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云香
(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大庆 163514)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但是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就语文教学中怎样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提升 方法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文字理解、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随着新课程的落实,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帮助 。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能力的提升对语文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多数以文字掌握为基础,教师将语文知识进行转化,并将其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简化理解,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加深知识记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这也是阅读能力的教学的根本目标
2.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技巧
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技巧,一名优秀的教师懂得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无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并能够将其清晰的表达出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当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高,提升教学质量。[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是人最好的教师。并且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开始,激发学生阅读好奇心,进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故事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字掌握有限,在思想意识和逻辑思维上不够成熟,但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选择故事形式教学,简化学生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通过有关童话、寓言等故事进行阅读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让学生有真实的感知。[2]
(2)情境教学
据调查,小学生的的注意力时间在20分钟,但是课堂时间却有45分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创建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神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2.引导学生掌握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通常情况下,阅读课文是集逻辑、思维、语言于一身的阅读综合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遵循传统教学方法,对每个文章段落逐个分析,将文章的整体性打破。打破文章的整体意境使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整体含义,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造成制约。随着新课程教学的落实,教师需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由主体地位转为引导式教学,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首先,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需要对文章整体性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整体有清晰的认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对文章的作者的背景、社会环境等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文学作品,学会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形象,进而对文章整体展开分析。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的描写方法、文章记叙顺序等;在进行就读诗歌阅读时,需要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学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或是国家抱负。简而言之,在阅读中转变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感悟进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关键点
(1)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形象塑造
在一些阅读文章中,作者主要对某个人物形象或是自然环境进行描写,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需要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塑造和形象设计。例如:在学习《王二小》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王二小在面对敌人时,不怕牺牲的精神。在进行阅读时,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王二小的英勇智慧,实现思想意识的转变。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表达
通常情况下,文章背景多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悟,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文章的情感表达,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文章表达的内涵,通过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时,文章主要歌颂家乡风俗特点、歌颂民族为线索,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例如: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感受作者家乡的风俗,以及泼水节时画面场景,获得情感体验。“周总理来了!”这一句话中的的感叹号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找到文章答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神韵
一篇诗歌中有诗眼、文章有文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文章点睛之处进行理解、阅读,体会文章的神韵。例如:在《开国大典》阅读时,主席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引导学生感受着句话中的深厚含义和气韵,以达到情感、神韵的体会。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鲍兰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
[2]李江陵.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J].亚太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