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

2017-04-12 13:59赵东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阵地心理教育课堂教学

赵东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闽江小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在学校里,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实施形成是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成。学生校的在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度过的,学生领悟知识应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所以说,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心理教育 主阵地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体显而分明,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有效地配合,达到学能即用,具体落实素质教育,重在开展好心理教育。

一、教师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于课堂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不断需求,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针对个性差异的学生,更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定的心理学原理来调控卡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因为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心情下学习思想开阔,思维活跃,折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速度也很快,相反,学生在一种压抑的、沉闷的心情下学习,思维束缚着,思路也因而变得窄,如此下去,自然得不到个性的发挥,更无创造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要要看教师的观察力,针对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教师都要时时注意他们的情趣,多启发利用激励法、引导法,暂时转移法,来调动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趣,多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层次次的学生,采用实施不同难度的总是提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表现自己,通过他们在课堂的表现,教师与学生在心里上的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实在意义。相反,学生学不会就罚,尽管罚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学生在心里总是有一个障碍,应是压制学习,不管教师样罚,都无济于事,不见成效。所以说,创造良好的心态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好开端。

在良好的心態环境下,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育心理手段。例如,在圆这一单元的复习中,我针对这一单元的概念多,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多,在组织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这节课复写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先让学生自己归纳“大括号”进行知识点的穿线,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点的连接,系统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整理,动脑动手思维操作对所学知识掌握非常牢固。又如在讲“圆的面积”一节中,针对圆的面积的求法,学生不仅生疏而且是难题,我利用微机教学设计拼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趣,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此时已是按耐不住,分分动手拼圆,从中得到了结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了知识,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实施了心理教育发展个性的过程。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手段的不同对于心理教育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只有正确针对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段,才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心理,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在一个集体中,层次不同的学生自然应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对象都是有情感的学生,教师就应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特点大体为发言率低,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我班有的后进生仅少言语,甚至一言不发,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一口吃不出胖子,一点一点慢慢来,我先是提问他们非常简单的问题,预计他们回答的正确率能近似于100%,然后就努力创造机会,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随即就表扬、鼓励、卡“小红花”,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解决较难懂的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耐心,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我们班一名大家认为弱智的刘广哈同学变成了课堂发言主力军的成员,喜悦不仅使一名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这一难题的解决使班级中其他学习成绩略高于刘广哈的学生也有了十足的信心,在课堂上,当我看到了一只只小手搞搞举过头顶,标志着他们对自己有了信心,同时也标志着在课堂中注意学生的心理,注重个性差异的成功。

二、在课堂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条件。

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在课堂中必须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学生真正的活跃起来,这样师生之间有一个融洽的关系,和谐的气氛,才能有机交流,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例题,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哪里问题你能解答,哪些总是你还没有读懂,让学生思考,另外在较简单的问题上让学生自己讲解,让学生当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听,让学生尝试锻炼自己,合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中心人物,这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显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目的显现,也应是教育心理的最好实施过程。

三、在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效重在看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兴趣。

学生地教师的讲授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积极胡与教师调控的教学过程,说明教师调协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学思想,达到了心理教育的目的,例如讲《三角形的面积》一节课中我利用教学模具,让学生动手拼模,学生首先地学具产生兴趣,同时教师下达教学认任务,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看一看你有拼出什么样的学过的图形,课堂上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对拼出什么样的图形展开思考,这种合学生动手,动脑的教学方式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与玩中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学习效果印象深刻。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讲授知识感到枯燥乏味,不仅不感到兴趣,反而起厌烦心理,那么,这一节课的心理教育目的不仅没有达到,甚至会影响其已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学生学习态度是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标志。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心理师一脉相承的。所以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开展好心理教育,训练和增减出具有健康心理学生。才能使学生在一个良好心培和心态下学习,才能使教师在落实传授知识的成效性上有一个实出的显现,才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因此说,课堂教学是进行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

猜你喜欢
主阵地心理教育课堂教学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注重速度深度温度,做强新媒体主阵地——奉化日报社成功运营奉化发布要述
打造学“习”主阵地大平台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议区域广电如何把握舆论主阵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