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的应对攻略

2017-04-12 15:45张大勇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谈谈陈忠实题干

张大勇

1. 探究题究竟探究什么

“考纲”将实用类文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探究”这一考点的考查内容描述为:

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下面,我们结合近年的高考真题,打量一下实用类文本探究题的“庐山真面目”。

例1 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全国卷Ⅰ)

本题扣住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这个关键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虽然“特有的人格魅力”一语出现在文本的第四自然段,但探究不能局限于此,而应从全文所涉及的玻尔的事迹中去归纳与概括。玻尔在科学探索中不断追求真理,鼓励青年不迷信权威不断有所突破,对自己国家的科学发展拥有使命感,在纳粹迫害犹太人时挺身而出,在科学研究中为人类的未来着想等方面,均在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

此题意在鼓励追求科学真理,摒除迷信,召唤对国家的使命感。

2.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例2 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2016年全国卷Ⅰ)

题目一是要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要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

从传主的成长路径看,“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陈忠实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从传主的写作历程考量,“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才想要“剥离”。此题通过对“剥离”和“寻找”关系的追问,传达出“量变到质变”的道理。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3 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辽宁卷)

题目要求考生从“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层面谈“城市管理者的素养”,设题具有一定挑战性。考生视野需开阔,思辨要敏捷,作答既要观点明晰,有理有据,同时还需关联现实,有的放矢。

4. 探究题的特点及变化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和评分细则来看,探究题彰显如下特点:①题型为主观性。②问题具有启发性、开放性。③答案必须是拓展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综合性,且一定具有论述性。④评价具有灵活性。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需引为注意的变化。

①文本呈现变脸。实用类文本阅读进入高考之初,其文本形式是很传统的,即以“标题+正文”的形式呈现。而近两年来,文本更多的是以“正文+相关链接”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出现。阅读时应将“相关链接”一并纳入,作答时也要将“相关链接”内容考虑进来。

②命题思想开放。探究题在题干的设计上,更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参考答案”只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均可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③赋分调减变化。2016年之前,实用类文本高考探究题满分为8分,而从2017年开始,该题分数调减为5分。分数的变化,意味着在答题用时、表达详略、字数控制等方面均需做出相应调整。

5. 探究题作答策略

有理有据,理据合一 探究题贵在“言之有本,答中有我”,因此要广泛、全面地占有文本材料,真正地把握全文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深度提炼材料,形成观点。这里的观点,不单单是答案的总观点,更是指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的方面或角度。如2013年全国卷Ⅱ的探究题:

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中的“爱国者”“实干家”“改革家”“理想主义者”就是这样的方面或角度,或者叫并列的分论点。

答题时要见“两号”——序号和引号。“序号”即分条列举,言之有序;“引号”即援引文本,言之有据。特别是感到棘手时,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归文本,深耕文本。可以抽取观点,拿来主义;或组合语句,原味表达。观点与材料相统一,这是作答探究题的基石。

樹立角度意识,注重多维思考 ①题干角度:“角度和层面”就在题干中,就在所给的探究材料中。如2012年广东卷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又不止于教师 ”?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题干所给句子本身就是两个层面,且每个层面内又可分为两个小层面(角度)。“角度和层面”就在题干中,就在题干所给的材料中,应仔细“发掘”。②文本角度:这是展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最主要、最关键的角度。文本中人物表现的不同方面、不同的材料及材料的不同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发掘的“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应善加利用。③社会角度:这是文内向文外拓展的重要角度。文本中的人、事、理放在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中如何理解、认识,有了这样的联系,探究的视角将为之一新,内容将趋向厚实。④自己角度——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去“发掘”,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发掘”。

上述四个角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视题干指令而定。

强化格式观念,遵守表达原则 答题基本格式:观点(方向或角度)——理由——小结。

①观点:明白无误地亮明观点,这一步必不可少。常用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②分点陈述理由(即用“序号”表示):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一般而言,理由不少于三点。

③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为“所以……”“因此……”“由此可得出……”等。若字数超出,也可省掉总结句。

猜你喜欢
谈谈陈忠实题干
谈谈胆固醇
数字算式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参考资料
陈忠实与我的家事往来
谈谈这场辩论会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陈忠实: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
找个人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