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婷?陈佳璐++马聪
摘要:职业声望是社会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现状,运用十级量表主观打分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调查与新媒体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开展调查,得出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表。结果顯示,大学生更青睐收入水平较高,对受教育程度要求高,适合个人发展,安全与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好的职业。本次调查中大部分职业的打分情况与性别、年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职业声望;大学生;评价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2-0075-0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职业声望研究背景
所谓职业声望就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某种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主观综合评价。职业声望的评分显示了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高低的一种主观认定,即社会成员通过对该职业多方面因素的衡量比较之后给出的分数,这种职业声望分数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打分者的价值取向。[1]
在国际上,对职业声望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将社会统计学方法运用到社会分层研究中,并发展出多种职业声望量表,对职业声望进行测定和差异比较。近几年来最有名的要数美国社会学家特雷曼(D. Treiman) 的国际比较研究,该研究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些共同的结构特点,所有的社会必须面对的功能是相似的,社会角色的分化也大致相同,所掌握的权力和特权的差异使每个职业在各国的声望相似。他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做出解释,认为职业声望虽然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但制约人们评价其位次高低的还是客观的社会结构与功能。[2]而国际上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调查较侧重于不同种族间的差距,关注文化差异,如沃克T.L的《职业声望:非洲裔美国人和白人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的看法》。
在我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对职业声望的实证研究才从西方得以引进。在1995 年之后,从学者角度研究职业声望的调查越来越引人瞩目,这类调查大多选用大样本,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对原有理论的进一步论证,还是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国内对社会职业声望的调查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研究中采用的职业声望量表不规范;其次,目前国内的职业声望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调查描述阶段,少见深层次的探索性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的调查研究并不多,其中大部分专注于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或是某大学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调查,又或是关于大学生对某一特定职业近些年来的职业声望变化的调查。其中以2013年田志鹏、邝继浩和刘爱玉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例探究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的调研较为注目。[3]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调查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就大学生对社会职业声望的评价展开及时、跟踪、全面的调查研究是重要的课题。
(二)大学生职业声望调查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实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导向以及人们对不同职业的声望评价。这使得研究社会转型期的职业声望尤为必要。[1]而当代大学生,虽然还未有工作的经历,但也直面就业的问题,对各项职业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且在信息化时代中紧跟时代脚步,对职业的薪酬、各项要求以及社会地位等情况有较多的掌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声望调查研究也是较为重要的。
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研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职业声望的全方位调查不仅可以得出有关职业声望的影响、排名等结果,还可以从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总体情况以及变化趋势,可以对社会心理学相关内容的探索起到辅助和借鉴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声望调查,可以一定程度上获知整体职业声望排名情况,从而反映当前社会价值观。在了解大学生对各项职业的看法后,有利于社会学家分析当前人们的心理情况以及社会分层情况。
其次,从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的变迁。在我国的社会分层研究者们看来,职业声望测量已成为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最重要的研究视角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对职业声望的测量与变迁研究对解释这一时期涌现的诸多社会现象,分析转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换特点均有普遍意义。[4]大学生是人群中较为活跃的群体,对社会各方面关注较多,从他们对职业声望的评价结果中可以较为积极地反映出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变迁情况,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
最后,对大学生的职业声望研究对于社会人力资源分配和人们的择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择业的主要社会群体,社会职业声望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观,了解当今社会择业趋向,给广大大学生及待业人士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从而制定更好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大学生职业声望调查可以反映大学生对于职业的向往程度,对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和分配起到辅助作用。
二、职业声望调查设计
(一)职业声望的调查方法
关于调查方法的选择,通过研究田志鹏、邝继浩、刘爱玉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和刘爱玉2005年做的调查研究,[3]本文采用新媒体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城市实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利用互联网在全国随机发放问卷。
关于职业的选取,我们借鉴了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研究中的职业分类,同时咨询了社会学领域的专家,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增加了新兴的社会职业如网络游戏设计员、新媒体工作者、网络店铺老板等,删除了代表性差或者被社会淘汰的职业。随后在辽宁沈阳进行了预调查,结合预估的调查结果,最终采取分组调查的形式,共确立了99个具体的职业类型和8个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受教育程度、安全和福利、个人发展、稳定性、挑战性、职业环境、社会贡献。
由于职业数量过多,为防止被调查者感到疲惫厌倦,影响评判标准的先后一致性,从而降低测量效度,本研究采取了分组排序法,将所有职业分成了6组。预调查和查阅文献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社会职业声望排名居中,因此選取其作为评价标杆,每一组职业都包括了中小学教师。本次调研选取了辽宁沈阳,吉林长春,河北石家庄,浙江宁波,江苏南京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0份,网络调查共回收问卷1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682份,涉及全国各个省份(港澳台除外),样本数量较大,普遍性较好,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职业排序计算方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十级量表主观打分法,以中小学教师作为评价标杆,对六组职业的声望排序进行均一化处理,使得最终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在每一组的职业打分中,我们都计算出各个职业的平均得分。综合全部的调查问卷,计算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平均分T,在每个组中中小学教师平均得分为ti(i表示组数,i=1,2,3,4,5,6),S为某职业的最后职业声望得分,s表示在组中具体得分,则S= s*T/ti.由此得到综合平均得分表。
三、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调查结果
(一)职业声望排序结果
根据上文所述计算方法,得出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结果如下:
(二)职业声望分层情况
从表1中列出的99个职业声望的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职业声望最高的职业是宇航员,得分91.66分,职业声望最低的是街边小贩,得分38.09分。99个职业根据得分排列,可以大致分为五层:
得分最高的一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前20名,得分在73以上,分别是宇航员、科学研究人员、飞行员、军人、公司董事长、大学教师、检察官、大学校长、工程师、医生、海关工作人员、法官、理财师、心理医生、电子商务工程师、中小学校长、律师、国有企业厂长、国家公务员、翻译。
第二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20-40名,分别是外企员工、私营企业厂长、警察、导演、服装设计师、公司经理、网络游戏设计员、运动员、作家、IT行业人员、地质勘测人员、主持人、新媒体工作者、演员、中小学教师、编辑、消防人员、编剧、电台播音员、出版商。
第三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41-60名,分别是农业技术人员、画家、银行职员、记者、营养师、会计、音乐工作者、房地产商、歌手、教练员、空姐、事业单位员工、摄影师、私企员工、幼儿园教师、护士、秘书、网络商铺老板、经销商、模特。
第四层在等级排列中排在61-80名,分别是个体户、兽医、化妆师、快递员、汽车修理工、居委会主任、木工、保险公司业务员、电工、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厨师、动物饲养员、包工头、小商店业主、裁缝、环卫工人、纺织工人、导游、建筑工人。
第五层一组在等级排列中排在81-99,分别是图书管理员、矿工、乘务员、公交车司机、废品收购人员、种田农民、美容美发师、单位保安人员、传达室人员、采购员、月嫂、商场售货员、餐厅服务员、渔民、接线员、售票员、保姆、客服人员、街边小贩。
在计算排名的同时,我们比较了各职业所得分数的方差,发现方差最大的五个职业有汽车修理工(11.021)、种田农民(6.111)、环卫工人(5.818)、废品收购人员(5.794)和矿工(5.557);方差最小的五个职业为科研人员(1.770)、作家(2.020)、法官(2.110)、公司经理(2.312)和编辑(2.408)。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方差较大的职业多为最后一层的职业,而方差较小的五个职业则多为第一层的职业,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低收入且比较苦累的职业打分差异较大,而对高收入高技术的职业声望评定比较一致。
四、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结果分析
(一)职业声望排序变化分析
1.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纵向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职业声望排名得分结果,与2013年田志鹏、刘爱玉等人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调查样本得出的职业声望排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可知,大学生职业声望的评价结果在近年来变化幅度较小,总体来讲排序结果和职业分层情况基本相似,具体的排名略有差别,例如国有企业厂长、法官、律师等职业虽然排名略有浮动但始终在职业分层的第一层里,而保姆、清洁工、服务员等职业始终在社会分层的最后一层。偶有职业排名情况变化较大的职业,下面列举几个变化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进行细致分析:
飞行员的职业声望有明显提升,在对北京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研究中,飞行员的综合职业声望为第27名,在本文的调查中,飞行员的职业声望排在第三名,上升幅度明显。同时,与飞行员在相同领域的新增职业——宇航员,更是在本次调查排名中排行第一。由此可见,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的职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声望在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体宣传力度的增加,大学生对于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的前景大大看好,职业声望打分有大幅提高。
歌手的职业声望明显下降,由20名下降到49名。近年来娱乐行业负面消息频发,诸多关于明星吸毒嫖娼出轨恶意炒作的丑闻泛滥,严重影响了演艺行业的职业声望,使得大学生对其评价降低。
另外职业声望明显下滑的还有导游,综合声望从55名下滑到79名。这使人联想到近年屡见报端的导演威胁游客、强制购物等丑闻。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选择利用空闲时间旅游成了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遣方式,对于导游这一职业,由原来的接触不多到现在的普遍了解,认识到了职业背后的辛劳或许也是大学生对导游这一职业声望评价下降的原因。
针对上述职业声望变化明显的三个职业,本文认为都有大众传媒和人们认知改变因素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及舆论导向对于大学生评价职业声望具有重要影响。
2.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横向变化情况
除了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上诸多的职业声望评价在时间上的变化,本文还对本研究得出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声望结果与既有的社会职业声望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比了本研究结果与2013年连瑞瑞等人对社会转型时期职业声望测量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总体来讲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与社会职业声望评价差别不大:科学家、大学教授、飞行员、律师、法官等职业仍旧处于第一层职业的主要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医生这一职业由原来的25名上升到10名,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医生的职业声望评价高于社会职业声望评价,这可能与我们的调查客体有一部分是医学生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宣扬医患关系正能量的新闻和影视剧增多,大家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缓和了医患对立的局面,使得大学生对该职业打分比较高。
另一方面,一些职业的声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种田农民的声望排名从46名下降至86名,清洁工的声望排名由55名下降至70名,邮递员的职业声望排名由40名下降为64名,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较为苦累且收入少。这反映大学生的职业声望偏好明显,对于体力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职业评价很低。
(二)职业声望排名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对职业声望排名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声望评价的排名分布不是毫无规律可寻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体制内职业评价高于体制外职业
体制内职业指在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并在编的职业。在此次调查中,体制内职业一共有15个。其中在第一层的有宇航员,科学研究人员、军人、大学教师、检察官、大学校长、海关工作人员、法官、中小学校长、国有企业厂长、国家公务员共10个,占66.67%,;在第二层的有警察、运动员、地质勘测人员、中小学教师四个,占22.67%,第三层仅剩一个事业单位员工占6.67%。由此可以看出体制内职业的声望评价普遍较高,且集中在第一层次,明显高于体制外职业。
2.对脑力劳动职业评价高于体力劳动职业
脑力劳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为主的劳动,主要表现为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管理知识和实现知识。体力劳动是劳动者以运动系统为主要运动器官的劳动,体力劳动的特点是以肌肉和骨骼的活动为主。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分析出,除军人兼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外,第一层中全部都是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类型。而在第五层中,全部都是體力劳动的职业类型。在第二层到第四层,也是脑力劳动职业普遍评分高于体力劳动职业,由此可知,在大学生群体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声望高,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声望较低。
3.对知识技术要求高的职业评价更高
在排名前20的第一层职业中,宇航员、飞行员、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都非常高,其余的职业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水平的要求很高。而最后一层的二十个职业,如街边小贩、客服人员等都是从业门槛极低,基本没有知识技术要求的职业。由此可以看出,从业准入门槛高,要求较高知识技术水平的职业声望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知识经济”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直以来,学者们据以分析影响人们职业声望评价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与职业有关的因素,二是与评价者有关的因素。本文此节主要分析与职业有关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8个影响因素,分别是收入、受教育程度、安全与福利、个人发展、社会贡献、稳定性、挑战性、职业环境,调研中此项设置为多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这些影响因素的比例依次为收入(82%)、受教育程度(64.3%)、个人发展(58.9%)、安全与福利(56.7%)、职业环境(51.1%)、社会贡献(50%)、稳定性(40.2%)、挑战性(26.1%)。
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较多依据于该职业的收入水平情况。从本次职业声望评价排名情况来看,第一层的职业大部分是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职业,如公司董事长、大学教师、理财师、国家公务员等;而第五层大部分收入水平较低,如建筑工人、种田农民、商场售货员、餐厅服务员等。从此可推断出大学生在其将来择业方面会更为看中其收入水平情况。
同样,大学生更倾向于给需要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职业打高分。在第一层里大部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职业,如宇航员、科学研究人员、大学校长等;在排名后二十名中多是对受教育程度要求低的职业,如矿工、废品收购人员、传达室人员等。大学生是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群体,更为青睐对受教育程度要求高的职业。
大学生对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上升,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第一层中不少属于较高发展成就的职业,如大学校长、中小学校长、公司董事长、国有企业厂长等;而在第五层中较多为发展空间较小的职业,如公交车司机、单位保安人员、月嫂等。
通过本次调查本文发现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高低与该职业的稳定性相关程度高于该职业的挑战性。从中可推断出目前大学生更青睐于选择有较高稳定性的职业,比如国家公务员、法官等职业。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可能会有所顾虑。
另外,收入、安全与福利和职业环境的选择人数远远大于稳定性、挑战性的选择人数,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多受职业给自身带来的收获和利益影响,而社会贡献、职业挑战性等位列其次。可见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首先考虑个体收益,其次考虑更高层面的社会收益,由此也折射出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四)性别、年级显著性检验
在分析了影响职业声望评价标准的影响因素后,本节主要分析与被调查者相关的因素,主要从性别、年级两个角度进行显著性检验,以探究打分情况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本文对性别与职业声望打分情况进行了独立性T检验,结果表明81个职业的打分情况并未有显著性差异,即大多数职业声望的评价结果与受调查者性别相关性不大。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的职业共有18个,分别有建筑工人、种田农民、渔民、售票员、记者等,其中方差不齐性的有军人和翻译两个。
在分析大学生年级是否对职业声望打分有差异性影响时,本文运用了SPSS中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检验方法,得出结果有军人、出租车司机、清洁工、网络商铺老板等13个职业在年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他86个职业未表现出年级对于打分结果的显著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次调查中大部分职业的打分情况在性别、年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职业声望的评价在性别和年级方面的主观看法比较一致,这与社会整体的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分析有些出入,本文认为,这与大学生群体在受教育程度、素质和价值观上比较相近有关。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大致相同,也形成相近的价值观,对各种职业的看法也较为一致。另外,这种结果或许与大学生尚未完全接触并融入社会有关。
五、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研究,通过对全国各地各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共搜集样本数据3000份,其中有效数据2682份,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得出职业声望排名表。由上文的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得出的排名结果与既有结果大致相同,职业分层情况也基本相似。无论是与整个社会职业声望评价还是北京大学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对比,仅有为数不多的职业出现了声望大幅变化的现象。另外,本次调研新增了近年来社会上新兴的职业,如心理医生、电子游戏设计员、理财师、营养师等等,这些职业在当代社会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起到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既有的调查结果鲜少有涉及这些职业。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到了它们的排名,我们从中得到理财师、心理医生、电子商务工程师等新兴行业在大学生群体中声望较高,均排在第一梯队,由此可以推断此类职业的发展前景被大学生看好,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前景乐观。同时,通过对职业声望结果的分析,可以对社会职业的供需关系得出前瞻性结论。
(2)大学生职业声望排名结果具有一定特征,对体制内职业评价高于体制外职业;对脑力劳动职业评价高于体力劳动职业;对知识技术要求高的职业评价更高。与以社会整个群体为调查对象的职业声望评价调查结果相比,大学生对于医生、工程师等职业打分较高,可见大学生对于受教育程度高且对专业知识技术要求程度高的职业较为青睐,而对于其他一些群体的评价相对较低,比如农民、矿工、月嫂等职业。这些群体往往是社会贡献价值也很高,但是收入水平、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皆较低且工作环境较差。大学生即使明白这些职业的重要价值意义,但在潜意识里仍对其抱有轻视、拒绝的态度,也基本不会选择这些职业为其日后的职业。另外,与2013年对北京大学本科生的职业声望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相关职业打分有上升趋势,如飞行员、宇航员等,而对歌手、导游等职业的打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或许是大众传媒的普及,相关领域的宣传和发展以及人们认知改变的结果。
(3)大学生更青睐收入水平较高,对受教育程度要求高,适合个人发展,安全与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好的职业。在选择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时,收入、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发展是选中率最高的三个因素,而兼具这些因素的职业的打分情况也普遍偏高,如大学校长、大学教授、公司董事长等职业都在第一层职业中,而與之相反收入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较差,发展前景较差的职业则大多位于第五层,如种田农民、环卫工人、清洁工等。职业所具有的资源控制能力越强,其得到的评价越高。相对于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高的职业。目前我国经济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严峻,这也使得大学生在择业时采取更为谨慎保守的态度。同时,收入、安全与福利和职业环境的选择比例远远大于社会贡献、挑战性的选择比例,可见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首先考虑个体利益,其次考虑社会利益。另外,分析表明,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与性别、年级的分化无显著差异。这既与之前的调查结果较为吻合,也与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选择结果形成呼应,证明了本次调查的可信度。
本文调查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还需更加科学、严谨、全面,在文献的查找及阅览上还有所欠缺。但相对于之前的研究,本文也有所改进,比如加入了一些新兴职业,调查范围扩大为全国,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详尽分析等等。职业声望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职业声望评价的变迁需要长期的调查研究,对其的分析也是需要历史数据的积累。本文的分析借鉴了前人的相关调查研究,也希望能为后人的调查研究提供新的借鉴,使得我国职业声望调查研究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强,刘海洋.变迁中的职业声望——2009年北京职业声望调查浅析[J].学术研究,2009(12).
[2]李春玲.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
[3]田志鹏,邝继浩,刘爱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以北京大学本科生调査为例[J].青年研究,2013(5).
[4]连瑞瑞.社会转型期职业声望测量与变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
[5]佐斌,温芳芳.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内隐声望评价[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3).
作者简介:贾俊婷,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
陈佳璐,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
马聪,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