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层面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的实践研究

2017-04-12 18:24周世科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

周世科

编者按:推进改革,需要动机和热情,需要资源和保障,更需要理由和根据。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学校的管理,还是教师的课程教学,过去,我们更加习惯、更加熟悉的是经验式改革。“经验”当然非常宝贵,但是,单纯依据经验的改革可能不夠周全,因为“经验”总是局部的、特殊的;更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经验”总是个人化的,单纯依据个人经验的改革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拍脑袋”的过程。对经验式改革的反思,以及对近年来快速展现的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关注,促进了国际上基于证据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江苏省自2006年以来,全面推进新型的中小学质量评价与监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质量,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学校的建设内涵、家庭与社区的条件因素。以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中心,全省已积累了大量的过程性数据信息。地方和学校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数据信息平台。但是,这些数据信息在后续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基于前述两方面的考虑,江苏省教育厅于2015年底,在全省设立了29个“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研究单位包括高校、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项目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推进江苏基础教育基于证据的变革,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形成江苏教育的改革特色。这些项目正在不同层面、不同侧面取得相应的成果。本期推出的成果集中在学校管理层面。今后,本刊还将在其他层面继续关注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进展。

摘要:鉴于各级教育质量监测“重诊断,轻治疗”的现状,笔者尝试在学校层面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的实践研究。本文给出了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工具的框架,详细介绍了监测的实施方案,并针对监测后的跟进式改革提出了具体策略,为各级教育质量监测后续的跟进式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质量监测;监测工具;跟进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B-0019-04

2015年4月1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1]早在2006年,江苏省便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省所有区县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为省、市、县(市、区)和部分学校提供监测诊断报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不仅可以客观反映我省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还有助于“深入分析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发展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决策参考。[2]经过10年,6轮次大范围的监测,我省在工具研制、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结果反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还形成了一支专业的项目实施队伍。

但是,随着质量监测的不断推进,让我们愈发感觉到仅仅提供“诊断报告”,而未能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影响质量监测项目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大大削弱了质量监测应有的价值。各地方和学校普遍表示,通过监测报告和专家反馈,可以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但监测数据怎样用、怎么改、往哪里改,成为地方和学校进行改革的掣肘。鉴于此,笔者从2014年开始,尝试在学校层面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帮助学校在科学、真实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研究问题,形成改革策略,推进管理改革、课程教学改革从经验走向科学,实现决策和实践层面的转型和创新。在学校层面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旨在形成“基于监测数据跟进式改革”的样例,为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实证参考。

一、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工具框架

考虑到学业成绩监测的复杂性和科学性,学校层面的监测定位在学生学习状况监测,重点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校和学习的情感态度状况,不对学生的学科成绩进行监测。我们将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工具设计成一份学生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依据学校需求编制的问题,约占整个问卷的30%;一部分是直接引用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学生问卷中的内容,约占整个问卷的70%。具体框架见表1。

二、学生学习状况监测的具体实施

(一)监测工具的开发

开发较高信效度的监测工具是确保监测结果有效性的基础。有研究者提出通过简单的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等学业性非智力因素进行教育质量监测是有风险的。[3]考虑到监测工具的科学性,学生学习状况监测问卷的设计以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问卷为基础,因为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问卷经过10年6轮次的监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已被认定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问卷。

同时,问卷中也会加入学校提出的需求,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了解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不牵涉到学生情感态度等隐性问题,因此问题设计相对简单,由笔者和学校共同开发。多次的监测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监测问卷长度控制在100题左右,学生平均作答时间大约为15分钟。

(二)监测的设计与实施

如何通过监测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在开发信效度较高的监测工具的同时,还要抓好监测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监测目的

明确监测目的,首先要与学校统一思想,将监测工作与传统的统考统测工作区分开来。传统的统考统测的功能是甄别、评比、选拔,目的是选拔“尖子生”加以重点培养,对教师、学校分类评级、奖优罚劣;而监测工作的功能是诊断、指导、提高,目的是通过获取学校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信息,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作出诊断,提供改进策略和决策依据。[4]统一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旦教师将这种监测理解为对教师分等评级,教师通过暗示或者诱导学生,提高该班级或者年级所有学生的分数,也是相对容易的。这将导致整个监测工作的失真,监测数据的作废。[5]

2.监测工作的实施

学生学习状况监测通常选择在11月份开展。该时间段一方面学生已经基本适应新学年的学习生活,监测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本年度在学习情感、态度、动机方面的态度;另一方面,较早地诊断出问题,可以及时通过有效的干预策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6]

学生学习状况的监测通常1周内完成,借助于免费的“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利用1节信息技术课的时间,由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网上完成问卷调查。

3.监测前培训工作和监测实施中组织纪律工作

监测前培训工作和监测实施中组织纪律工作是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和客觀性的关键环节。[7]监测前,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针对问卷中学生不易回答的问题,如: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学生每周课外补课的时间等问题,由学校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让学生带回家,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监测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组织好巡考人员和监考人员的考前培训工作。考前培训工作除了常规的考务工作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让监测实施参与者了解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他们的顾虑,因为大部分的监测实施参与者本身也是相关利益者,如果他们在监考过程中暗示或诱导学生,将会大大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巡考人员通常由校领导组成,监考人员通常由信息技术教师组成。

三、学生学习状况监测的跟进式推进

监测结束后,笔者会给学校、年级和班级各提供一份监测报告。通过仔细阅读报告,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但遗憾的是报告只能做出诊断,而很难提供原因,这也正是教育质量监测深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校干部、教师通过自我分析,找出优势或不足的原因,监测结束后,笔者与学校一起做了以下四项跟进式的推进工作。

1.及时组织校级反馈活动

监测报告生成后笔者会第一时间给全校教师作“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分析报告”的解读。通过对监测报告的解读,可以让教师了解监测的意义、熟悉监测的内容、明白各项数据所蕴含的意义,为教师能读懂监测报告奠定基础。笔者深知,一旦教师连监测报告都不能读懂,基于监测数据的跟进式改革也就是个空谈。因此及时组织校级反馈活动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2.及时组织各年级、班级组织教师阅读监测报告活动

校级反馈由于时间原因,更多的是从学校层面解读监测数据,涉及年级和班级的数据解读很少,这就需要学校以行政的手段推动各年级、班级组织教师阅读监测报告的活动,并要求各年级、班级和教师个人分别提交阅读报告的感悟和下一步的改革策略。组织各年级、班级教师阅读监测报告,一方面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深度阅读报告的环境,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为自身的改革找到方向;另一方面是报告中较多的内容涉及到整个年级或班级,如:学生学业压力、学生睡眠时间、学生作业量等,这些监测指标需要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讨论、相互协调才能找到一个较好的改革平衡点。校级反馈后,及时组织各年级、班级组织教师阅读监测报告非常重要,是推进后续跟进式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及时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分享教师阅读报告后的感悟

教师提交阅读报告的感悟后,学校立即组织专家对每个教师的读后感进行审阅,并及时在校园内网开辟一个“基于学生学习状况监测”的交流平台。对写得较好的读后感在征得教师本人的同意后,把它分享到网络平台上,供全校教师阅读和相互评价。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是重点推出部分教师阅读监测报告后好的做法,另一方面也是为其他的教师提供一面镜子,为自身的改革提供参考。

4.专门设立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学校围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专门设立研究课题,以课题为抓手,引领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将自身的感悟进一步深化到课题研究中来。学校对课题做得较好的教师,应该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一方面可以由学校牵头邀请课题专家针对“基层教师如何做课题”开展培训,打好课题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对教师提交的课题进行评审,指出学校教师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立研究课题,可以让一线教师从常规的教学中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且课题是教师自身感悟出来的。通过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和专家的指导,部分一线教师或许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蜕变,真正从一个教书者转换成一个研究者,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学生学习状况监测产生的效果

以A学校为例,笔者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对A学校开展了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跨年度比较分析,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A学校各项指标都在逐年递增,比如:与教师师生关系较好的学生比例由70%增长到90%,内部动机较强的学生比例由65%增长到70%,学习压力较小的学生比例由11%增长到22%,对学校认同度较高的学生比例由80%增长到85%,学习方法较好的学生比例由67%增长到76%,认为教师教学方式较好的学生比例由78%增长到87%。

不可否认,作为项目实施者或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找到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跟进式的改革使得问题得以减轻或解决,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让笔者感到更加欣喜的是,A学校除了学生学习状况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提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A学校在教学管理方式、教师组织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于科学的证据收集的改革特色,为学校的自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对学校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根本目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对学校和学习的情感态度状况,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监测的可持续性,学校不得对监测的结果进行排名、公布和评比,更不得以此作为对教师绩效评价的依据。

注释:

1.“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师生关系、学校满意度、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式等。

参考文献:

[1][2] 檀慧玲、刘艳.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6(1):50-53.

[3] 侯杰泰、张珊珊.开展学业质量分析:问责与教学反馈能否两者兼得[J].人民教育,2008(11):36-39.

[4][5][6][7] 赵学勤.区县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北京市部分区县的实践探索为例[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2-49.

责任编辑:颜莹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issues with emphasizing diagnosis while neglecting treatment in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g, this author tries to do research on students learning state at the level of school. This paper offers the framework of students learning state monitoring instrument and mak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implementing formulas.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strategi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g in future.

Key words: quality monitoring; instrument; follow-up reform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
试论如何加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监测的尝试与效果分析
花都区秀全公园环岛湖水体环境监测
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试题的特点及其启示
农业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及评价方法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情况及强化对策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具体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