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2017-04-12 18:54阿雯婷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白血病导管护理人员

阿雯婷

【摘 要】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PICC护理,并将护理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实施PDCA护理的观察组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提高PICC效果,利于患者的正常有效安全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PDCA护理管理 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当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1]。白血病患者若不经特殊治疗,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急性白血病),短者甚至在诊断数天后即死亡,经过现代治疗,已有不少患者获得病情缓解以至长期存活,甚至获得治愈[2]。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PICC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PICC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进行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将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0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23~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2.2岁。观察组10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在21~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8±2.5岁。两组患者均采用PICC方法进行治疗,均自愿选择护理方式并签署护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值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PICC护理:如日常的导管维护指导等。

1.2.1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方法进行PICC护理:(1)计划管理:对过去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并查询原因,并因此对原有的护理方法加以完善改进,以建立适应PDCA管理要求。规定护理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及护理详细内容等,明确应知、应会、禁止内容和行为。通过计划的制定而使整个护理过程处于规范化、有序化、可控化的管理中。(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选拔和综合培训以及考核: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训,通过外聘专家及组织院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委派综合素质较好的护理人员外派进修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护理新知识、新要求、新方法等。(3)强化护理日常管理:置管后对局部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的注意调整绷带松紧;置管口有无红肿、液体渗出置管口有无疼痛或硬结以及置管肢体有无红肿、疼痛;保持穿刺处皮肤的清洁干燥,如发现敷料有卷边、脱落或敷料因汗液而松动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指导患者不要在置管侧手臂上方扎止血带、测血压,避免该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不能做托举哑铃等持重的锻炼;注意保护外露的接头,防止导管损伤和将导管拉出体外;指导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日常护理事项如更衣、洗澡、日常活动、穿刺部位的保护以及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1.2.2 检查管理:(1)由护士长组织對患者的护理情况每周进行一次考评,考评护士在各项管理规定、规范的执行情况以及在护理实践过程中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并由护士长对每周考评情况进行统计整理以供总结处理。

1.2.3 总结处理管理:对考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明确双方的责任并提出完善及改正方法和落实措施,通过已建立的考核管理规定对护理人员进行奖惩,促进提高她们的责任心。对出现问题的护士加以辅导帮助,让她们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积极改进。

1.3 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性并发症、非感染性并发症)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对评价指标内容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采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观察组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PDCA是一个动态质量管理过程,在具体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以不断适应新变化和及时完善改正管理上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循环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质量环来持续提高应用[3]。PICC的有效护理对白血病患者意义重大,它直接关系到患者采用PICC治疗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白血病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及静脉营养药物均具有强烈的血管刺激性,不但会造成静脉炎,一旦渗漏还会造成皮下组织的坏死溃疡,影响肢体功能并造成病人痛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而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对PICC的护理意义尤为重要。通过本文内容研究我们发现,采用PDCA护理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患者安全使用PICC创造基本的条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对白血病患者的PICC采用PDCA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延长PICC导管在人体内的留置使用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芬娟,李红.PDCA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 2015(9):34-36.

[2] 徐琳洁.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留置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15,28(3):403-405.

[3]曾艳.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9(16):140-141.

猜你喜欢
白血病导管护理人员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