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节能环保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17-04-12 06:50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4期
关键词:制冷剂能效零售业

零售业节能环保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李 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零售业的节能环保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技术进步带动了能效提升,但是深化节能环保仍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零售业节能环保工作未来的发展空间与实施障碍,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零售业;供应链;节能环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零售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实体零售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达114255.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7%,比2011年的15.19%提高了1.48%。随着零售业规模的扩大,其环境影响日益凸显。尽管相较于第二产业,零售业的能耗和污染强度都相对较轻,但该行业节能环保工作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零售业的能耗和环境影响几乎涉及其自身的所有运营点,强度不高但却零散;二是零售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窗口行业,除了自身运营过程中的能效提升和环境影响问题外,零售业对于上游供应商的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下游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引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2010-2014年零售业的能耗总量

“十二五”零售业节能减排成绩斐然

“十二五”是零售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五年,通过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促进了零售能效的提升,期间主营业务的年均增长率为22.39%,而零售业能源消耗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4.98%(见图)。

1.政策环境日臻完善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商业转型势在必行。绿色流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发展理念,国务院及各部委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绿色流通,在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培育节能示范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开展节能宣传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绿色商业的外部政策环境日臻完善。

2.节能环保改造力度大幅增加

零售业的成本构成主要是租赁成本、人工成本和能源费用,随着租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升高,降低能源费用已成为零售企业新的利润挖掘点。近年来,零售企业受经济增速减缓和电商冲击影响,为了提高竞争力,传统门店更加注重经营品种的调整以及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建门店不仅对传统的关键能耗点如照明、空调和冷冻冷藏等环节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设备,而且注重建筑节能,不断挖掘新的节能环保增长点,采用包括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同时加大了对既有门店的改造力度,改造资金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从2011年平均每个门店的几万元增加到目前每个门店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改造投资。

不同业态门店的能耗绩效也有差异,百货、超市/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等业态的能耗绩效在“十二五”期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见表1)。

表 12012-2015年各业态能耗绩效比较(营业额万元/水电费万元)

能效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零售企业节能意识的提升。2016年商务部调查显示:58.62%的企业在全部新开门店采用节能设备,77.01%的企业对既有门店进行节能改造。此外,55.45%的企业在库房和办公区域进行了节能改造,60.34%企业在总部办公区域进行了节能改造,30.46%的企业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了节能改造。

随着节水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种形式的节水设备和措施,其中百货、购物中心和专业店的单位耗水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不过,超市和大型超市的耗水强度相对较大,随着生鲜食品经营规模的扩大,超市和大型超市的单位营业面积耗水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见表2)。

表 2各业态单位营业面积耗水量比较(用水量/营业面积)(立方米/平方米)

面临的障碍

1.“重设备轻运营,重技术轻管理”模式缩小了环境改进空间

零售业的节能环保始于门店,门店既是节能环保的关键点,又是展现企业形象的最佳窗口。随着门店节能减排的推进,其进展空间已经逐渐缩小。一是门店技术改造一般5年以后才可能再次升级,技术进步带动的最大空间已经确定,后期只有通过良好的运营管理才能实现最大值;二是消费者购物体验不断升级,要求门店购物环境舒适、功能多样化,从而使得能源用量增多、环境影响增大。

(1)“十二五”期间以LED为代表的高效节能环保设备被广泛应用,提高了零售业的能效。但众多零售企业进行门店改造,却不重视改造后的运营维护。据统计,近七成的门店没有分项计量,也就是说企业没有对自身的照明、空调、冷冻冷藏以及动力等用能状况进行有效监控,既不知道各个分项的用能状况,寻找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更无法及时发现用能异常,减少能源浪费。众多企业存在着只要采用新技术、使用高效设备就一定能节能的认识误区。事实上,新技术、新设备需要维持一个较好的运转状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后期的运营维护与前期的改造同样重要。

(2)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要求的提高,门店的舒适度也随之提高,这客观增大了用能需求。零售业节能环保以满足商业运营为核心,因此技术节能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只有充分重视精细化管理,尽可能减少无效能耗、水耗以及环境影响,优化工作流程,注重提高整体节能效率,才能实现零售业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节能方向是从单纯的技术设备节能逐渐向技术与管理并重转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帮助企业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进存在诸多困难

零售企业的用能特点是能耗点多而分散、每个能耗点的强度都不大。而提高能效是系统工程,需要专业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目前零售业普遍缺乏这类人才;此外,零售门店的一线运营人员存在流动性大、学历偏低的状况,因此,能效管理存在巨大挑战。今后日趋系统化、复杂化的节能设施,仅凭零售企业完成的难度逐渐加大。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运作模式,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能效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能效管理,这种能源服务已经被国外广泛认同和采用,但在我国全面实施还存在着许多困难。

一是合同能源管理的认同度不高,企业不仅没有意识到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还存在节能服务公司与自身分享节能收益的错误认识;二是出于多方面原因,零售企业往往尽可能缩短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期,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专业能源公司提供的能效管理的服务价值;三是我国的节能市场混乱,节能服务公司良莠不齐,许多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小、技术能力薄弱,不能帮助零售企业真正实现节能经济收益,客观上降低了企业采纳合同能源管理的积极性。

3.环保型制冷剂的替代任重道远

零售业的主要业态形式包括百货、超市和大型超市、专业店以及便利店等,各种业态中空调制冷和冷冻冷藏设备都不能忽略制冷剂使用问题。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R22占比依然超过31%。近年来伴随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推广,R123和R134a的应用比例在不断提高,其中R134a占比最大,约为41%。在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和一些专业店等领域,冷冻冷藏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仍以氟利昂R22为主,占到六成以上;R404a作为主要替代技术,应用比例占三成左右。仅以某大型连锁超市为例,每年需要添加R22约为120-130吨,相当于每年排放21.7万-23.5万吨的CO2,以此推算发现,整个零售企业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大部分企业缺少对制冷剂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将制冷剂管理交给维保公司,只关注每年需要添加的制冷剂费用,忽视制冷剂泄露导致的环境问题。

欧美、日本零售业的制冷剂已经开始逐渐实现自然工质的CO2或NH3替代,其环境影响大大降低。我国环保型制冷剂的替代以R404a、R407f和R134a等为主,被广泛使用的R404a和R407f的价格是R22的近十倍,还不计系统替换改造费用;CO2制冷剂的环保效益最好,可是前期投入和维护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如果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企业很难投入大量的金钱去替换。

对策建议

1.深入拓展零售业未来的节能环保空间

岩边瀑响 陈宝林/摄

未来的节能环保需要进一步拓展新的空间,其中,物流是目前零售业关注的重点。物流中心的合理选址、配送路径和配送车辆的优化,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且实现更大的环境效益。商务部2016年的调查显示:70.81%企业确定明确的物流节能环保目标;92.11%的企业有意愿优化运输流程,减少运输环节的能耗;75.44%的企业关注物流包装箱及包装材料的循环重复利用;71.07%的企业重视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节能设备的应用。此外。还有37.72%的企业有明确的近期和中远期的阶段性节能目标,33.33%的企业在物流环节有能效的定量或半定量核算办法,这些数据表明零售企业更加重视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零售是窗口行业,其面向下游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尽管目前绿色产品购买渠道多样化,但是实体门店仍然是绿色产品最主要的购买渠道,超过七成的消费者会在商场和超市采购绿色商品。政府应加大绿色产品的相关信息宣传力度,同时提供更为便利的绿色产品购买渠道,如设立绿色产品专柜、专卖店和绿色产品特卖等。

2.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化地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

零售业的环境影响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包装物的减量与循环利用、厨余有机垃圾的资源化以及供应链的碳排放减少等,这些环境影响分散在运营全过程的方方面面。环保是不断深入的过程,不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会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环保,一方面需要制度约束,要求企业符合环境标准;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政策调整步伐,让企业的环境效益转化为品牌价值的一部分,增大企业的间接经济收益。

3.完善零售业的碳核查机制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同行业节能减排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零售业自身的特点使其节能减排具有极其明显的行业特征。我国的碳核查以用电量折合标准煤计算,但是零售业无论是空调还是冷链均大量使用制冷剂,无论是氟利昂R22还是替代的R134a、R404a和R407f等都具有温室气体效应。这些制冷剂的泄漏相当于千倍的二氧化碳排放。欧洲的碳核查是将用电量和制冷剂泄漏同时加和,而我国目前的单一用电核查机制不仅大大压缩了零售业的减排空间,而且不利于零售业环保型制冷剂的替换推进,在这方面应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4.及时更新修订标准

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使得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及时出台法律、法规及标准。标准的缺失既不利于零售企业的节能改造,也不利于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公平竞争。企业既希望政府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如LED、制冷剂效用等,规范市场;同时也迫切需要知道如何测量和审核节能量,通过管理规范有效保证节能效果。建议及时出台管理标准和测量标准,同时,加强与标杆企业的交流,构建长效交流机制。

5.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十二五”期间政府推出一些促进节能环保的举措,但许多企业反馈政策支持时效性太强,一段时间一个主题,企业并不明确政府节能减排战略的具体进程。节能环保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管理水平,制订相应的标准并指导企业逐渐推进、深化,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6.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节能

补贴和税收是政策调整的重要手段,两者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补贴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能针对特定的主题,对某些企业一段时间内予以补贴,作用范围有限。通过税收制度调整,如只要企业购买节能设备、经销节能产品或节能减排达到一定强度就可以利用税收减免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投资环境的改善。

7.规范能源服务市场,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

合同能源管理是提高能效的有效路径,其推广实施不仅需要政府大力倡导和呼吁,更需要健全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环境:一是健全节能服务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从根本上保障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能效服务的基本能力;二是通过补贴和示范企业,撬动零售业的节能市场;三是通过制度保障建设,降低零售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风险,适当确定合同期,加大节能潜力的挖掘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编辑:马振东

X324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4.019

猜你喜欢
制冷剂能效零售业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新版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空调市场能效测试将更加科学、规范
丹佛斯宣布全面认证R32组件
新型不可燃制冷剂将用于冷水机组和热泵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
引领“销售大热”的中国电商直播成为零售业的新动力
基于环境问题下新型环保制冷剂的比较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Retail Therapy
啤酒机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方法