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璇
长在门前砖缝里的那株丝瓜苗已经结出了一根又一根长长的、碧绿的丝瓜。(开篇点题,干净醒目。“砖缝”突出丝瓜生长环境并不好。)
爸爸在去年冬天无意间丢下一颗丝瓜种子,经历了风雪严寒,谁也没想到它竟然在门前的砖缝里生根,发芽,并且长成了一株茂盛的瓜苗。家里人没有时间料理它,它却在我家的门口撒开了欢儿,爬得到处都是。
周末的午后,我闲来无事,便找了几根树枝,还有几根高粱秆儿,又找了一段麻绳,搭成架子,把丝瓜苗围了起来,省得它像个野孩子似的到处窜。丝瓜藤爬在我给它搭的架子上,随风摇摆,好像在说:谢谢,谢谢!(紧承开头,进一步突出丝瓜生长环境之一般:无意丢下的种子、没时间料理、随意搭的架子。而丝瓜的“撒欢儿”“到处窜”“谢谢”与以上描写形成对比,突出它的不计较与生命力之顽强。)
又一个周末,我发现丝瓜藤竟然攀着树枝和高粱秆儿爬到了我家院里的电线上,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幸亏院子里的电线都是胶皮线,要不就危险了。瓜藤上隐隐约约有几个小小的丝瓜,顶上顶着花骨朵,金黄的花盘上有几只蜜蜂嗡嗡地飞着,小心地采集花蜜。我想:别看现在长得得意,小丝瓜是不会长大的,因为丝瓜结果需要大量的营养,而生长在砖缝里的丝瓜到哪儿去找这么多营养呢?毕竟小丝瓜是不会拥有超能量的。可能是由于怜爱之心吧,我回到屋里,找出我家的复合肥,把丝瓜苗根部的砖挖出来,砌成了一个小花池的样子,并在离根不远的地方挖了个坑,给它施了点肥料,浇上水。看一看它茂盛的枝叶,丝毫不带委屈的样子,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丝瓜茂盛生长,这是对我们的回报,是对阳光的回报,但小作者没有明说,一切都在为后面的点睛之笔服务。)
我这稍微的照顾很管用,丝瓜在一天天长大。但有一段时间爸妈都忙,我也忙着复习迎考,很久没腾出时间照顾它,或许当时根本就忘记了它的存在,忙过了一阵,有一天一抬头,我惊呆了:当初的小丝瓜已经长成了大丝瓜,有的甚至已经变老了,我们竟然没有发现。姨夫来我家时发现了门口的这株丝瓜苗,说:“你们这么忙还有时间种丝瓜?真不错呢。快看,这家伙还结得这么旺。”爸爸搬来梯子,随着一声声脆响,一根根碧绿的丝瓜躺在了竹匾里。爸爸把丝瓜分成了两份,老的晒成种子,嫩的分给邻居。(只受到点滴照顾的丝瓜却结出了这么多的果实,丝瓜有情,感恩无言;我们将丝瓜分享给邻居,不也是一种感恩?我们留下丝瓜种子,不也是心存对丝瓜的一种感恩情缘?)
秋分到了,丝瓜藤发了黄,丝瓜黄了头,整棵丝瓜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它好像并不失落,倒像是完成了一桩大的心愿一般骄傲地昂着它的头颅,挥着它的手臂:再见了,朋友们,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爸爸把它从土地里拔出来放到了墙角,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做着美丽的梦。
长在砖缝里的丝瓜,在巴掌大的一块土地上,依靠了一点点的肥料,没人刻意给它捉虫、浇水,却结出了一根又一根的大丝瓜,用它累累的果实报答这個世界给予它的生命,报答我们对它的点滴照顾,开了那么美的花朵来感谢阳光的关照。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明白了。(篇末点题,画龙点睛。)
点评
选材新。一株丝瓜苗亦怀感恩之心,别出心裁,摆脱了那些陈旧的故事,让人读来眼前一亮。
构思巧。小作者层层铺垫,处处留意,步步为营,通过对丝瓜的成长过程的详细描写揭示主旨;篇末点题,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邱俊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