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杰 李芳枝
【摘 要】 目的:观察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2组患者均给予宫缩素,其中39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39例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产后2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较优,比较差异均P<0.05。结论: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孕产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在产科中产后出血作为一种危重急症是较为常见的,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在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有米索前列醇、宫缩素等,以此使子宫收缩加强,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院发现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下为分析过程和结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將其平均分为2组,其中39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年龄最高的患者为3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2岁,平均为(28.6±1.5)岁,最长孕周为42周,最短孕周为36周,平均为(38.6±0.5)周,25例为初产妇,14例为经产妇;39例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最高的患者为3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1岁,平均为(28.5±1.2)岁,最长孕周为42周,最短孕周为36周,平均为(38.5±0.8)周,27例为初产妇,12例为经产妇。统计分析2组患者基本资料,结果显示P>0.05,差异并不显著,此研究2组比较数据可比性增强。
1.2 方法
2组患者对子宫进行规范按摩,注射缩宫素于子宫肌层,之后宫缩素静脉滴注,给予患者葡萄糖酸钙进行静脉推注。完成分娩后,常规检查产妇的胎盘及软产道,常规给予抗休克、血容量补充、输血、输液治疗等[2]。2组患者均给予宫缩素进行治疗,同时,实验组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剂量为250mg;而对照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采取口服的方式,剂量为200至600ug,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评价指标
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产后2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当患者治疗15min之内,明显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基本消失判定为显效;当患者重复治疗30min之内,有较好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有所缓解判定为有效;当患者多次反复治疗后仍没有明显的子宫收缩判定为无效[3]。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2组患者所涉比较数据分析工具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示及验证方式分别为%和X2值,而计量资料的表示及验证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T值,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2.2 对比2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
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较短,同时产后2h出血量明显较少,2组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所示。
2.3 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中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X2=5.0143,P=0.0251)。
3 讨论
产后2h之内极易发生产后出血,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治疗,不然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止血方法极为重要。娩出胎儿后24h出血量在500ml以上视为产后出血,产后2h内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而导致产后出血有很多原因,主要有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4]。子宫收缩乏力作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米索前列醇为常用药物,可将宫内压及子宫张力增强,以此将出血减少,但是不良反应极易发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一种甲基衍生物,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15,由卡前列素和氨丁三醇组成,其收缩作用较强,半衰期长,对宫颈具有扩张作用,并且可增加子宫肌层宫缩素受体数量,同时可将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提升,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剂形成CAMP进行抑制,以此对子宫收缩发挥促进作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治疗可对子宫肌层收缩进行刺激,作用于胎盘部位进行止血,快速关闭创面血管和血窦,以此迅速止血[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此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向吉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485-487.
[2] 马爱琴.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9):84-84.
[3] 倪安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5(11):2105-2106,2107.
[4] 张敏.观察孕产妇产后出血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1982-1982.
[5] 李红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5):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