甘薯交给河北中薯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合作社的解决办法是调整利益分配,增加农民收益:按照农民种植的甘薯产量,以分红的方式给予农民一定的加工收益返还;把政府治理水污染的费用补贴给农民。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会种地,00后没见过种地,农民越来越老龄化,而甘薯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托管将是大多数农民的必然选择。
对比其他方式的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既不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又尊重了农民的土地情结,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和自己种地一样”。当农民进城打工没时间种地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土地托管;当农民年老体弱种不动地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选择土地托管。而对于合作社来说,没有更多资金流转土地时,可以选择土地托管,并且可以从农民那里先行收取一定的托管费用,缓解自身资金压力;想降低管理成本、经营和管理风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土地托管。秦皇岛市卢龙县甘薯产业的土地托管创新实践,实现了家庭承包“分”的优势与土地规模经营“统”的功能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栏目编辑:刘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