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蓉
【摘 要】 目的:探討延续性护理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接收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18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后6个月SAS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子宫切除术 心理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 Methods: 11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psychological state of car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at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hysterectomy patient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can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 Continuing care; Hysterectomy; Psychological state
前言
子宫切除术属于常见外科术式之一,多用于治疗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因该手术实施位置相对敏感,患者多存在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又因手术后会对其夫妻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导致其心理状态不佳等[1]。相关数据显示[2],超过80%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均担心手术后对自身性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存在不良心理状态。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将医院服务向患者家庭延伸的新型护理模式,可帮助解决患者出院后健康问题,临床应用较广泛。本研究主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11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8-58岁,平均(43.52±5.2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至高中28例,专科及以上2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7-59岁,平均(43.64±5.1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至高中30例,专科及以上21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出院前指导其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合理健康饮食计划,叮嘱患者术后3个月内禁止中、重度体力劳动及性生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针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出院后随访时间至少为6个月。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均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①出院前行临床评估,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解,通过整理患者资料建立档案并进行管理,对患者出院后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及详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并向患者发放医院联系卡。患者出院后1个月及2个月均采取入户随访方式,之后可借助电话随访等方式,患者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②开展健康保健知识教育,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根据患者情况开展放松训练、心理调节等知道。为患者讲解关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功能及解剖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对阴道造成的影响,开展正确性教育,告知手术不会对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且手术对卵巢部分分泌功能进行保留不会导致早衰,减轻其心理负担。叮嘱患者因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可能会缺少宫颈分泌物的润滑在性生活中可能存在干涩、疼痛感,因此应鼓励患者丈夫在性生活中关注患者情绪。③与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结合为其制定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出院后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用咖啡、饮料、从茶等,可多以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消化快等食物为主,加强对维生素的补充。叮嘱患者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确保睡眠质量若恢复情况较好可适当开展运动进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④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帮助其了解患者目前身体及心理状况,提高家属对患者行为或心理状态的理解程度,通过家属的关怀及理解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指导患者家属借助有效语言或行动对转移患者不良情绪,可陪伴患者看电影、散步、听音乐、闲聊等,分散患者对身体状况的注意力,减轻其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机出院6个月时焦虑、抑郁程度。
借助SAS量表及SDS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定,两个量表均各由20个条目,借助四级评分法评分,总分乘1.125。SAS评分超过69表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以上表示存在焦虑;SDS评分超过72分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超过53分存在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为(53.13±8.72)分,SDS评分为(54.25±10.34)分,出院后6个月SAS评分(51.71±4.63)分,SDS评分(56.44±1.58)分;研究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为(53.22±8.82)分,SDS评分为(54.33±10.49)分,出院后6个月SAS评分(43.76±4.15)分,SDS评分(48.21±1.33)分。两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AS评分与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子宫是女性重要生殖器官,因各类型妇科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借助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增多。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多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术后性生活存在一定不适感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夫妻关系,因此应加强对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延续性护理可在不同时间点及地点开展,为患者采取系列性、延续性服务,为患者提供支持性心理干预,帮助其减轻心理障碍,对性生活知识进行讲解,减轻术后不良影响[3]。有研究指出[4],通过护理干预超过80%以上的子宫切除术患者可在术后半年内恢复性生活。延续性护理是开展整体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医院针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的延伸,通过健康指导及心理干预了解患者护理需求[5]。该护理方法对出院后患者的护理延伸较为重视,可减少患者因出院后无法继续开展护理干预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造成干扰。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提示,子宫切除术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均可有效缓解期心理状态,效果较好。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因缺乏持续护理支持患者心理状态未得到持续控制,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况,经持续性护理干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持续得到控制,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均明显改善,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彭燕,李晓娟,等. 延续性护理服务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4-35.
[2]尉宁,陈露芳,王飞,等. 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15,24(8):13-15.
[3]王方. 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63.
[4]罗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16,15(4):29-31.
[5]陈莉. 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